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春思 文翻注译赏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暮春的风光只在庭园的西边,荠菜花开得正好,蝴蝶也飞来飞去忙乱着。
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绿。
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摇曳的游丝太短。
整日里为相思煎熬,以致体瘦而衣带渐渐松缓。
打开梳妆镜,镜如明月,不会骗人,镜中的人容颜已憔悴,等明日君归来看镜,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参考资料: 1、 李杰等.宋词三百首(金百合卷):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冰池晴绿:指池水碧绿。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罗带缓:因体瘦而衣带松。
奁(lian):镜匣。
这里指镜子。
晴绿:指池水。
参考资料: 1、 李杰等.宋词三百首(金百合卷):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暮春的风光只在庭园的西边,荠菜花开得正好,蝴蝶也飞来飞去忙乱着。
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绿。
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
冰池晴绿:指池水碧绿。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摇曳的游丝太短。
整日里为相思煎熬,以致体瘦而衣带渐渐松缓。
打开梳妆镜,镜如明月,不会骗人,镜中的人容颜已憔悴,等明日君归来看镜,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罗带缓:因体瘦而衣带松。
奁(lian):镜匣。
这里指镜子。
晴绿:指池水。
参考资料: 1、 李杰等.宋词三百首(金百合卷):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在现存的词作里,严仁有词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写闺情。
“闺情”,在唐宋词里是写作量占多数的一种题材。
这种词的表现手法多样,或雕琢,或白描,但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倒为数不多。
而本词却有其独到之处。
本词采用常见的上景下情的写法。
但其写景却在动与静对比的同时,用暗示衬托出思妇的情怀。
小园内春光烂漫,杂花竞放,但思妇的视线却只有小园西畔的一片荠菜花,此时荠菜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来许多上下纷飞的蝴蝶。
“繁”和“乱”是以荠菜花和蝴蝶的形态和活动反映出春事已深。
“只在”两字暗示春风仅仅在园中停留,却不光顾寂寞的深闺 荠菜本是可食之野菜,而她无心踏青挑菜,以致听任荠菜长得遍地都是:“花繁”,不仅形容荠菜长得茂密,又从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妇因思春而无意游赏的心情。
词人借思妇的目光,将关注点转移到池塘和花径上。
“冰池”指水面光洁如冰,莹澈清碧。
“照还空”,形容冰池在阳光之下显得透明无比。
“香径”写落花堆满小路,送来阵阵芳馨。
“吹已断”,是说枝头花瓣都已被风吹落在地。
从这一泓碧水、一条花径的静景场面中,衬托出思妇幽闺寂寞、尽日凝望的神态。
这种以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的写法,过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词融为一体。
下片所写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来反映的。
游丝,是飘荡于空中的昆虫之丝,说“恨游丝短”是用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
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说出,只用“罗带缓”来暗示。
这种写法在《古乐府歌》:“离家日已远,衣带日趋缓。
”中有表现。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亦有“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之句,不过前者是游子口吻,后者是思妇之辞。
这里间接地刻画出由于离别日久相思不已而渐趋消瘦的思妇形象。
结尾两句设想新奇,以构思别出心裁而为人称道,是承上面“罗带缓”而进一步悬拟他日归来相见时的情景。
这样的手法更显示出相思之苦。
词人并未使用直接诉陈因怀人而憔悴之语,而是曲折地说:梳妆匣里的圆镜不会欺人,待你归来之日可以看到思妇消瘦的容颜。
这种间接的写法看似痴语,其实是至情的流露。
本词运用反衬、暗示、间接等手法,使词意婉转层深,独具韵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鹧鸪天·惜别 文赏
一曲危弦断客肠。
津桥捩柂转牙樯。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一曲危弦断客肠。
津桥捩柂转牙樯。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
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
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
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
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
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到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一转”,包含几许离愁别恨!
这一句由将别而即别,词意推进一层,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
“江心”句由即别转到方别。
帆随云动,写出了似为云所“带”的主观感觉。
“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
头两句仍为写景。
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
正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
“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
结拍二句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
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虽不点破,却蕴蓄着浓厚的惜别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
下片惜别之情滔滔而出,亲切可感,表现出作者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醉桃源·春景 文
鹧鸪天(春思) 文
菩萨蛮(双浮亭) 文
多丽 文
最无端,官楼画角轻软。
一声来、深闺深处,把人好梦惊回。
许多愁、尽教奴受,些个事、未必君知。
泪滴兰衾,寒生珠幌,翠云撩乱枕频欹。
窗儿上、几条残月,斜玉界罗帷。
更堪听,霜摧败叶,静扣朱扉。
念别离、千里万里,问何日是归期。
关情处、鱼来雁往,断肠是、兔走鸟飞。
美景良辰,赏心乐事,风流孤负缕金衣。
谩赢得、花颜玉骨,瘦损为相思。
归须早,刘郎双鬓,莫遣成丝。
好事近(舟行) 文
贺新郎(清浪轩送春) 文
碧浪摇春渚。
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
人生聚散元无据。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
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粘云、江影伤千古。
流不云,断魂处。
水调歌头(上韵州方检详,时有节制之命) 文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
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
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
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
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
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
铁骑千君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
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
水龙吟(题盱江伟观) 文
城头杰观峥嵘,重阑下瞰苍龙脊。
镂珉盘础,雕檀竦楶,玲珑金碧。
华子冈头,麻源谷口,神仙窟宅。
道至今清夜,月明风冷,常隐隐、闻笙笛。
翠壁烟霞缥缈,更寒泉、飞空千尺。
数峰江上,孤舟天际,夕阳红湿。
抖擞征尘,浩然长啸,跨青鸾翼。
向凤岗西望,遥酾斗酒,酹文章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