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含
蛇含 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1、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 2、刀伤出血。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 3、身面恶癣。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 4、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处。 5、痈肿瘀血、产后积血等。作蛇含、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共研为末,在夺酒中泡一夜,加猪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时每服一弹......更多
蛇蜕
蛇蜕 释名:蛇皮、蛇壳、龙退、龙子衣、龙子皮、弓皮、蛇符、蛇筋。气味:咸、甘、平、无毒。 主治:1、喉痹肿痛。用蛇蜕烧研为末,乳汁送服一钱。 2、缠喉风疾,呼吸困难。用蛇蜕(炙)、当归,等分为末。温酒送服一钱,得吐即为有效。又方:用蛇蜕揉碎烧出烟,由竹筒吸放喉内。又方;用蛇蜕裹白梅一枚噙咽。 3、小儿重舌。用蛇蜕研末,调醋敷涂。 4、小儿口紧(不能开合、不能饮食)。有蛇蜕烧灰敷口内(先将口洗......更多
射干
射干 释名:乌扇、乌、乌吹,乌蒲、凤、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气味:(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更多
石
石 释名: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利小便,治风秘不通。
石胡荽
石胡荽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有的配方中减去青黛。此方名为“碧云散”。 3、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更多
石灰
石灰 释名: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2、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3、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4、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更多
石龙子
石龙子 释名:山龙子、泉龙、石蜴、晰蜴、猪婆蛇、守宫。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1、小儿阴肿。用晰蜴一具,烧成灰,酒送服。 2、诸瘘不愈。用晰蜴(炙)三个、地胆(炒)三二具、斑蝥(炒)四十个。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二丸,开水送下。 3、药物流产。用晰蜴肝、蛇脱皮等分,苦酒玫匀,含沙射影擦妊发脐上及左右,令温暖,能使生胎产下。
石蜜
石蜜 释名:白沙糖(即白糖)。气味: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石南
石南 释名:风药。气味:(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1、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2、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石首鱼
石首鱼 释名:石头鱼、江鱼、黄花鱼。干者名想鱼。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1、开胃益气。用石首鱼与菜作汤吃。 2、水有积食。用想鱼炙熟吃。 3、蜈蚣咬伤。用白想皮贴伤处。 4、石淋。用石首鱼头中石(按:即耳石)十四具,与当归等分为末,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饮服,立愈。 5、耳出脓。用石首鱼头中石研为末,或烧存性后研为末,敷涂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