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佳人) 文
清平乐 文
为改之曰官样黄,作清平乐词,且令方内知有此名也。
重重叠叠。
娜袅裙千襵。
时样官黄香百叶。
一岁相逢两节|<是岁闰九月,两作重阳>|。
曲阑绕遍芳丛。
一枝作意妍秾。
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踏莎行 文
菩萨蛮·七夕 文赏
东飞乌鹊西飞燕。
盈盈一水经年见。
急雨洗香车。
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
相远长相望。
终不似人间。
回头万里山。
东飞乌鹊西飞燕。
盈盈一水经年见。
急雨洗香车。
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
相远长相望。
终不似人间。
回头万里山。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一个古老的神话,《诗经·大东》就有了织女与牵牛两星分居银河两旁的叙述。
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形成了故事的大致轮廓。
以后在《岁华纪丽》、《尔雅翼》及六朝梁殷芸《小说》(《月令广义》引)等书中,关于这个神话的记载渐趋完整。
到近代,流传于民间的,更是丰富充实,积极健康,成为脍炙人口的一则古代神话。
由于这个神话在诸书中一般是以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靠鹊桥相会,终究被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因此历代文人经常借这个神话故事来抒发离愁,陈师道的这首《菩萨蛮·七夕》也并不例外。
词的上片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
起句:“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
”是说平日牛郎织女在天河两侧,不得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只有到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由乌鹊架桥,在天河相会。
“东飞乌鹊西飞燕”,状乌鹊和燕纷纷前来架桥的忙碌场景,这也是让牛郎织女克服“盈盈一水”的阻隔而相会聚首的唯一条件。
经年不见,只能隔河对泣;
此时相逢,相见自然恨晚。
“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衬托了两人盼望见面的急切心情,也隐含了历经劫难的艰苦历程。
香车,泛指古代贵族妇女的专车,梁孝元帝《车名诗》:“佳人坐椒屋,按膝对兰薰,绕砌萦流水,边梁图画云,锦色悬殊众,衣香遥出群。
”这里指织女所乘之车。
河汉,即天河,《广志》:“天河曰银汉,又曰银河,亦曰天汉、天津、绛河、明河。
” 下片以“离愁千载上”换头,抒发天上“不似人间”的感喟。
牛郎织女的悲剧,其核心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千载悠悠,离愁绵绵。
远隔天一方,“相远长相望”,这是何等的憾事。
但是,“相远”犹能“长相望”,“人间”却“回头万里山”,连“长相望”亦不得,这种“终不似”就显得越加沉痛了。
得到这个结论以后,“回头万里山”,对坎坷不平的人间,一种夹杂着钦羡和惆怅的复杂心情不免油然而生。
据《宋史》载,陈师道“高介有节,安贫乐道”,平时常“终日不炊”,死后由友人“买棺敛之”。
这首词作,作者恐怕也有借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悲剧来衬写人间无数悲剧的意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卜算子(二) 文
罗敷媚(二之二) 文
卜算子 文
西江月(咏丁香菊) 文
满庭芳(咏茶) 文
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
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
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
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门阑。
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
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
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
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