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作者: 王实甫 朝代: 元代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旧的泪痕还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

参考资料: 1、 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2、 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粼粼(lín):形容水明净清澈。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杨柳:形容柳絮不扬。

对桃花:醺醺,形容醉态很浓。

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内阁:深闺,内室。

重门:庭院深处之门。

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

纷纷:形容雨之多。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怕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香肌瘦: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

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

参考资料: 1、 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2、 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

缕带宽三寸。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

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

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

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

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

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态。

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

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

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

接着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

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

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而在《尧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环与夸张的手法写少妇相思之苦。

其中的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

如“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表达的是少妇的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

诗人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少妇等待归人,每天以泪洗脸,“新啼痕压旧啼痕”,实在悲苦。

日子就在相思中过去了,瞧,少妇身体又瘦损了,连腰带都宽了三寸。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

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

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

作者: 王实甫 朝代: 元代

楔子(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

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

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知小生得中,以安其心。

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封,与我星夜到河中府去。

见小姐时说:"官人怕娘子忧,特地先看小人将书来。

"即忙接了回书来者。

过日月好疾也呵!

【仙吕】【赏花时】相见时红雨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萧萧凝暮霭......更多

杂剧·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作者: 王实甫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扮押宴官引祗从上,诗云)小帽虬头裹绛纱,征袍砌就雁衔花。

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班将相家。

老夫完颜女真人氏。

小字徒单克宁,祖居莱州人也。

幼年善骑射,有勇略,曾为山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后迁枢密院副使,兼知大兴府事,官拜右丞相。

老夫受恩甚厚,以年老乞归田里。

圣人言曰:"朕念众臣之功,无出卿右者。

"今拜左丞相之职。

时遇蕤宾节届,奉圣人的命,但是文武官员,都到御园中赴射柳会。

老夫为押宴官,射......更多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作者: 萨都剌 朝代: 元代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和推盏。

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深院乡帘垂,清消永夜,无穷趣,无穷意。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这月下之夜,心情几个能知?

杨柳青青,习习柔风,细细的柳条在清柔的风下,徐徐的摇曳。

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儿清香扑鼻,孤独地倚于阑干。

参考资料: 1、 原文来源:婉约词典评[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第127页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和推盏。

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深院乡帘垂,清消永夜,无穷趣,无穷意。

凤凰池:元代中书省所在地。

弹丝:弹奏丝弦乐器。

沉水香消: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

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即沉香。

梨云梦暖:王建《梦梨花》诗:“落落漠漠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这月下之夜,心情几个能知?

杨柳青青,习习柔风,细细的柳条在清柔的风下,徐徐的摇曳。

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儿清香扑鼻,孤独地倚于阑干。

参考资料: 1、 原文来源:婉约词典评[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第127页

秋日池上

作者: 萨都剌 朝代: 元代
顾兹林塘幽,消此闲日永。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天清晓露凉,秋深藕花冷。有怀无与言,独立心自省。

酹江月 过淮阴

作者: 萨都剌 朝代: 元代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越调】天净沙_咏秃笠儿深

作者: 王和卿 朝代: 元代
咏秃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醉中天·咏大蝴蝶

作者: 王和卿 朝代: 元代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

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

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

“弹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

庄周梦: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有《庄子》一书。

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

一采一个空:一作“一采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

谁道:一作“难道”。

风流种:一作“风流孽种”,风流才子,名士。

唬杀:犹言“吓死”。

唬,一作“諕(huò)”。

諕:吓唬;

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轻轻飞动:一作“轻轻搧动”。

一本“轻轻”后还有“的”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这支小令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高度的夸张。

作者紧紧扣住蝴蝶之大,甚至夸张到了怪诞不经的程度。

但是,怪而不失有趣,它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余,反复寻味,逼着人们去思索。

从语言上看,小令恣肆朴野,浅近通俗,几无一字客词装饰,虽如随手之作,其味却端如橄榄,这正是散曲的上乘之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作者: 虞集 朝代: 元代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浣溪沙 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作者: 虞集 朝代: 元代

天阔秋高初夜长。

浮尘消尽雾苍茫。

澄澄孤月转危墙。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

不闻人语只吟*。

1617181920 共42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