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邸报二首 文
谢景竹方寺丞惠衣二首 文
忆昔二首 文
又和后九首 文
贺新郎·九日 文翻注译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白话宋词三百首》:岳麓书社,2005.01:第376页 2、 杨立群.《唐宋诗词选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0:第385页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拈(niān)出:搬出来。
岑(cén)寂:高而静。
岑音此仁反。
匿(nì):隐藏。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白话宋词三百首》:岳麓书社,2005.01:第376页 2、 杨立群.《唐宋诗词选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0:第385页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拈(niān)出:搬出来。
岑(cén)寂:高而静。
岑音此仁反。
匿(nì):隐藏。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白话宋词三百首》:岳麓书社,2005.01:第376页 2、 杨立群.《唐宋诗词选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0:第385页
长相思·惜梅 文赏
寒相催。
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
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
寒相催。
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
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
此词题为“惜梅”;
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
“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
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
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
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
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
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
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
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
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
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
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
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
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
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5页
忆秦娥·梅谢了 文翻注译赏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
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
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 朱德才.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759页 2、 禾火,王彦丽.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
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
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问讯:问候;
慰问。
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
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浙河:即浙江 。
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宣和,宋徽宗年号。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 朱德才.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759页 2、 禾火,王彦丽.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
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
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
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问讯:问候;
慰问。
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
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
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浙河:即浙江 。
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宣和,宋徽宗年号。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 朱德才.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759页 2、 禾火,王彦丽.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开头以“梅谢了”三字说明季节正当柳垂金丝的早春。
春梅谢去,引起词人一系列的联想。
他想起这时中原大地宋、金边界地区,该也在冻解冰融、逐渐转暖了,宋、金自“绍兴和议”之后,两国边境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所谓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鸿归早”也暗示着国境线的南移。
接下去“鸿归早”三句,要借鸿雁带讯问候故都父老。
下片进一层表达了对故土、故都的深切怀念。
南宋偏安江左,浙江西路的镇江一带已经接近前线,北岸的瓜洲渡口是金失南侵的冲要之地。
“边声悄”,指这一带平静无战事。
“淮河”句,是说淮河一带,本来是人烟稠密、运输繁忙之地,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一路烧杀掳掠,而在这片疮痍满目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残破荒凉的景象,这里就以“炊烟少”三个字以概括之。
末尾两句与上片结句相呼应。
前面是说早春北归的鸿雁问候故都遗老,末尾点出故都宫殿(宣和是徽宗年号)那里曾是北宋朝廷所在,当年是何等巍峨宏丽,如今只余下冷烟衰草。
遗民凭吊之余,不仅暗伤亡国,恐怕也在切盼着王师能如鸿归一般,早日北上恢复中原,而这也是词人的心愿。
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俞平伯,唐圭璋 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清平乐·风高浪快 文
玉楼春·戏林推 文翻注译
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年年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里东奔西跑,竟然把客舍当成了家里,家里反而像成了寄宿的地方一样。
每天都拿着青铜大钱买酒狂饮,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一天混到晚,每天晚上点起红烛掷骰赌博,经常都是彻夜不眠一直到天亮。
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你应该知道,妻子的真情容易得到,妓女的心思却难以触摸猜透。
西北的神州还没有收复,男子汉应该有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切不要为了红粉知已而轻易地流下几行男儿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长安: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寄:客居。
此句说客居的日子多于家居的日子。
青钱:古铜钱成色不同,分青钱、黄钱两种。
无何:不过问其他的事情。
红烛呼卢:晚上点烛赌博。
呼卢,古时一种赌博,又叫樗蒲,削木为子,共五个,一子两面,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画雉。
五子都黑,叫卢,得头彩。
掷子时,高声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卢。
李白《少年行》:“听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 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锦妇机中字:织锦中的文字。
化用前秦窦滔妻苏惠织锦为回文诗以寄其夫的典故。
晋窦滔妻苏惠字若兰,善属文。
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
苏氏在家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用以赠滔。
诗长八百四十字,可以宛转循环以读,词甚凄惋。
玉人:美人,这里指妓女。
这句说妓女的心事是不易捉摸的。
水西桥:刘辰翁《须溪集·习溪桥记》载“闽水之西”(在福建建瓯县“,为当时名桥之一,又《丹徒县志·关津》载”水西桥在水西门。
“此处泛指妓女所居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年年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里东奔西跑,竟然把客舍当成了家里,家里反而像成了寄宿的地方一样。
每天都拿着青铜大钱买酒狂饮,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一天混到晚,每天晚上点起红烛掷骰赌博,经常都是彻夜不眠一直到天亮。
长安: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寄:客居。
此句说客居的日子多于家居的日子。
青钱:古铜钱成色不同,分青钱、黄钱两种。
无何:不过问其他的事情。
红烛呼卢:晚上点烛赌博。
呼卢,古时一种赌博,又叫樗蒲,削木为子,共五个,一子两面,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画雉。
五子都黑,叫卢,得头彩。
掷子时,高声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卢。
李白《少年行》:“听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 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你应该知道,妻子的真情容易得到,妓女的心思却难以触摸猜透。
西北的神州还没有收复,男子汉应该有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切不要为了红粉知已而轻易地流下几行男儿泪。
锦妇机中字:织锦中的文字。
化用前秦窦滔妻苏惠织锦为回文诗以寄其夫的典故。
晋窦滔妻苏惠字若兰,善属文。
滔仕前秦符坚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
苏氏在家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用以赠滔。
诗长八百四十字,可以宛转循环以读,词甚凄惋。
玉人:美人,这里指妓女。
这句说妓女的心事是不易捉摸的。
水西桥:刘辰翁《须溪集·习溪桥记》载“闽水之西”(在福建建瓯县“,为当时名桥之一,又《丹徒县志·关津》载”水西桥在水西门。
“此处泛指妓女所居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平乐·纤云扫迹 文翻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皓月当空,月轮的万顷光波,扫射整个宇宙,世界一片澄明透彻。
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遨游八极。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当仙女们在凉爽的水晶宫殿里轻歌曼舞的时候,人世间却正经历炙热酷暑之苦。
还需化费多少风露,才能驱散炎暑,换得人间的清凉呢?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1928-19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