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循州社日于所居馆宴送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浪花如雪叠江风,社过高秋万恨中。

明日便随江燕去,依依俱是故巢空。

汾上宴别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

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

一尊花下酒,残日水西树。

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垂柳覆金堤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新年垂柳色,袅袅对空闺。

不畏芳菲好,自缘离别啼。

因风飘玉户,向日映金堤。

驿使何时度,还将赠陇西。

采桑秦氏女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笼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赠金刚三藏 [一作许浑诗]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心法云无住,流沙归复来。

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

惟将一童子,又欲过天台。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赠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心法云无住,流沙归复来。

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

惟将一童子,又欲过天台。

喜张沨及第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真正的春天虽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

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

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寒塘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思乡之情正值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晓发(fà):早起弄发。

寒塘:秋天的池塘。

坐:因。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乡心:思乡之心。

度:一解为“飞越”,一解为“飞入”。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

晓发(fà):早起弄发。

寒塘:秋天的池塘。

坐:因。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思乡之情正值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乡心:思乡之心。

度:一解为“飞越”,一解为“飞入”。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

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

作者: 赵嘏 朝代: 唐代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独上江楼思渺(miǎo)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然:悠远的样子。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依稀:仿佛;

好像。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独上江楼思渺(miǎo)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然:悠远的样子。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依稀:仿佛;

好像。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

“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

“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

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

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

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

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参考资料: 1、 徐竹心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53-1254 .

12345 共2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