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羊泉
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 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树柳
树柳 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气味:(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1、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2、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3、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水苏
水苏 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气味:(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1、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2、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3、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更多
水獭
水獭 释名:水狗。气味:(肝)甘、温、有毒 主治: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 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
水蓼
水蓼 释名:虞蓼、泽蓼。气味:(茎、叶)辛、无毒。 主治:1、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 2、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
松
松 释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气味:松脂:苦、甘、温、无毒。松节:苦、温、无毒。松叶:苦、温、无毒。松花:甘、温、无毒。 主治:1、关节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炼酥三升,搅稠。每天清晨空心服一匙。一天服在次。服药期间,以面食为好。忌食血腥、生冷、酸物。百日病愈。 2、肝虚目泪。用炼过的松脂一斤、米二斗、水七斗、曲二斗造酒频饮。 3、妇女白带。用松香五两、酒二升,煮干......更多
苏方木
苏方木 释名:苏木。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1、产后血晕。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2、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极效。 3、破伤风。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此方名“独圣散”。 4、脚气肿痛。用苏木、鹭鸶藤,等分锉细,加定粉少许,水煎,先熏后洗。 5、偏坠肿痛。用苏木二两、好酒一壶同煮,频频饮服。 6、刀伤......更多
酸模
酸模 释名: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酸枣
酸枣 释名:山枣。气味:(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1、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2、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又方:再加人参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半,调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3、振悸不收藏。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更多
蒜
蒜 释名:小蒜、茆蒜、荤菜。气味:(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3、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有效。 4、疟疾。用小蒜不定量,研为泥,加黄丹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5、恶核肿结。用小蒜、吴茱萸等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