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路入云岩山窈窕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路入云岩山窈窕。

岩花滴露花头小。

香共西风吹得到。

秋欲杪。

天还未放秋容老。

谁道水南花不好。

犹胜金蕊浑如扫。

留取光阴重一笑。

须是早。

黄花更惜重阳帽。

点绛唇·人道长生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人道长生,算来世上何曾有。

玉尊长倒。

早是人间少。

四十年来,历尽闲烦恼。

如今老。

大家开口。

赢得花前笑。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

星星:指头发花白。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使君:指词题中的曾使君。

青冥:青色的天空。

这里代指朝廷。

不应:不顾槊(shuò):古代的一种兵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开篇“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记得”二字将词带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武陵,今湖南常德市。

“相见日”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情事,极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

从那以后,他们阔别六年之久,两人都尝尽了天涯作客的况味。

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惊”四字一笔抹过,简括地表现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绪。

“回头双鬓已星星”,现见面,两人鬓发已经花白了。

这句上片是关合前后的过渡句。

正因为词人对他们的武陵相会有着美好的记忆,而对分别以来的生活感到很哀伤,所以,他非常希望刚刚重新见面的朋友能长期一起,以慰寂寞无聊之思,以尽友朋相得之欢。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哪知道又要这样匆匆作别呢?

“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分别事出意料,与愿望乖违,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伤离情绪。

虽说词只写江上杯酒相倾的一个细节,实际上,他们尽情倾诉六年阔别的衷肠,以及眼前依依惜别的情怀,都涵括里面了。

  下片是对曾使君到达光州边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

过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阔悲壮。

寒日的傍晚,一派萧瑟的边塞上,铁马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真是令人激奋的场面。

使君不仅身其中,而且还是长官和塞主。

一般诗人的笔下,久守边城,则不免要流露出思归的凄怆之情。

而这首词则一反常调,别出新意。

作者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只愁飞诏下青冥”,使他不能继续呆那里。

他何以要留恋边地呢?

词的最后两句作了剖露:“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不应”,不顾。

“霜塞晚”,呼应上文“寒日暮”。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串解这几句云:“言只恐诏宣入朝,不顾使君边塞,正有横槊之诗兴也。

”横槊赋诗,语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后来引用它赞扬人的文才武略。

  词从友人的角度想象,说他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并有写诗赞美的豪兴。

作为一首送别词,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友人在边塞上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花费较多笔墨回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辛苦劳顿的种种情状,为抒写别情作了蓄势充足的铺垫。

这种写法,具有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

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参考资料: 1、 (清)上彊村民选编 .宋词三百首 :哈尔滨出版社 ,2012 :200-201 . 2、 刘石主编;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 :627-628 .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wéi)。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也有版本作残釭(gāng)。

屏帏:屏风和帷帐。

调宝瑟,拨金猊(ní)。

那时同唱鹧(zhè)鸪(gū)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调:抚弄乐器。

宝瑟:瑟的美称。

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

猊,狻猊,即狮子。

西楼:指作者住处。

参考资料: 1、 (清)上彊村民选编 .宋词三百首 :哈尔滨出版社 ,2012 :200-201 . 2、 刘石主编;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 :627-628 .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wéi)。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也有版本作残釭(gāng)。

屏帏:屏风和帷帐。

调宝瑟,拨金猊(ní)。

那时同唱鹧(zhè)鸪(gū)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

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调:抚弄乐器。

宝瑟:瑟的美称。

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

猊,狻猊,即狮子。

西楼:指作者住处。

参考资料: 1、 (清)上彊村民选编 .宋词三百首 :哈尔滨出版社 ,2012 :200-201 . 2、 刘石主编;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 :627-628 .

苏幕遮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老相邀,山作伴。

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

爱酒杨雄浑不管。

天与邻翁,来慰穷愁眼。

似惊鸿,吹又散。

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

地角天涯无近远。

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

江城子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夕阳低尽柳如烟。

淡平川。

断肠天。

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

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

断云飞雨又经年。

思凄然。

泪涓涓。

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

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一剪梅(送杨师醇赴官)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无限江山无限愁。

两岸斜阳,人上扁舟。

阑干吹浪不多时,酒在离尊,情满沧洲。

早是霜华两鬓秋。

目送飞鸿,那更难留。

问君尺素几时来,莫道长江,不解西流。

鹧鸪天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花褪残红绿满枝。

嫩寒犹透薄罗衣。

池塘雨细双鸳睡,杨柳风轻小燕飞。

人别后,酒醒时。

午窗残梦子规啼。

尊前心事人谁问,花底闲愁春又归。

江城子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碧梧和露滴清秋。

小庭幽。

翠烟流。

羞带一襟,明月上危楼。

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

此情空道两绸缪。

信悠悠。

几时休。

到得如今,刬地见无由。

拟待不能思想得,无限事,在心头。

鹧鸪天

作者: 周紫芝 朝代: 宋代

终日看山不厌山。

寻思百计不如闲。

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

欹醉帽,倚雕阑。

偶然携酒却成欢。

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12345 共2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