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 三湘烟水返何时。

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楼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参考资料: 1、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sài)北云。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横:横亘。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jīn)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泣:哭泣。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笼碧砌(qì),飞月向南端。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乱烟:凌乱的烟雾。笼:笼罩。碧砌:青石台阶。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掩:掩盖,掩映。江山:江水和高山。 参考资料: 1、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23-24页 .

送别友人

作者: 姚合 朝代: 唐代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

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送别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 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又送别

作者: 李峤 朝代: 唐代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

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送别沅泛

作者: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

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

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

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

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

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

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

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

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

羸车出门去,怅望交涕洟。

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

千里起足下,丰年系镃dQ.苟令志气坚,伫见缨珮随。

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

旧游忆江南......更多

送别同用阔字

作者: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

缁尘素衣敝,风露秋江阔。

想得读书窗,岩花对巾褐。

一丛花(暮春送别)

作者: 赵长卿 朝代: 宋代

阶前春草乱愁芽。

尘暗绿窗纱。

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

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

一笑脸如霞。

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

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送别钱起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

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

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作者: 刘克庄 朝代: 宋代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

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678910 共2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