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江南曲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鱼戏莲叶间,参差隐叶扇。

鸀鳿窥,潋滟无因见。

鱼戏莲叶东,初霞射红尾。

傍临谢山侧,恰值清风起。

鱼戏莲叶西,盘盘舞波急。

潜依曲岸凉,正对斜光入。

鱼戏莲叶南,欹危午烟叠。

光摇越鸟巢,影乱吴娃楫。

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

回看帝子渚,稍背鄂君船。

赠远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

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

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

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

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

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

鹤媒歌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偶系渔舟汀树枝,因看射鸟令人悲。

盘空野鹤忽然下, 背翳见媒心不疑。

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

裴回未忍过南塘,且应同声就同类。

梳翎宛若相逢喜, 只怕才来又惊起。

窥鳞啄藻乍低昂,立定当胸流一矢。

媒欢舞跃势离披,似谄功能邀弩儿。

云飞水宿各自物, 妒侣害群犹尔为。

而况世间有名利,外头笑语中猜忌。

君不见荒陂野鹤陷良媒,同类同声真可畏。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入太湖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东南具区雄,天水合为一。

高帆大弓满,羿射争箭疾。

时当暑雨后,气象仍郁密。

乍如开雕笯,耸翅忽飞出。

行将十洲近,坐觉八极溢。

耳目骇鸿濛,精神寒佶栗。

坑来斗呀豁,涌处惊嵯崒。

嶮异拔龙湫,喧如破蛟室。

斯须风妥帖,若受命平秩。

微茫诚端倪,远峤疑格笔。

巉巉见铜阙,左右皆辅弼。

盘空俨相趋,去势犹横逸。

尝闻咸池气,下注作清质。

至今涵赤霄,尚且浴白日。

又云构浮玉,宛与昆阆匹。

肃为灵官家,......更多

相和歌辞。置酒行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落尘花片排香痕,阑珊醉露栖愁魂。

洞庭波色惜不得, 东风领入黄金尊。

千筠掷毫春谱大,碧舞红啼相唱和。

安知寂寞西海头,青pF未垂孤凤饿。

送琴客之建康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

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

舞曲歌辞·吴俞儿舞歌·弩俞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牛来开弦,人为置镞。

捩机关,迸山谷。

鹿骇涩,隼击迟。

析毫中睫,洞腋分龟。

达坚垒,残雄师,可以冠猛乐壮曲。

抑扬蹈厉,有裂犀兕之气者非公与。

金陵图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36页 . 2、 徐中舒 等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武汉、成都 :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2年12月版 :第1598页 .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逐:随,跟随。

《玉篇》:“逐,从也。

”这里可作迎合解。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老木:枯老的树木。

’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36页 . 2、 徐中舒 等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武汉、成都 :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2年12月版 :第1598页 .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逐:随,跟随。

《玉篇》:“逐,从也。

”这里可作迎合解。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老木:枯老的树木。

’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36页 . 2、 徐中舒 等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武汉、成都 :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2年12月版 :第1598页 .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

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

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

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

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

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

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

“真个是画不成么?

”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

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

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

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

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

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

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296-1297页 .

古离别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

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白樱桃(一作于邺诗)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精帘外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10610710810911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