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文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时守吴郡 文
锦瑟 文翻注译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锦瑟(sè)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wǎng)然。
惘然:失意,忧思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锦瑟(sè)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wǎng)然。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惘然:失意,忧思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
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
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
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
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
乐器,琴有三弦、五弦;
筝有13弦;
而“瑟”却有五十弦。
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
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
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
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
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
比兴用得多么高妙。
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
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
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
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
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
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
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
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 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
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
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
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
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
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中华书局,2006年9月:187-191页 2、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文翻注译赏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pàn)桂堂东。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xī)一点通。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pàn)桂堂东。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xī)一点通。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
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
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
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
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
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菊花 文翻注译赏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参考资料: 1、 曾炽海,张新涛,顾圣皓 .大地的微笑 中国花诗品鉴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10 :第102页 . 2、 毋永利 .古诗观止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09 :第277页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融融:光润的样子。
冶冶:艳丽的样子。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
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
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
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
官至散骑廷尉。
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禁:禁受,承当。
重露:指寒凉的秋露。
怯:胆怯、担心。
残:一作“斜”。
愿泛金鹦(yīng)鹉(wǔ),升君白玉堂。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泛:指以菊花浸酒。
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升:摆进。
参考资料: 1、 曾炽海,张新涛,顾圣皓 .大地的微笑 中国花诗品鉴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10 :第102页 . 2、 毋永利 .古诗观止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09 :第277页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融融:光润的样子。
冶冶:艳丽的样子。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
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
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
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
官至散骑廷尉。
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禁:禁受,承当。
重露:指寒凉的秋露。
怯:胆怯、担心。
残:一作“斜”。
愿泛金鹦(yīng)鹉(wǔ),升君白玉堂。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泛:指以菊花浸酒。
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升:摆进。
参考资料: 1、 曾炽海,张新涛,顾圣皓 .大地的微笑 中国花诗品鉴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10 :第102页 . 2、 毋永利 .古诗观止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09 :第277页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
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
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
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
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
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
这里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
诗人咏菊,以自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
菊中有我,我中有菊。
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
李商隐晚年落泊,但毕竟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
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婉转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
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
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词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
“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
“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次句描写黄菊:“商融”即和暖之意。
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
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井说。
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截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因此颜色如乎会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
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
由此可南诗人体物实在太精微了。
“冶冶”圳其明艳柔美之态。
那黄菊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新鲜美,月“冶冶”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个与便极尽黄菊之态,不愧为大手笔。
第三句诗则把菊花颜色的描写引申了一步,称之为“陶令篱边色”,把眼前菊花的地位抬高了。
“陶令”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他曾做过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常常这样称呼他。
陶渊明于百花之中最爱菊花,正是他首先把菊花的地位抬高了,他在《饮酒》一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而李商隐在此处称他所见之菊有“陶令篱边色”,意即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美,足见他对菊花的爱赏程度。
后句描写菊花之香,也以典故出之,称之为“罗含宅里香”。
罗含,字君章,晋代来阳(今湖南省东南)人,擅文章。
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
桓温极重其才,称为江左之秀,可他致仕还家,在荆州城西小洲上立茅屋而居。
《晋书·罗含传》记载他“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诗人此处说他所见之菊有罗含宅中菊花一样的芳香,这便更加抬高了它的地位。
李商隐此处引出陶令菊和罗含宅里菊主旨不在菊花本身,有以这两个人自况的一面: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遂辞官归隐,闲雅悠然地“采菊东篱下”,罗含致仕却还归本乡,甘居茅屋,托身有所。
而李商隐此时辞去了弘农县尉,居于家中,流连山水,形式上与那两个是有些相似。
不过李商隐此时这点“隐”气来得很勉强,他骨子里渴望的不是充满菊香的篱下或宅里,而是朝廷,梦寐以求的是入朝为官,这从后面四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五、六两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明里继续写菊,暗里则有所寄托。
“禁”此处是避忌之意。
“重露”即浓重的霜露。
前句写出私菊傲霜的品格:秋菊开在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菊花》),不过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格。
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
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侠诗人彻底失望。
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
多少有些迟暮之感。
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几句诗所表达音的惜时思想十分近似,同样是担心自芒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了年华。
末尾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泛,指以菊花浸酒。
“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
《岭表录异》一书中写道:“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味如鹦鹉嘴,故以此名。
放上青绿班,大者可受二升,放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
“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
此处暗指朝廷。
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
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甸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
写物而不离人。
物与己交融在一起。
物又不粘在物上,处处关己。
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
如三、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
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
七、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
其次,本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
如三、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如同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参考资料: 1、 靖宇主 .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上 :辽海出版社 ,2001.09 :76-78 .
荷花 文翻注译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李将军家设席乘凉,我伴着那夕阳而来同游曲江。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并:比,匹敌。
瑶席乘凉设,金羁(jī)落晚过。
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
”落晚:向晚。
回衾(qīn)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zhào)歌。
前秋:秋前。
棹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
《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棹(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并:比,匹敌。
瑶席乘凉设,金羁(jī)落晚过。
李将军家设席乘凉,我伴着那夕阳而来同游曲江。
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
”落晚:向晚。
回衾(qīn)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zhào)歌。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前秋:秋前。
棹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
《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棹(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凉思 文翻注译赏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槛(jià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移时:历时、经时。
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
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
寓:寄,托。
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槛(jià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移时:历时、经时。
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
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
寓:寄,托。
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
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
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
细细推敲,大有道理。
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
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
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
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
永怀,即长想。
此节,此刻。
移时,历时、经时。
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
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
寓,托。
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
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
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
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
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
“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
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
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
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陈伯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25-1226
幽居冬暮 文翻译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
郊园:城外的园林。
唐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诗:“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
”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晓鸡:报晓的鸡。
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鹜(wù):鸭子。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
亦指急促的时光。
唐曹邺《金井怨》诗:“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忽:一作“倏(shū)”,迅速。
“云”字无义。
颓(tuí)年:犹言衰老之年。
晋陆机《悯思赋》:“乐来日之有继,伤颓年之莫纂。
”寖(jìn):渐渐。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匡(kuāng)国:匡正国家。
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
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分(fèn):职分。
夙(sù)心:平素的心愿。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睿,平其夙心。
”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题小松 文翻赏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诗人热烈赞颂小松,寄寓着自己的傲岸清高和政治抱负,以不耐霜雪的桃李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武夷山 文翻译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流霞酒一杯:流霞酒是传说中的仙酒。
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空中箫鼓:出自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语村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会山顶。
’是日村人毕集,……闻空中人声,不见其形。
须臾乐响,亦但见乐器,不见其人。
”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生毛竹: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 “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落往来,蹊径遂绝。
”曾孙:曾孙是神仙对众乡人的称呼,因为神仙的年龄小者几百岁,大者上千岁,所以这样称呼。
这同样也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幔亭招宴”:相传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于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会乡人。
应召男女二千余人,沿着跨空虹桥,鱼贯而上。
众乡人听见空中赞礼人称他们为“曾孙”,并命按男女分东西列坐。
亭之东幄内奏“宾云左仙”之曲,西幄内奏“宾云右仙”之曲。
接着饮酒,数巡之后,又命歌师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
歌罢,彩云四合。
又听空中赞礼人说:曾孙可告辞回去。
乡人下了山,忽然风雨暴至,虹桥飞断。
回顾山顶岑寂,葱翠峭拔如初。
“生毛竹”、“曾孙”这两则神话传说,宋人祝穆在《武夷山记》里均有记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