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宿因力

(名数)如来为今日众生悲智双行摄化之宿因有二种。

即大愿力(因位之誓愿力),昔行力(因位之万行力)也。

华严经疏一曰:“一者大愿力故。

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

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大愿力,示现自在法。

诸会佛加,皆大愿力。

及余诸文,成证非一。

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

”云云。

二归戒

(术语)归依于佛宝僧宝之戒法也。

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女人须阇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僧故。

二悟

(名数)菩萨有顿悟渐悟之二类:顿悟者,自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之所,唯有菩萨之无漏种子,其人经声缘二乘之行,直入菩萨之行位者,亦名直往之菩萨,渐悟者,由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之所,有三乘之无漏种子,必由浅入深故,先经二乘之果,后回心入菩萨之行位者,亦名回入之菩萨。

见百法问答钞六。

二愚

(名数)菩萨十地中各有二种之愚法当断之者。

见百法问答钞七。

二我执

(名数)一、俱生我执,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

二、分别我执,为后天的我执,依自己之分别力而生者。

二执

(名数)一、我执,又名人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

一切之烦恼障从此我执而生。

二、法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者。

一切之所知障从此法执而生。

唯识论一曰:“由执我法,二障具生。

”法苑义林章二执章详说之。

此二执,为五见中萨迦耶见(即我见)之所执也。

同体之我见有二用:一执取物之常一主宰为我执,一固执法体之实有为法执。

此中法执为本,而起十我执,起......更多

二河

(譬喻)二河白道之喻也。

【参见: 二河白道】

二爱

(名数)一、欲爱,众生爱念妻子,贪染五欲者。

二、法爱,菩萨以平等心生法喜,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者。

见智度论七十二。

二犯

(名数)一止犯,于诸善业厌不修学。

依于止而犯戒体者,谓之止犯。

二作犯,于诸恶法策身口而作之,依于作而犯戒体者,谓之作犯。

二禅

(名数)色界之禅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禅定也,定心微细,无寻伺之心所。

于三受之中感受喜乐之二受者。

【参见: 四禅定】

4647484950 共309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