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赤阑桥:又称赤栏桥,赤红栏杆的桥,在安徽合肥城南。

香街:指各种香气混杂的繁华街市。

笼街:指柳荫。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楼阁。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黄衫:贵族的华贵服装。

黄衫客。

唐代蒋防《霍小玉传》谓有豪土身穿轻黄衫,骑骏马,将李益带至霍小玉处。

这里指豪侠之土。

青楼:指妓院。

午香:中午时分散发的花香以殛脂粉香混合在起。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107-108页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赤阑桥同芳香的繁华街市笔直连接,笼罩街市的细柳娇弱无力。

金碧辉煌的楼阁直上青空,花映晴日,隔着帘帷透过红影。

赤阑桥:又称赤栏桥,赤红栏杆的桥,在安徽合肥城南。

香街:指各种香气混杂的繁华街市。

笼街:指柳荫。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楼阁。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黄衫贵少骑着飞奔的白马,日日寻花问柳,系马在青楼下。

两眼醉朦胧,在闹市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正午风吹花香,散入马蹄扬起的暗尘。

黄衫:贵族的华贵服装。

黄衫客。

唐代蒋防《霍小玉传》谓有豪土身穿轻黄衫,骑骏马,将李益带至霍小玉处。

这里指豪侠之土。

青楼:指妓院。

午香:中午时分散发的花香以殛脂粉香混合在起。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107-108页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此词上片写繁华都市花街柳卷之景,下片写冶游狎妓之人品行之丑恶、神态之骄横,状景写人,前后相合,寓讽其中,委婉含蓄,艺术上颇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十里长街繁华绮丽的外景,且于写景中寓有情意,词境迷离悄恍:朱红栏干的桥梁横跨水面,桥的尽头是一条笔直的长街;

街的两旁,嫩柳繁茂,柔条披拂,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

桥曰“赤阑”,暗示桥的华美;

街曰“香”,更耐人寻味;

而且它是笔直的,暗示街道繁华。

柳可“笼街”,足见柳多。

这柳又既“细”且“娇”,显示出她那婀娜多姿,柔条动人的神态。

难怪李庚说陈克“诗多情致,词尤工”(《词跋》),只此开头两句,就已情致绵绵了。

不仅把柳的姿态“形容曲尽”;

而这既“香”且“直”又紧挨着河桥的“街”,更婉转多姿。

  第三句应首句的“香街直”,写这长街果然与众不同,它的楼房建筑,金碧辉煌,高大伟岸,直上青空。

“金碧”色浓,“青空”色淡,用一“上”字把它们联系起来,一片青淡高远的背景衬托下,“金碧”更光辉耀眼。

“花晴帘影红”,由上句楼房的巍峨矗立,而到那一户户的具体人家。

这些人家也与众不同,不仅有花,而且花色鲜艳,花光明媚,花气袭人。

一个“晴”字把花的艳丽芬芳,和其爽心悦目的视觉美,充分表露出来。

接着,词人又用“帘影红”来作渲染。

这五个字意境完整,帘影的红,是由于“花晴”,而若无“帘影红”的映衬,也就减少了“晴”的份量,所以这里它们是互为表里的。

这一来,花红,帘红,帘影红,连晴朗的天气,也都成了红彤彤的。

词人很善于烘托气氛,渲染环境,他的词格调高远,情思闲雅,而终归于淳厚。

所谓“一语之艳,令人魂绝”(王世贞语),但这“艳”,绝不如温词的“香而软”,而是更具意趣。

  过片两句黄衫,隋唐时贵族少年所穿的黄色华贵服装。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明皇“以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

后用黄衫指衣饰华丽姿容秀美的少年公子。

这里身着黄衫的贵公子,骑着白马,不是去游春,却是“日日青楼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以“飞”字联系“黄衫、白马”,缴足了人的奔驰之状。

而“日日”二字又见人的奔驰之频。

  下片第三句是对上两句的补充。

这些贵公子花天酒地一番之后,醉眼惺忪,骑高高的白马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

十里长街,花香柳媚,时当午刻,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

说“不逢人”,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这公子哥目中无人,一切都不在乎。

  结句写一阵马蹄声沙沙踏过去后,“黄衫飞白马”的影子远去了,马蹄掀起的尘土仍腾起空中。

这时,正是中午,花开正红,随着尘土,也传来阵阵花香。

“香”与“尘”是给人以相反感触的事物,但此刻,它们却夹杂一起。

“午香”与“暗尘”之间,用了一个“吹”字。

“暗尘”不会送来“午香”,只有风可送来花香,说“吹”有“暗尘”扬起的意思。

  这首词的结构于写景中寓有深意。

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豪贵人物招摇过市的情状,只以“扬尘”一事点出,此词结句拟之,而作者寓意,则藏而不露,更有“似尽而不尽”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117-1119页

浣溪沙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淡墨花枝掩薄罗。

嫩蓝裙子窣湘波。

水晶新样碾风荷。

问著似羞还似恶,恼来成笑不成歌。

芙蓉帐里奈君可。

临江山(秋夜怀人)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

谁人惨惨把忧端。

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着诗肩。

不知桂影为谁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鹧鸪天·禁瘆馀寒酒半醒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禁罥余寒酒半醒。

蒲萄力软被愁侵。

鲤鱼不寄江南信,绿尽菖蒲春水深。

疑梦断,怆离襟。

重帘复幕静愔愔。

赤阑干外梨花雨,还是去年寒食心。

南歌子·献鲤荣今日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献鲤荣今日,凭熊瑞此邦。

年年寿酒乐城隍。

共道使君椿树、似甘棠。

歌舞重城晓,从容燕席凉。

不须苏合与都梁。

风外荷花无数、是炉香。

豆叶黄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粉墙丹柱柳丝中。

帘箔轻明花影重。

午醉醒来一面风。

绿匆匆。

几颗樱桃叶底红。

浣溪沙·浅画香膏拂紫绵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浅画香膏拂紫绵。

牡丹花重翠云偏。

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

旋移针线小窗前。

浅画香膏拂紫绵。

牡丹花重翠云偏。

手挼梅子并郎肩。

浅画黛眉,轻抹胭脂,轻拂过那紫色首饰锦盒又回想起那往日时光回想往日,那戴在发间的牡丹花重的快要把发髻压偏。

捻梅浅尝,与你肩并肩同行。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

旋移针线小窗前。

大病初愈心情总是郁闷难解,身体疲乏无力,精神困顿无法出门。

只能移步在小窗下慢慢的做着针线。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浅画香膏(gāo)拂紫绵。

牡丹花重翠云偏。

手挼(ruó)梅子并郎肩。

香膏:芳香的脂膏。

翠云:形容妇女头髮乌黑浓密。

挼:同“挪”揉搓。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

旋移针线小窗前。

病起:病愈。

不禁:抑制不住,不由自主。

旋移:缓缓。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谒金门·花满院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花满院。

飞去飞来双燕。

红雨入帘寒不卷。

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

脉脉两蛾愁浅。

消息不知郎近远。

一春长梦见。

虞美人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绿阴满院帘垂地。

落絮萦香砌。

池光不定药栏低。

闲并一双鸂鶒、没人时。

旧欢黯黯成幽梦。

帐卷金泥重。

日虹斜处暗尘飞。

脉脉小窗孤枕、镜花移。

谒金门·柳丝碧

作者: 陈克 朝代: 宋代

柳丝碧。

柳下人家寒食。

莺语匆匆花寂寂。

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

心事有谁知得。

檀炷绕窗灯背壁。

画檐残雨滴。

柳丝碧。

柳下人家寒食。

莺语匆匆花寂寂。

玉阶春藓湿。

春藓:苔藓植物的一类。

闲凭薰笼无力。

心事有谁知得。

檀炷绕窗灯背壁。

画檐残雨滴。

檀炷:焚烧檀香散发的烟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