箬 释名:箬,音若。亦名辽叶。气味:(叶)甘、寒、无毒。 主治:1、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2、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  3、月经不止。用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4、肠风便血。用箬叶烧存性,每次服三匙,空心服,糯米汤送下。药中加少许麝香亦可。  5、小便不通。用干箬叶一两,烧灰,加滑石半两,研为末。每服......更多

酢浆草

酢浆草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更多

醴泉

醴泉 释名: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心腹痛,疰忤(即鬼疰,见“半天河”条下),消渴,反胃,霍乱等。治病以新汲水为好。  《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豕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猪油:甘、微寒、无毒。猪肝:苦、温、无毒 主治:    母猪蹄:  1、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更多

瞿麦

瞿麦 释名:锯句麦、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气味:(穗)苦、寒、无毒。 主治:1、石淋。用瞿麦子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  2、小便不利用瞿麦二钱半,栝楼根二两,大附子一个,茯苓、山芋各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无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畅、腹中温暖为见效。  3、下焦结热(小便淋闭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麦穗一两、甘草......更多

鲫鱼

鲫鱼 释名:鲋鱼气味:(肉)甘、温、无毒。主治:1、脾胃虚冷。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2、突患水肿。用鲫鱼三尾,去肠留鳞。以商陆、赤粘豆等分,填满鱼腹,扎定,加水三升久煮,去鱼,吃豆饮汁。二日吃一次,不过三次,小便通畅,即愈。  3、消渴饮水。用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茶叶填满,湿纸包好,煨熟吃下。吃过数尾即愈。  4、肠风下血。用活鲫......更多

鳜鱼

鳜鱼 释名:计鱼、石桂鱼、水豚。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劳,益脾胃。尾治小儿软疖,胆治骨鲠在喉  

榲柏

榲柏 释名:酸、甘、微温、无毒气味: 主治:      主治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白茅

白茅 释名:根名茹根、兰根、地筋。气味:(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反胃,食肉即吐。用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3、肺热气喘。用生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汤”。  4、体虚水肿(......更多

白杨

白杨 释名:独摇。气味:(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4142434445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