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送春 文翻译
一鞭清晓喜还家。
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
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一鞭清晓喜还家。
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
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
山不尽,水无涯。
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
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怀念远方亲人的愁苦情怀,如今都交给飞扬的柳絮一起飞。
参考资料: 1、 沈文嘉编,宋词300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第104页 2、 杨光治著,唐宋词三百首今译赏析,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01月第2版,第171页
一鞭清晓喜还家。
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
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
一鞭:形容扬鞭催马。
困流霞:沉醉于酒中,流霞:美酒霁(jì):晴。
山不尽,水无涯。
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
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怀念远方亲人的愁苦情怀,如今都交给飞扬的柳絮一起飞。
望中赊(shē):回望来路遥远漫长。
赊,遥远。
分付:交与。
参考资料: 1、 沈文嘉编,宋词300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第104页 2、 杨光治著,唐宋词三百首今译赏析,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01月第2版,第171页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文
忆秦娥 文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文赏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
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悠悠。
岁月如流。
叹水覆、杳难收。
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
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怕絮入书楼。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
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悠悠。
岁月如流。
叹水覆、杳难收。
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
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怕絮入书楼。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此词托为惜春,实际上抒写作者与一位恋人诀别的情事,其本事已不可考。
上片从惜春写起。
开头三句,写春事阑珊。
词首句起势不凡,为全篇定下了感恨的基调。
以下三句,以夸张的手法,发出了留春无计的感叹:山崖再高,也难以阻挡春光匆匆离去的脚步;
榆钱再多,也无法唤得春神的回眸眷顾。
其间借“榆钱”而拈出“难买”,自然熨贴,堪称妙笔。
“梅花”二句,以梅花寄恨,将惜春之情推向纵深。
梅花本是报春使者,凌寒独放于百花之前,春华烂漫时与梅花作别,似乎还是左近的事,但曾几何时,它已果实盈枝了。
“结子满枝头”暗用了一个故事:相传杜牧游湖州时看中一少女,与其母约定十年之内来娶。
过十四年,杜牧出为湖州刺史,访该女,则已出嫁并生有两子。
杜牧怅然为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作者化用这个典故,借以透出他伤春的个中消息。
歇拍二句,便进一步揭出了这层底蕴:那垂杨画桥,柳湾兰舟,曾是他与情人幽会之所,此时风景依旧,但唯余一泓绿水,柳下无人系舟,当然再也看不到她的倩影芳姿了。
以上,词人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将离情别绪融化于物象中,颇具深婉曲折之妙。
过片四句,连用两个比喻,感叹明如流水,往事绝无重现的可能。
“覆水难收”,这句成语出于《后汉书》,原本是就军国大事说的,后来用以比喻夫妻关系断绝无法恢复此处借以喻指自己与恋人相诀、欢情不再的悲哀,将上片离恨再加强化。
下面就进一步展开抒写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
“凭画栏”三句,写词人由于心境不佳,想凭栏眺望,以舒愁怀,但触目都是足以惹起春愁的景物,因此他不再凭栏而走入楼内。
“东风”两句写词人转头不看触目伤心的残春景色,但它还是追踪而至。
那吹花搅絮的东风,到傍晚更来得厉害,把落花柳絮直卷入书楼,有心再来撩惹了。
结尾两句构思奇特,以拟人和问句的形式,将燕子成双的物象与主人公的孤单悲苦加以对比映衬,淋漓尽致地刻划出主人公愈怕外物引发春愁愈无法回避的痛苦境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忆秦娥(别情) 文
南歌子 文
忆少年(陇首山) 文
别瑶姬慢 文
可惜香红。
又一番骤雨,几阵狂风。
霎时留不住,便夜来和月,飞过帘栊。
离愁未了,酒病相仍,便堪此恨中。
片片随、流水斜阳去,各自西东。
又还是、九十春光,误双飞戏蝶,并采游蜂。
人生能几许,细算来何物,得似情浓。
沈腰暗减,潘鬓先秋,寸心不易供。
望暮云、千里沉沉障翠峰。
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 文
平分素商。
四垂翠幕,斜界银潢。
颢气通建章。
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
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
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
宫妆。
三千从赭黄。
万年世代,一部笙簧。
夜宴花漏长。
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
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
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
快活年近拍 文
千秋万岁君,五帝三王世。
观风重令节,与民乐盛际。
蕊宫长春,洞天不老,花艳蝉辉,十里照春珠翠。
闹罗绮。
遥望太极,一族通明里。
钧台奏寿,蓬山呈妙戏。
六宫人来,五云楼迥,风送歌声,依约睿思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