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巽斋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未有大挠书,先有伏羲易。

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术。

八卦与五行,皆自河图出。

易中元有命,道一万事毕。

卦义六十四,萧君得其一。

江湖旅琐琐,谈命以巽入。

人情爱委曲,喉舌嫌棘棘。

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

我生独骯脏,动取无妄疾。

是有命流行,谁陨复谁诎。

安能从儿女,朝夕谈昵昵。

若卦有人买,不妨君卖直。

除夜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岁暮难为客,天涯况是囚。

乾坤还许大,岁月忽如流。

梦过元无梦,忧多更不忧。

屠苏儿女态,肯作百年谋。

黄金市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闭蓬绝粒始南州,我过青山欲首丘。

巡远应无儿女态,夷齐肯作稻粱谋。

人间早见黄金市,天上犹迟白玉楼。

先子神游今二纪,梦中挥泪溅松楸。

先两国初忌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东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复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职旷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堕寇雠。

仰药早云遂,庶从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绝域,大期落淹流。

白华下玄发,碧苏生缁裘。

心口自相语,形影旁无俦。

空庭鬼火阒,天黑对牢愁。

鱼轩在何处,魂魄今安否。

儿女各北归,坟墓委南陬。

寒食雨凄凄,盂饭谁与投。

荆棘缠蔓草,狐兔......更多

一萼红·制荷衣

作者: 张炎 朝代: 宋代

制荷衣。

傍山窗卜隐,雅志可闲时。

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动人芳意菲菲。

怕冷落、萍洲夜月,想时将、渔笛静中吹。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

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

爱吾庐、琴书自乐,好襟怀、初不要人知。

长日一帘芳草,一卷新诗。

点绛唇

作者: 朱敦儒 朝代: 宋代

绿径朱阑,暖烟晴日春来早。

自家亭沼。

不问人寻讨。

携酒提篮,儿女相随到。

风光好。

醉欹纱帽。

索共梅花笑。

朝中措 题阙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东华门外软红尘。

不到水边村。

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

何日团*儿女,小窗灯火相亲。

满江红 重阳后二日王彦文并利用秦山甫相过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过了重阳,寒惨惨、秋阴连日。

尚何事、满城风雨,漏天如泣。

点染一林红叶暗,飘萧三径黄花湿。

听敲门、忽有客三人,来相觅。

时节好,夸橙橘。

儿女喜,分梨栗。

罄一樽聊慰,老怀岑寂。

想像曾来神女赋,伤心似失文通笔。

破残年、催酿酒如川,长鲸吸。

玉漏迟 段伯坚同予留滞九江其归也别侍儿睡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睡香花正吐。

谁交付与,东君为主。

梦觉庐山,一片采云何所。

惆怅留题在壁,麝墨染、无穷愁绪。

常记取。

徘徊顾影,镫前低语。

几许。

欺密留情,系绊煞世间,□□儿女。

沦落天涯,夜夜月明湓浦。

连我青衫泪满,料不忍、孤帆东去。

离思苦。

休唱渭城朝雨。

贺新郎·端午

作者: 刘克庄 朝代: 宋代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

少男少女各自夸耀着自己的新装,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

早已有人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我年纪老大,懒于前去凑趣,任凭裹着头巾的儿郎摇旗击鼓。

船桨打起水珠如急雨迸溅,江面上一片浪花飞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屈原的形象是如此高大,暗想他平生佩带兰草以示芳洁,又怀揣香酒礼神肃穆。

谁相信千载之后,他会在波涛之下垂涎角黍?

又说什么怕蛟龙嘴馋发怒。

倘若他清醒地活到今天,还不如当年醉死,免受这般痛苦。

姑且以此作为笑谈,来凭吊他英灵千古。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编 李之亮译.白话宋词三百首:岳麓书社,2005年01月:第374页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束(shū)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结束:妆束、打扮。

钗符艾虎:钗符:又称钗头符,端午节时的一种头饰。

《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

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

《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逢场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表演,后指嬉游的活动。

慵:懒得,表明“我”不想参加。

陌头:裹着头巾。

陌:头巾。

争旗鼓:摇旗击鼓,为龙舟助威。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灵均标致:屈原风度。

屈原字灵均。

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意谓品德高雅。

椒:香物,用以降神;

醑(xǔ):美酒,用以祭神。

角黍(shǔ):粽子。

把似:假如。

差无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

差,差不多。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编 李之亮译.白话宋词三百首:岳麓书社,2005年01月:第374页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本词为端午节吊古之作,咏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提起端午节自然联想到屈原。

词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事物风光,少年们身穿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年纪大,疏懒于此,这是情怀的不同。

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

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实质却有“闲愁最苦”的意味,要从反面见意。

“任陌头”几句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动态感很强。

下片赞颂屈原的品格,对端午节民众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评,认为是对屈原的愚弄,有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慨。

思致超妙而文笔诙谐,已开元曲先声。

“把似”两句忧愤尤深,设想屈原今日觉醒,真不知作何感想。

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

作者是个热血男儿,但在当时文恬武嬉,统治者苟且偷安而不思振作的世风中,只能长歌当哭而已。

黄蓼园深深理解词人的意思,他说:“非为灵均雪耻,实为无识者下一针砭。

思理超超,意在笔墨之外”(《蓼园词选》)。

此乃深中肯綮之言,可谓先获我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2122232425 共6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