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五十咏·有山堂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合皁风烟外,江西小有天。

兹山本无主,掇入笔床前。

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君家秘监唐诗客,饮中八仙渠第一。

君家水部晋仙真,曾拜东封玉路尘。

秪今孙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为袂。

月下维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

何当踞龟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瑶池。

若见君家两仙伯,为侬寄声好将息。

送徐吉水解组造朝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我住南溪溪北涯,闭门草长不曾开。

风窗只怪烧花喜,雪径传呼县尹来。

道是朝廷举廉吏,如何江海尚遗才?

西枢东观俱知己,拜了除书却探梅。

和陆务观惠五言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官缚春无分,髯疏雪更欺。

云间随词客,事外得心期。

我老诗全退,君才句总宜。

一生非浪苦,酱瓿会相知。

晓行道旁杜鹃花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泣露啼红作麽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毗陵郡斋追忆卿味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坐无黄雀牛尾狸,荆溪日日思江西。

若无鹅梨与海错,江西却恐思荆溪。

旧居江西不自惜,到得荆溪却追忆。

明年官满归江西,却忆荆溪难再得。

江珍海错各自奇,冬裘何曾羡夏絺。

鹅梨黄雀无不可,荆溪江西不关我。

过八尺遇雨三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细雨无声忽有声,乱珠跳作万银钉。

呼僮速买庉村酒,更煮鲈鱼蒪菜羹。

芭蕉三首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萧萧洒洒复婷婷,一半风流一半清。

不为暑窗添午荫,却来愁枕作秋声。

桑茶坑道中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

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涨,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

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dī)水满溪。

草满花堤: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童子:儿童;

未成年的男子。

柳阴:柳下的阴影。

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dī)水满溪。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

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涨,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

草满花堤: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

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童子:儿童;

未成年的男子。

柳阴:柳下的阴影。

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此诗写的是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此诗诗中有画,意韵悠长。

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画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着。

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

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

  此诗语言浅显易懂。

首句写得平易,“晴明风日雨干时”,点明一个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

一雨一晴,风调雨顺,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光。

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动的。

“草满花堤水满溪”,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

而以“满”字写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

这样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

于是,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

在诗的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

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

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

”童子的牛在哪儿呢?

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

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着。

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

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

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

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 2、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97-1098

悯农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

黄:成熟。

“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已分(fèn):已经料定。

残岁:岁终,年终。

更堪:更哪堪,更不堪。

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

黄:成熟。

“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已分(fèn):已经料定。

残岁:岁终,年终。

更堪:更哪堪,更不堪。

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

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

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36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