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悟道歌

作者: 吕岩 朝代: 唐代

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阴云一布遍长空, 膏泽连绵滋万物。

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

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

数篇奇怪文入手, 一夜挑灯读不了。

晓来日早才看毕,不觉自醉如恍惚。

恍惚之中见有物,状如日轮明突屼。

自言便是丹砂精, 宜向鼎中烹凡质。

凡质本来不化真,化真须得真中物。

不用铅,不用汞,还丹须向炉中种。

玄中之玄号真铅, 及至用铅还不用。

或名龙,或名虎,或号......更多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

作者: 上官昭容 朝代: 唐代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卜算子(嘲二十八兄)

作者: 陈著 朝代: 宋代

风急雁声高,露冷蛩吟切。

枕剩衾寒不耐烦,长是伤离别。

望得眼儿穿,巴得心头热。

且喜重阳节又来,黄菊花先发。

宣曲二十二韵

作者: 钱惟演 朝代: 宋代

绛缕初分后,银鐶未解时。

已障纨扇笑,犹捧玉壶悲。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雕屏涵火齐,宝帐隔琉璃。

欲买词人赋,空传狎客诗。

蔗浆销内热,琼蕊疗朝饥。

绮蒂桃初熟,红心草欲披。

凌波渡罗袜,向日翳华芝。

素脸分丹柰,香津滴紫梨。

龙梭随振素,獭髓补凝脂。

蓬饵重阳节,金针七夕期。

玉膏尝滵溢,翠盖逐葳蕤。

弦急哀随指,歌长恨入眉。

青鸾惟有舞,赤凤可能疑。

下蔡迷还易,平阳破未知。

髻高钗自坠,腰细佩长垂。

出恐严钟晚,归嫌......更多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 一作 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 一作 始)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3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9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

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

北:一作“此”。

隐者:指张五。

相望:互相遥望。

试:一作“始”。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 一作 始)“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一作“清境”。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头:犹渡口。

过河的地方。

天边树若荠,江畔(pàn)洲如月。

“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

荠:荠菜。

洲:又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

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3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9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

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

北:一作“此”。

隐者:指张五。

相望:互相遥望。

试:一作“始”。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 一作 始)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一作“清境”。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头:犹渡口。

过河的地方。

天边树若荠,江畔(pàn)洲如月。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

荠:荠菜。

洲:又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

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3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9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 一作 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

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

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

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

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

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

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

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

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

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

……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

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

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参考资料: 1、 李景白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6-77 .

【双调】夜行船_百岁光阴百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百岁光阴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

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休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更多

重阳日忆远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逆旅重阳节,穷秋万里身。

金英浮酒盏,珠泪湿衣巾。

为客飘蓬远,思家落叶频。

祇应蝴蝶梦,夜夜得相亲。

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

作者: 韦应物 朝代: 唐代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

玄功致海晏,锡宴表文明。

恩属重阳节,雨应此时晴。

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捧藻千官处,垂戒百王程。

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

秋日杂咏六首

作者: 韩元吉 朝代: 宋代

草草重阳节,黄花惜未开。

故人犹有酒,行客且衔杯。

日落蛩声苦,云低雁影来。

南山足佳气,独立意徘徊。

123 共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