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杭民答乐天 文
暮秋 文
使东川·江花落 文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 文
昔附赤霄羽,葳蕤游紫垣。
斗班香案上,奏语玉晨尊。
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
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
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
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
鸾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
徒令霄汉外,往往尘念存。
存念岂虚设,并投琼与璠.弹珠古所讶,此用何太敦。
邹律寒气变,郑琴祥景奔。
灵芝绕身出,左右光彩繁。
碾玉无俗色,蕊珠非世言。
重惭前日句,陋若莸并荪。
腊月巴地雨,瘴江愁浪翻。
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
周先生 文
琵琶歌 文
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
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
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
澒声少得似雷吼,缠弦不敢弹羊皮。
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
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
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
李家兄弟皆爱酒,我是酒徒为密友。
著作曾邀连夜宿,中碾春溪华新绿。
平明船载管儿行,尽日听弹无限曲。
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凉州大遍最豪嘈,......更多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文翻注译赏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6-37
残灯无焰影幢(chuáng)幢,此夕闻君谪(zhé)九江。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焰:火苗。
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夕:夜。
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垂死:病危。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6-37
残灯无焰影幢(chuáng)幢,此夕闻君谪(zhé)九江。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焰:火苗。
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夕:夜。
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垂死:病危。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6-37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
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
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
“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
“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
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
“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
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
元稹此句也是如此。
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
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
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
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
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
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
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
休戚相关,感同身受。
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
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
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
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
后来他在《与元微之书》中说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
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参考资料: 1、 贾文昭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51-952
酬乐天频梦微之 文翻注译赏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参考资料: 1、 楠浦 .《中学生古典诗词600篇》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08 :138 . 2、 郑庆笃 .《唐诗选 名家导读版》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 :293 . 3、 苏伟伦 .《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215 .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微之:元稹的字。
书:信件。
念:思念。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闲人:不相干的人。
参考资料: 1、 楠浦 .《中学生古典诗词600篇》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08 :138 . 2、 郑庆笃 .《唐诗选 名家导读版》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 :293 . 3、 苏伟伦 .《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215 .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微之:元稹的字。
书:信件。
念:思念。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闲人:不相干的人。
参考资料: 1、 楠浦 .《中学生古典诗词600篇》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08 :138 . 2、 郑庆笃 .《唐诗选 名家导读版》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 :293 . 3、 苏伟伦 .《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215 .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的这首酬答小诗构思相当奇巧,感情极其诚挚。
虽然全诗只有四句,却把诗人对好友的无限感念之情和内心世界的凄苦心境描写得漓淋尽致。
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
因此,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
此时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前一天晚上又梦见了他。
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
诗的前两句,诗人首先感叹于由于“山水万重”的阻隔,常常会使人的通讯断绝,因此能得到好友的寄诗是不容易的,而从好友的诗中又得知好友连梦中都在关切着他的境遇,这种人世间珍贵的深挚友情,使诗人感深肺腑。
这两句直叙贬谪之后处境的艰难与郁闷的心情。
这种艰难,不光是反映在山水万重上,更体现在由此导致的音书断绝上。
这种郁闷,不仅仅是因为身处荒僻之地的无聊穷困,更多的是因为很难得到好友的消息。
“念君怜我梦相闻”一句,表面经这千难万险,诗人终于收到好友的来信,知悉还有远在异地思念入梦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夜不能寐。
后两句,诗人紧扣好友寄诗中的急切询问,向还有作了深情的回答。
两诗都没有直接叙述自己对好友的苦苦思念挂牵,而是用写梦来抒难尽之情,但写法又各辟蹊径:白居易的寄诗主要以反问的语气用如梦后的苦思来表示对还有境遇的关切;
而元稹的诗,虽是从正面回答,但构思也同样精巧,他回答好友自己因病魔缠身又梦到一些闲人而感到痛苦。
前者“梦见君”,后者“不梦君”,这一唱一和,表面看去是如此截然不同,可是形成了感情基础,都是来自两人彼此苦思相念之情。
这既符合酬答诗在内容上要彼此相应的基本要求,又在构思上独处机杼,使人于同中见异。
酬答诗在形式上也有严格的要求,它要求和诗与原诗必须题材主题相同、诗体相同、用韵相同,有的甚至连韵脚字词都相同。
而元稹这首诗能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依照酬答诗的形式要求,写得如此深沉蕴藉、形神俱肖、富有包孕,为历代诗评家视为酬答诗中的佳作。
全诗纯用白描,几乎没有一点设色布景之处,也丝毫没有生涩拗口之语,而且人物形象生动隽永,情调境界感人肺腑。
特别是作为一首次韵和诗,在押韵韵脚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能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地写出这首诗,更其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1、 孙安邦,蓓蕾 .《元稹集》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 . 2、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953-954 . 3、 侯健 .《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 :31 . 4、 乐云 .《唐宋诗鉴赏全典》 .武汉 :崇文书局 ,2011 :461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 文
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有毒鸩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
母为妾地父妾天,仰天俯地不忍言。
佯为僵踣主父前, 主父不知加妾鞭。
旁人知妾为主说,主将泪洗鞭头血。
推摧主母牵下堂,扶妾遣升堂上床。
将进酒, 酒中无毒令主寿,愿主回思归主母,遣妾如此事主父。
妾为此事人偶知,自惭不密方自悲。
主今颠倒安置妾, 贪天僭地谁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