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乐令/于飞乐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宝奁开,菱鉴静,一掏清蟾。

新妆脸、旋学花添。

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

寻思前事,小屏风、巧画江南。

怎空教、草解宜男。

柔桑暗、又过春蚕。

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

幽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偷声木兰花·画桥浅映横塘路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画桥浅映横塘路。

流水滔滔春共去。

目送残晖。

燕子双高蝶对飞。

风花将尽持杯送。

往事只成清夜梦。

莫更登楼。

坐想行思已是愁。

鹊桥仙·星桥火树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遍红莲万蕊。

绮罗能借月中春,风露细、天清似水。

重城闭月,青楼夸乐,人在银潢影里。

画屏期约近收灯,归步急、双鸳欲起。

酬发运马子山少卿惠与诗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贡馀应惜点为山,绝唱兼遗致政官。

嵰地雪甜多不识,吴人未食齿先寒。

河满子·溪女送花随处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

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

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

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

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河塘。

恨春迟(大石调)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好梦才成又断。

日晚起、云亸梳鬟。

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

红柱溪桥波平岸。

画阁外、落日西山。

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眼。

玉联环/解连环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系裙腰·般涉调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

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

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

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

一个“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不禁令人悲从中来。

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

小荷才新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

“藕”“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藕”和“莲”分别谐音“偶”和“恋”(一说为“怜”,如《采莲曲》;

亦有作“联”讲的),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的主题及对爱人的思念。

  杨慎《词品》谓张先的《系裙腰》“词秾薄而意优柔,亦柳永之流也”。

词人见到东池中的荷叶才刚刚泛绿,小如铜钱;

便想到荷花生长的过程最终要“结藕开花”的,于是心中便有些许安慰,与心上人的见面,尚待时日,还没有到真正“结藕开花”的时候,但终究有“结藕开花”之日。

(“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常用莲来表示爱情。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行香子(般涉调)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舞雪歌云。

闲淡妆匀。

蓝溪水、深染轻裙。

酒香醺脸,粉色生春。

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

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木兰花(般涉调)

作者: 张先 朝代: 宋代

人意共怜花月满。

花好月圆人又散。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

一唱鸡声千万怨。

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12345 共2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