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烟空磴尽长松语 文
水调歌头·山色望中好 文
山色望中好,□□□□清。
连峰叠巘极目,高下与云平。
玉洞沈沈何处。
隐映一溪烟树。
倒影碧波□。
唤起骖鸾客,丹灶夜光横。
□霞卷,风露滴,月华明。
佳人为我,垂手凄怨理秦筝。
千载虹桥新路。
依约幔亭歌舞。
一醉话浮生。
但得尊盈酒,莫问世间名。
寿皇太子 文
满江红(荼_) 文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远迹。
谁信道、荼_枝上,静中留得。
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余衫碧。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
金翦度,还堪惜。
霜蝶睡,无从觅。
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
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
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文赏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
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
寒蝉鸣处。
回首斜阳暮。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
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
寒蝉鸣处。
回首斜阳暮。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
他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
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
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
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
“愁无据。
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
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
“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
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
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纪昀评赵彦端《介庵词》说:“多婉约纤秾,不愧作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词婉约而不“纤秾”,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仅用的“阳关”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
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沙溪 文
新荷叶 文
欲暑还凉,如春有意重归。
春若归来,任他莺老花飞。
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
檐声惊醉,起来新绿成围。
回首分携。
光风冉冉菲菲。
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鸣琴再抚,将清恨、都入金徽。
永怀桥下,系船溪柳依依。
临江仙(赏芙蓉) 文
醉蓬莱(梅) 文
向蓬莱云渺。
姑射山深,有春长好。
香满枝南,笑人间惊早。
试问寒柯,镂冰裁玉,费化工多少。
东合诗成,西湖梦觉,几番清晓。
好是罗帏,麝温屏暖,却恨烟村,雨愁风恼。
一一清芬,为东君倾倒。
待得明年,翠阴青子,荫凤皇池沼。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繁花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