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一声声

作者: 万俟咏 朝代: 宋代

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

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长相思·游西湖

作者: 康与之 朝代: 宋代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   “一片湖光烟霭中”句写湖。西湖光面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样壮阔,但水光潋滟,碧波荡漾,也颇为开朗。而且,湖上并非空荡荡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苏堤象绿色的裙带,孤山象一块翡翠玉石;还有那亭台寺阁,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在春天烟霭迷蒙中,就更显得绰约多姿了。   “春来愁杀侬”句,因景生情。点出“春”说出“愁”。“春”是所写景物的时节,“愁”是景物触发的感情。联系前面三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丽动人,但这却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此句十分关键,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绪始全托出。结拍如此,可谓善始善终。   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油壁车轻”二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表述,写他们的初次见面。“油壁车轻郎马骢”这一句中有个典故:《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据说,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她常乘着油壁车(四周垂帷幕、用油涂饰车壁的香车)出游,一日,出游时遇到一位骑青骢马(青白色的马)而来的俊男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这首诗,约他到西泠(即西陵)桥畔松柏郁葱处(即她的家)来找她,结为夫妇。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来比词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浓情密意,以突出他们之间的浪漫情调。“九里松”是他们初见的地点,那地方是“钱塘八景”之一,为葛岭至灵隐、天竺间的一段路。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长九里,因此松阴浓密,苍翠夹道,是男女传情达意的好地点。当然,文学作品也允许虚构的,它可以虚构富于诗意的情景;故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首次相遇,是否郎骑骢马妾乘车,是否在九里松,都不必过分推敲。总之,下片词意,是女主人公回忆其与所爱的欢会。   这首词,以西湖景物为背景,上片写现实,下片写回忆;通过叙述回忆中的欢乐以反衬现实中的忧愁,思妇情怀,宛然如见。据词谱,《长相思》为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是最短的词牌之一,要写好实不易。必须有隽永的意味,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余地,实仍属佳作。但它的每句押韵和前后各重叠一个三字句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吴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这首词在这方面工力也不弱,详见上文论述。词的风格自然朴素,毫无斧凿痕迹,似民歌的天籁,如西子的淡妆,实仍佳作。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 第1308-1310页 .

长相思 游西湖

作者: 康与之 朝代: 宋代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菩萨蛮·相思一夜庭花发

作者: 谢薖 朝代: 宋代

相思一夜庭花发。

窗前忽认生尘袜。

晓起艳寒妆。

雪肌生暗香。

佳人纤手摘。

手与花同色。

插鬓有谁宜。

惟应潘玉儿。

长相思令·烟霏霏

作者: 吴淑姬 朝代: 宋代

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

从教塞管催。

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云雾迷蒙,小雪飘飘。

梅花枝上堆满雪,春天从哪里来?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

从教塞管催。

朦朦胧胧翻开悟,那时的梅景还存在吗?

一树梅花,任凭羌笛声把它“催”落了。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20页 2、 华业.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长安出版社,2007-06 :432 3、 王兆鹏主编 .增订注释全宋词 2: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34

长相思(别意)

作者: 刘光祖 朝代: 宋代

玉尊凉。

玉人凉。

若听离歌须断肠。

休教成鬓霜。

画桥西,画桥东。

有泪分明清涨同。

如何留醉翁。

相思林

作者: 徐凝 朝代: 唐代

游客远游新过岭,每逢芳树问芳名。

长林遍是相思树,争遣愁人独自行。

长相思

作者: 武元衡 朝代: 唐代

长相思,陇云愁,单于台上望伊州。

雁书绝,蝉鬓秋。

行人天一畔,暮雨海西头。

殷勤大河水,东注不还流。

长相思

作者: 韩疁 朝代: 宋代

杜娘家。

谢娘家。

楼压官桥柳半遮。

帘波漾彩霞。

拾飞花。

怨飞花。

望断郎来日又斜。

东风吹鬓鸦。

长相思

作者: 韩疁 朝代: 宋代

郎恩深。

妾思深。

祗为恩深便有今。

回纹辜旧吟。

云沉沉。

水沉沉。

一点坚如百炼金。

郎应知妾心。

1617181920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