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惠循二守相会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共惜相从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莫作天涯万里心。

东岭近开松菊径,南堂初绝斧斤音。

知君善颂如张老,犹望携壶更一临。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其中后二首卷二十四已收,题为“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

?共惜相従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聊豁?一作莫作?天涯万里心。

东岭旧?一作近?开松竹径,南堂初绝斧斤音。

知君善颂如张老,犹望携壶更一临。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掖垣老吏识郎君,并辔天街两绝尘。

汗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

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

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

题毛女真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

只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

念奴娇·风狂雨横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

就火添衣,移香傍枕,莫卷朱帘起。

元宵过也,春寒犹自如此。

为问几日新晴,鸠鸣屋上,鹊报帘前喜。

揩拭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

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

溪南酒贱,光阴只在弹指。

鹧鸪天(再赋牡丹)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去岁君家把酒杯。

雪中曾见牡丹开。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欢几许,醉方回。

明朝归路有人催。

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贺新郎 赋水仙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

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亻孱][亻愁]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砾银台润。

愁[歹带]酒,又独醒。

白石滩

作者: 王维 朝代: 唐代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

此诗列《辋川集》第十五首。

蒲: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可以编席、作蒲包等。

向堪把:差不多可以用手握住,可以采摘了。

向:临近,将近。

堪:能够,可以。

把:握。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浣(huàn):洗。

浣(huàn)纱:用西施浣纱的典故,暗示浣纱女的明丽。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

此诗列《辋川集》第十五首。

蒲: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可以编席、作蒲包等。

向堪把:差不多可以用手握住,可以采摘了。

向:临近,将近。

堪:能够,可以。

把:握。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浣(huàn):洗。

浣(huàn)纱:用西施浣纱的典故,暗示浣纱女的明丽。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

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

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

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

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

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

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

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用笔都空灵、超妙。

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的高境。

  最后两句,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

她们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都趁着月明之夜,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

不言而喻,正是这皎洁的明月,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

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

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

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与《过香积寺》、《鹿柴》那一类诗的冷寂情调、意境是迥然有别的。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白石滩白天所见的清秀景色,后两句写晚上所见的景物和人物活动。

诗人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清浅、明朗、柔和、优美的图画,足可见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

画面清丽优雅,盎然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外。

诗写清溪白石,语言也象清溪白石,洁净洗练,朴素圆实,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诗风。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78 .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

少有一身兼将相, 更能四面占文章。

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2627282930 共7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