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美人·清明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游春晚归,郊游的日子临近,收到邻家女子的书信:樱桃花落,已是清明时节,干嘛不精心梳妆一番出门呢!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一双淡眉弯弯,一副柔肠几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

莺儿掠过清晨的窗外,仿佛窥探了我的梦境,婉转的叫声仿佛在说:这个人如此憔悴,可怜可怜。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6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264页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游春晚归,郊游的日子临近,收到邻家女子的书信:樱桃花落,已是清明时节,干嘛不精心梳妆一番出门呢!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

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踏青: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香笺:即信笺。

因少女之手,散发香气,故云香笺。

邻姬:邻家女子。

讯,通“信”。

绿鬟(huán):乌黑发亮的头发;

斜亸(duǒ):斜斜地垂下来。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一双淡眉弯弯,一副柔肠几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

莺儿掠过清晨的窗外,仿佛窥探了我的梦境,婉转的叫声仿佛在说:这个人如此憔悴,可怜可怜。

浅黛:用黛螺淡画的眉毛个侬:这人或那人。

生:用于形容词词尾。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6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264页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

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

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扈驾西山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

九重殿阁葱茏里,一气风云吐纳间。

熊虎自当驰道伏,蛟螭长棒御书闲。

黄图此日论形胜,惭愧频叨侍从班。

玉泉十二韵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地涌西山脉,名标禁御泉。

百层飞作雨,万顷汇成渊。

润下终归海,源高却自天。

萦烟来树杪,带雪落云边。

隐见瑶光曳,琤苁佩响传。

红栋桥宛转,乌榜棹洄沿。

星汉随湾泻,楼台倒影鲜。

蛟龙蟠翠岛,雁鹜起琼田。

镜面晶荧合,珠痕荡漾圆。

翠流初放荇,娇拥半开莲。

睿赏悬孤鉴,馀波溢九璇。

那居真有庆,鱼藻在诗篇。

拟冬日景忠山应制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岧峣铁凤锁琳宫,亲侍銮舆度碧空。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

天意不教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

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高楼望月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戚戚复戚戚,高楼月如雪。

二八正婵娟,月明翡翠钿。

由来工织锦,生小倚朱弦。

朱弦岂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声落天上,闻者皆泪流。

别郎已经年,望郎出楼前。

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圆。

月圆以复缺,不见长安客。

古道白于霜,沙灭行人迹。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纳兰性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更多

678910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