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梦得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50-551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二十年来: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同时中进士,到作此诗时已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

岐(qí)路:岔路。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氏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岐路。

’”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皇恩:皇帝的恩德。

《文选·张衡〈西京赋〉》:“皇恩溥,洪德施。

”李善注:“皇,皇帝。

”归田:谓辞官回乡务农。

《艺文类聚》卷六六引晋鲁褒《钱神论》:“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晚岁:晚年。

唐杜甫《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邻舍:邻居。

《后汉书·陈忠传》:“邻舍比里,共相压迮。

”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50-551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

“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

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

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

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

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

“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

“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

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

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议的办法。

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

“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

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

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

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参考资料: 1、 葛晓音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9-920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柳州峒氓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参考资料: 1、 王松龄 杨立扬 等.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9-40

跂乌词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羽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为何?

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所伤?

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越。

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

支离无趾犹自免,努力低飞逃后患。

汨罗遇风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我从南方归来不必再象屈原那样为报国无门而悲伤自怜,眼看着就能回到长安回到朝堂。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在这春风中行进在汨罗江边的路上,回想起先贤,激励着自己要有所作为,不要辜负了这开明的时代。

参考资料: 1、 孙立.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80-81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我从南方归来不必再象屈原那样为报国无门而悲伤自怜,眼看着就能回到长安回到朝堂。

楚臣悲:《五百家注》引韩醇曰:“屈原投汨罗而死。

公方召回,故云‘不作楚臣悲’。

”修门:《五百家注》引孙汝听曰:“《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兮。

注云:修门,郢城门。

”此借指长安城门。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在这春风中行进在汨罗江边的路上,回想起先贤,激励着自己要有所作为,不要辜负了这开明的时代。

明时:政治清明之时。

参考资料: 1、 孙立.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80-81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吟咏屈原的诗词,也有相当多的是一些迁客骚人,宦游经过秭归等地时,于羁旅之中吊念屈原,含有对自己身世遭际的感叹。

诗人同情屈原的可悲命运,把个人遭受排斥打击的忿恨和不满压抑在心中。

柳宗元还写过“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引屈原为知己,抒被贬谪抑郁忧愤之情。

  “南来不作楚臣悲”,南来,点明自己的处境;

写诗人回顾贬湘时,已下定决心,不作悲怆的楚臣。

即不愿像屈原那样因愤世而怀沙自沉。

“不作楚臣悲”,表明自己的心境,自己不会像届原那样,因忧国忧民而自沉于水。

为何不悲?

  “重入修门自有期”,表明诗人憧憬未来,有信心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

诗人以一达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开头二句写事、抒情,皆未言及风,三句则引入风的描写。

  “为报春风汨罗道”,述说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又来到汨罗,这条路不是沉沦之路,而是充满希望之路。

诗人为了答谢在汨罗江旅途道上春风吹拂,“莫将波浪枉明时”,再次指出不能像汨水的波涛淹没到大湖中,而是下决心不辜负元和中兴的美好时光。

波浪,人生波折,社会动荡。

“莫”、“波浪”、“枉”、“明时”暗寓出诗人不因为遭受到挫折而耽搁了自己在政治清明之时施展才干的情愫。

  观此诗作,以七绝近体而存古韵,以平实质朴而寄深情,中唐以后少有人能及。

东坡尝评子厚之诗: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

此诗没有刻意渲染,只是平实的语句,却能感人至深;

没有刻意表白,只是普通的叙述,却是发自肺腑。

诗中写江中遇风,并未具体写风的表现,而是以人生的经历、体验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将“春风”作一点缀,以此与作者那乐观的心境相互映衬。

参考资料: 1、 孙立.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80-81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住在湘江岸边四周没有邻居,世俗的尘网无法束缚总令人珍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空闲的庭院种上芍药邀请国老,打开陈年老酒清扫厅堂接待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清泉浅浅地回漩在石上傍依着高高的柳树,小路婉转在垂下的藤条间隔的绿竹中。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上路偏偏又遭到鹅儿戏弄,出门却见鸥鸟自由飞翔相爱相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婴(yīng):缠绕,羁绊。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延:邀请。

樽(罇)(zūn):酒杯,引申为盛酒的器皿。

值:当值,引申为接待。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筠(yún):竹子的表皮。

引申为竹子的别称。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闻道:闻,布达。

闻道,声闻于路,即上路。

五禽戏:古代一种体育治疗法。

其法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

五禽:指鸡、鸭、鹅、鸽、鹑五种家禽,五禽中鹅追赶人。

诗中以五禽代鹅既写丰足,暗寓自己的衷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住在湘江岸边四周没有邻居,世俗的尘网无法束缚总令人珍重。

婴(yīng):缠绕,羁绊。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空闲的庭院种上芍药邀请国老,打开陈年老酒清扫厅堂接待贤人。

延:邀请。

樽(罇)(zūn):酒杯,引申为盛酒的器皿。

值:当值,引申为接待。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清泉浅浅地回漩在石上傍依着高高的柳树,小路婉转在垂下的藤条间隔的绿竹中。

筠(yún):竹子的表皮。

引申为竹子的别称。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上路偏偏又遭到鹅儿戏弄,出门却见鸥鸟自由飞翔相爱相亲。

闻道:闻,布达。

闻道,声闻于路,即上路。

五禽戏:古代一种体育治疗法。

其法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

五禽:指鸡、鸭、鹅、鸽、鹑五种家禽,五禽中鹅追赶人。

诗中以五禽代鹅既写丰足,暗寓自己的衷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古东门行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亚夫平叛,天兵发威;

横扫千里,所向披靡。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鸡鸣狗盗,雕虫小技;

如蚁门客,貌合神离。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少年刺客,杀人无忌;

官兵捕快,丧失警惕。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歹徒一吼,护卫逃逸;

可怜冯敬,遇刺归西。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凶手得逞,狞笑窃喜;

文武噤声,惊若木鸡。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魏王救赵,虚情假意;

子西被害,可痛可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相如讽喻,车轼防断;

吴起劝谏,修德第一。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袁盎枉死,真凶难辨;

聂政行侠,深井认尸。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忠良殉国,人头落地;

厚葬犹可,宠赠予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0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亚夫平叛,天兵发威;

横扫千里,所向披靡。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

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

吴元济叛乱后,朝廷下令削去其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一时战云密布,形势紧张。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鸡鸣狗盗,雕虫小技;

如蚁门客,貌合神离。

鸡鸣函谷:《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人孟尝君到秦为客卿,受到秦王的猜忌和扣留,后设法逃出,半夜潜至函谷关。

按关法规定,要等鸡叫后才能开关放行。

孟尝君的门客中有善为鸡鸣的,他一学鸡叫,引得周围的鸡跟着大叫起来,关吏打开关门,让孟尝君逃出了关口。

客如雾:指当时过关的人很多。

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

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少年刺客,杀人无忌;

官兵捕快,丧失警惕。

赤丸:据《汉书·尹赏传》记载,长安城里有谋杀官吏为人报仇的组织,雇用少年当刺客。

行动前摸取弹丸分派任务,摸得红色弹丸者杀武官,摸得黑色弹丸者杀文官。

夜语:指刺客夜间联系的暗号。

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

徼(jiào)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歹徒一吼,护卫逃逸;

可怜冯敬,遇刺归西。

一叱(chì):一声大吼。

百吏走:护卫们四散逃跑。

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

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

这两句是暗指武元衡被害事件。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凶手得逞,狞笑窃喜;

文武噤声,惊若木鸡。

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

侧耳:躲在一旁探听。

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

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

杜口:不敢开口说话。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魏王救赵,虚情假意;

子西被害,可痛可惜。

“魏王”句:据《史记·信陵君列传》载,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魏王应赵国请求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但魏王和晋鄙并不真心相救,屯兵不前。

魏王之弟信陵君应赵国平原君的请求,听从侯嬴的计策,说动魏王的宠姬如姬,从魏王卧室窃得兵符,锥杀晋鄙,夺得魏军的指挥大权,解了赵围。

“子西”句:《左传·哀公十六年》载,楚平王太子建为郑国所杀,其子胜为白公,数次向令尹(相当于宰相)子西请求伐郑,未行。

后晋人伐郑,梦国前往相救,白公怒,遂于哀公十六年作乱攻打楚惠王,“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

子西以袂(mèi,衣袖)掩面而死”。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相如讽喻,车轼防断;

吴起劝谏,修德第一。

羌胡毂(gǔ)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

毂:车轮。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向皇帝上《谏猎疏》说,陛下喜欢打猎,难免遇上特殊的野兽,就会像胡人出现在车轮之下,羌人接触到车后的横木一样危险。

一朝起:突然出现。

敌国舟中: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起曾在同魏武侯乘舟游览时,在舟中劝说魏武侯:“君若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拟:比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袁盎枉死,真凶难辨;

聂政行侠,深井认尸。

“安陵”句: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和《史记·梁孝王世家》载,汉景帝时,大臣袁盎向窦太后进言,不宜立景帝的弟弟梁王为储君,以免发生祸端。

梁王便派刺客把袁盎杀死在安陵门外。

事后,经磨制刀剑的工匠辨认刺客丢下的剑,查出了刺客及其幕后指使者。

但景帝碍于窦太后的面子,不得不将梁王解脱,杀其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了事。

削砺功:磨制刀剑的工匠。

“韩国”句:《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期,韩国的刺客聂政,刺杀了相国侠累,为免累及亲人,毁面自杀,韩国的人分辨不出是谁,便暴尸于市。

结果,刺客的姐姐前来认尸,才查出刺客是家住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县)深井里的聂政。

讵(jù):哪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忠良殉国,人头落地;

厚葬犹可,宠赠予谁?

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

胭,一作“咽”。

那下补:哪能补救。

下,一作“可”。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0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姿容艳美,既不自藏;

岂容独处,无人欣赏。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亭亭玉立,潇水西畔;

秋季来临,风紧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艳丽倩影,告别寒江;

移植廊前,散发芳香。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它与荷花,混杂实难;

与之不同,故生高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姿容艳美,既不自藏;

岂容独处,无人欣赏。

美:指木芙蓉。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亭亭玉立,潇水西畔;

秋季来临,风紧霜繁。

盈盈:姿态美好的样子。

湘西:潇水西岸。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艳丽倩影,告别寒江;

移植廊前,散发芳香。

委:放置,指栽培。

轩:有窗的长廓或小室。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它与荷花,混杂实难;

与之不同,故生高岸。

芰荷:荷花。

高原:高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一诗,写作时间与植桂诗大致相同,心态也相拟,只是写法上略有不同,如果说植桂诗更多地表现了自己的孤悲之感的话,此诗则以自爱、自慰之情为主。

  诗人创作此诗,心态上有两个特征。

一是孤寂无依,世无知音之感。

当时诗人刚贬谪永州,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作为被贬官员,行动很不自由,处境与囚徒相差无几。

所以他常自称为“罪臣”、“楚囚”。

心理常惶恐不已,彻夜难眠。

再加上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远贬荒凉遥远之地,贬官的身份也不便与他人接触。

因而,伴随他的只是孤独、寂寞和无奈。

另外一种心态特征是:怀才不遇又矢志不移。

柳宗元的才能是全面的,为多数人所了解的,柳宗元主要是散文家和诗人。

但被贬之前,柳宗元的理想绝不是做文人,而且有点不屑于做文人。

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中说道:“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

”信中他向自己好友表白了昔日的理想。

他的《冉溪》诗中“少时陈力希公候,许国不复为身谋”的句子,更是直接说明了他的理想是辅助时政,建政立业,为此而不怕牺牲。

事实上,他也确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三十四岁成为朝廷要臣足以说明了这点。

永贞革新的失败,他失去了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一性格很类似流放中的屈原。

在贬永时期,他关注着时局的变化,民生的疾苦,常与朋友以书信的形式讨论历史、政治和为官之道,希望被朝廷起用,再度施展政治才能。

为了理想,他提携后进,培养人才,积蓄力量,正如《冉溪》诗中写道:“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西园待成器。

”这些大概是柳宗元在不自由状态下最大的所为吧。

了解了柳宗元这样的心态,就很容易把握此诗的深层次的含义。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就是采用拟人化手法,把自己的心态物化成木芙蓉,木芙蓉自然成了他感情的载体、心灵的镜子和与读者沟通的渠道。

诗中的木芙蓉具有鲜明的诗人的色彩:她孤寂、独自长在湘水西岸,任秋风疾吹,繁霜严打,无人爱怜顾惜;

她完美,“盈盈”,是婀娜多姿的体形,“丽影”是艳丽动人的身姿,“浓香”是沁人的芳香,可谓集众美于一身;

她自信,“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这种自信来自于“有美”。

这种美与其说是木芙蓉的姿态、丽影和浓芳,不如说是诗人的才华、理想。

因此,即使在孤独、冷落,被人诋毁、抛弃的处境里,他也没有沮丧、消沉和自暴自弃。

他坚信自己总会有被人赏识的时候;

他很有原则,处于世上,就只能像木芙蓉一样,扎根高高的陆地,绝不与浮于水上的摇摆不定的芰荷同处。

诗人对木芙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倾注了强烈的感情。

这样做的用意很明显,高文先生道明了诗人的用意:“此诗写木芙蓉美丽而孤独,深受风霜欺凌,诗人同情它的遭遇而移栽于住所轩前。

乃以木芙蓉自比,怜花亦即自怜”。

诗人爱花,护花,实为自爱自慰。

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抚平内心创伤,驱走孤独幽愁的常见方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郊居岁暮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屏居:隐居。

《史记·魏其侯列传》“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

” 山郭:山峦。

岁暮:晚冬。

郊:城郊,当时柳宗元住在愚溪,属城郊。

离索:隐居。

《礼记·檀乡》“吾离群而索居。

”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迥:远。

烬:《左传·咸公三年》“烬,火余木。

”杜田说:“楚俗烧榛种田,田畲(shē赊)。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心赏:有契于心,悠然自得。

薄:迫近。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谅:料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 昔与德公别于此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与品德高尚的你相别,如今已有三十个春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今天我独自登临故地,形影孤单,物是人非,禁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参考资料: 1、 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第4页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与品德高尚的你相别,如今已有三十个春秋。

海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孙汝听注:“海鹤以喻德公。

”存亡:指己存彼亡,自己还活着而德公已经去世。

三十秋:三十年。

贞元元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任鄂岳沔都团练判官,宗元随从在这一带活动,得以结识德公。

至作此诗时,整整三十年。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今天我独自登临故地,形影孤单,物是人非,禁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参考资料: 1、 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第4页

15615715815916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