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一声蝉到耳,千炬火然心。

岳静云堆翠,楼高日半沉。

引愁憎暮角,惊梦怯残砧。

露白凝湘簟,风篁韵蜀琴。

鸟喧从果烂,阶净任苔侵。

柿叶添红景,槐柯减绿阴。

采珠逢宝窟,阅石见瑶林。

鲁殿铿寒玉,苔山激碎金。

郄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名自张华显,词因葛亮吟。

水深龙易失,天远鹤难寻。

鉴貌宁惭乐,论才岂谢任。

义心孤剑直,学海怒涛深。

既睹文兼质,翻疑古在今。

惭闻纡绿绶,......更多

过旧宅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华轩不见马萧萧,廷尉门人久寂寥。

朱槛翠楼为卜肆, 玉栏仙杏作春樵。

阶前雨落鸳鸯瓦,竹里苔封螮蝀桥。

莫问此中销歇寺,娟娟红泪滴芭蕉。

清平乐(四)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莺嘀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对雪献薛常侍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琼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皓鹤褵褷飞不辨, 玉山重叠冻相连。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

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

入洛声华当世重, 闵周章句满朝吟。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

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春:一作“风”。

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

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魏王堤:即魏王池。

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

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

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春:一作“风”。

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

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魏王堤:即魏王池。

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

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

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

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

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

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

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十分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

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

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

但安史乱后,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况此时游赏,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

句中着一“暗”字,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

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

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

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意旨更为蕴藉。

  过片与首句呼应,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春水清澈,鸳鸯双双,嬉戏水上,一片明丽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

其实并不,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里,词人面对残晖,一方面是恨意郁结,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

下一“凝”字,极共沉重。

另方面是深切忆念,故国之忆,亲友之忆,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

下一 “忆”字,格外深挚。

“君不知”三字,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真是“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

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

这首词,以恨转忆,以景迷转心迷,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洛阳是词人的第二故乡,因而他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词开头,即叠用“洛阳”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这种感情的具现。

“洛阳才子”是词人自指,因为他的成名之作《秦妇吟》就是在洛阳写的,并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

洛阳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阴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荫游人;

二是桃花水暖,鸳鸯双浴于澄波碧水之中。

杨柳依依,更添离别之情;

鸳鸯喁喁,益增寂寞之感。

这些都是词人在洛阳所习见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唤。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68-170 .

观猎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苑墙东畔欲斜晖,傍苑穿花兔正肥。

公子喜逢朝罢日, 将军夸换战时衣。

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

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

女冠子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 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 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思归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 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2122232425 共3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