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西简郑明府 文
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
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
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
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
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
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文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
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文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摇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更多
寄远其八 文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
与君此时初别离。
金瓶落井无消息。
令人行叹复坐思。
坐思行叹成楚越。
春风玉颜畏销歇。
碧窗纷纷下落花。
青楼寂寂空明月。
两不见。
但相思。
空留锦字表心素。
至今缄愁不忍窥。
寄远其四 文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文翻注译赏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男女互相埋怨的时候认为对方不如潮水守时有信,互相思念的时候才发觉海并不算深。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妾:古时女子的谦称。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恨:埋怨,不满的情绪。
《说文》恨,怨也。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妾:古时女子的谦称。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男女互相埋怨的时候认为对方不如潮水守时有信,互相思念的时候才发觉海并不算深。
恨:埋怨,不满的情绪。
《说文》恨,怨也。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这是白居易为妇女呐喊不平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又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
发端二句,劈空发问:“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以水喻情,此为古诗所常见。
在人们看来,汹涌澎湃而来去倏忽的潮水,与负心汉那狂热似火却须臾即逝的短暂之情多么相似;
而那浩瀚永恒的大海,则正如痴情女那缠绵忠贞的爱的胸怀。
可是,诗人笔下这位女子对此却不以为然,予以否定。
在她眼中,江潮海水哪能与郎情己意相比呢?
此言与众不同,一反常理,而反问句式更强调其意。
一下紧扣人心,感到新颖奇特,不知何故:是水长情短,还是情深于水?
急于得知答案。
这样就为下文的申说发挥作好有力的铺垫。
紧承此意,转句即申说其由。
“相恨不如潮有信”,以君、潮相比。
潮水已是变化不定的了,但潮涨潮落,毕竟还有其定时,而君之离去,渺无归期,可见君不如潮,对比之下,更衬出君之薄情,令人相恨。
同时,诗人在此化用了李益《江南曲》诗意:“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从而暗示出这是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不幸女子,这种情况在中唐时极为常见。
当时官府重商弃农,盐商和珠宝大贾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姓名不在县籍中”,“不属州县属天子”,他们牟取暴利,生活豪奢,玩弄妇女,喜新厌旧,自然谈不上什么爱情专一。
“商人重利轻离别”、“日日逐利西复东”,故商人妇便更要常受“来去江口守空船”之苦。
了解这一背景可更深一层地理解此句之意。
既然君不如潮,则水就不似君情。
意思本已很明白,似可就此住笔。
然诗人意犹未尽,却翻空出奇,推出“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妙句作结。
短短七字,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首先,它在上句君情潮水相比君不如潮的基础之上,再分别从情与水两方面加以延伸,将妾心与海水相比,谓妾心深于海。
同与水比,或不及,或过之,已自见出高下。
而这两组对比又通过潮不如海这客观差异而相联系,使君情与妾心之间形成更鲜明突出的反差。
可谓匠心独运,出人意料,极为夸张而形象地渲染出君之负心与妾之痴情,起到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
其次,“相思”与上句“相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巧妙地给我们展示出思妇那复杂微妙的心理。
她既恨君不如潮,却又非李益笔下那位意欲“嫁与弄潮儿”的妇女一样泼辣决绝。
而是相恨又无奈,恨罢仍相思,思与恨交织融合,难以区分。
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有助于突出其忠贞不渝,情深于海;
另一方面也更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层妇女孤立无援的不幸命运和深受残害的悲剧性格,因而更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
在当时的罪恶制度下,她们除了默默的忍耐、无望的期待之外,没有其它的选择。
故作者所揭示的思妇心理,不仅有对负心汉的谴责,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讽谕。
第三,“始觉”二字,说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之中悟出,同时还照应了上联,说明那异于常理之问并非来无端绪,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经失望折磨后之体验所得。
这样,便充分地传达出无比深切的酸楚,凄婉动人。
由此可见,白居易诗并非只是如前人所批评的那样直露无隐。
这首小词既借鉴民歌常见表现手法,质朴明快,天然无饰,而又言简意赅,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一位与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妇的复杂矛盾心理。
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称民间词与文人词结合的典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偶作寄朗之 文翻注译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回想为官时的日子,没有比做刺史时更快意舒畅了。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欢乐的接待来访的宾客,妻儿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自从来到东都以后,生活清闲更胜从前。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做分司时清闲的生活胜过刺史,辞去官职后生活清闲胜过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更不说是在这偏远的家乡,能收到你的书信非常欣喜。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仰慕你的大名就像与你相识已久,一起做乐曲就像是新得的知己。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下雪时就先到朗之家里拜访,不是花开时节不相约。
斗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边畅饮着自己酿造的美酒,边细细品味所作的诗句。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作为邻里已来往无数遍,在那京都城门也已分别五次。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翘首以盼你的来信,书信到时放能舒展眉头。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槐亭院中已满是落叶,竹阁池中的水也结满冰霜。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门庭冷落无处询问讯息,只得放弃追问。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身体病痛增多,容貌与体力也在逐渐衰退。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虽已年老记忆减退,但你我间那些相处场景仍历历在目从未忘却。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历:经过了的。
无如:不如,比不上。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及:达到。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
安闲:安静清闲;
安逸舒适。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分司: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
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实权外,其他分司多用以优待退闲之官,并无实权。
又清制,“盐运使”下设“分司”,属运同、运副或运判管领。
致仕:辞去官职。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欣然:喜悦貌。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仰:尊敬仰慕。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nóng)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斗: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醲:味浓烈的酒。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里巷:街巷。
都门:京都城门。
岐(qí)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岐:岐山,在中国陕西省。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chǎng)罢追随。
雀罗:捕雀的网罗。
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
鹤氅:泛指一般外套。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回想为官时的日子,没有比做刺史时更快意舒畅了。
历:经过了的。
无如:不如,比不上。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欢乐的接待来访的宾客,妻儿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及:达到。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自从来到东都以后,生活清闲更胜从前。
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
安闲:安静清闲;
安逸舒适。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做分司时清闲的生活胜过刺史,辞去官职后生活清闲胜过分司。
分司: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
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实权外,其他分司多用以优待退闲之官,并无实权。
又清制,“盐运使”下设“分司”,属运同、运副或运判管领。
致仕:辞去官职。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更不说是在这偏远的家乡,能收到你的书信非常欣喜。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欣然:喜悦貌。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仰慕你的大名就像与你相识已久,一起做乐曲就像是新得的知己。
仰:尊敬仰慕。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下雪时就先到朗之家里拜访,不是花开时节不相约。
斗醲(nóng)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边畅饮着自己酿造的美酒,边细细品味所作的诗句。
斗: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醲:味浓烈的酒。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作为邻里已来往无数遍,在那京都城门也已分别五次。
里巷:街巷。
都门:京都城门。
岐(qí)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翘首以盼你的来信,书信到时放能舒展眉头。
岐:岐山,在中国陕西省。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槐亭院中已满是落叶,竹阁池中的水也结满冰霜。
雀罗谁问讯,鹤氅(chǎng)罢追随。
门庭冷落无处询问讯息,只得放弃追问。
雀罗:捕雀的网罗。
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
鹤氅:泛指一般外套。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身体病痛增多,容貌与体力也在逐渐衰退。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虽已年老记忆减退,但你我间那些相处场景仍历历在目从未忘却。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潜别离 文赏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不得哭,潜别离”泪眼可以延绵,别离却是遥遥无期,此时泪眼是诗人“潜离与暗别”的无奈情怀,是对门第观点的退让。
“不得语,暗相思”相思相念可蔓延,这种思念只有诗人他自己最清楚明了,却无言,却无诉说对象,留给自己唯有相思成灾。
“两心之外无人知”年少无知纯粹无暇,两小无猜情真意切,离别后两颗无人知晓的心是否依旧相知相爱,莫不是有一天相见早已物是人非?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暗夜如影,吞噬天日,夜锁独栖之鸟,生硬将情爱毒杀,剑斩连理歃血凄然。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河水再浑浊也有还清日,乌黑的头发终究也有白头之时,苍天有眼是否看清从少年到白头之人情怀,那刻骨铭心的爱恋未改?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相思无果默然离开,潜离也好,暗别也罢,一转身就是天隔一方,也就永不再相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感逝寄远 文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