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作者: 方干 朝代: 唐代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

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

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作者: 皇甫冉 朝代: 唐代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大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之三秋夜

作者: 贺铸 朝代: 宋代

病骨倦空林,曳杖闲庭步。

暗烛与寒虫,迢迢思风露。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遥夜独不寐,寂寥蓬户中。

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

旧知亲友散,故园江海空。

怀归正南望,此夕起秋风。

秋夜有怀傅至叔太博父子

作者: 刘克庄 朝代: 宋代

忆昔游君父子间,高才穷力莫追攀。

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太山。

幼嗣尚存宗武在,遗文难附所忠还。

荒丘衰草埋双璧,兀坐空斋涕自潸。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云头电掣如金索。

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

清梦何处托。

又只是、故园篱落。

秋夜雨(己未八月二日新桃源和韵)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吴翁里第还巾角。

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_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_落。

更莫问、是非今昨。

秋夜雨·吴翁里第还巾角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吴翁里第还巾角。

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醨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护落。

更莫问、是非今昨。

秋夜雨·单于系颈须长索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单于系颈须长索。

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

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 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58-259 3、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簟(diàn):竹席。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

澹月华:月光淡荡。

澹,漂动。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星河:即银河。

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砧,捣衣石。

杵,捣衣棒。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节候:节令气候。

心期:心所向往。

卧:指闲居。

落空。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向来:刚才。

秀句:诗的美称。

鸣鸦:天晓鸦鸣。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 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58-259 3、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

簟(diàn):竹席。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

澹月华:月光淡荡。

澹,漂动。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

星河:即银河。

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砧,捣衣石。

杵,捣衣棒。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

节候:节令气候。

心期:心所向往。

卧:指闲居。

落空。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

向来:刚才。

秀句:诗的美称。

鸣鸦:天晓鸦鸣。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 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58-259 3、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

  前四句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与诗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

  “长簟迎风早”是说秋风过早地来到庭院,长簟被秋风吹得窸窣咋响。

一个“早”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突出感受。

“迎风”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达声音更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

  “空城澹月华”,是说空寂约城中洒满了淡淡的月光。

“空城”并非说城中空无所有,“空”是寂静之意。

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

  “星河秋一雁”,是说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

“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独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种事物连缀成文,构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触到诗人心境为孤凄。

  “砧杵夜千家”,是说时当秋季,人们开始准备寒衣了,故而千家万户都传来了捣衣声。

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

诗人巧借秋声秋色以渲染愁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颈联转入叙事,写出悲秋的原因。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节候”,这两个字承接着前四句所写的秋声秋色。

“看”和“应”均为揣测之辞,全句意思是说,看来节候大概已入晚秋。

此句使用揣测之辞与下句的“卧”字相关照,“卧”是卧病在床,故对节候不能作定论。

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

美好的心愿不能实观,疾病缠身,又临深秋,可见诗人的悲哀心情,跃然纸上。

此联叙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写的感情依凭,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

  尾联“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二句意谓,深夜吟诵您的秀美诗句,兴味颇浓,不知不觉已是天晓鸦鸣。

以扶病之身而能长夜吟庆不倦,自是因为诗句美好,作为酬赠之作,已尽了题意。

同时,也写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诗相伴,诗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见。

  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寓情;

后半叙事,事中现意。

写景与叙事,笔墨虽二,情意实一。

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有如红线串珠,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1617181920 共6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