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倚柳题笺 文翻译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
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
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
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倚着柳树信笔题写诗笺,在花前,帽子歪戴,自由自在的嬉游。
总比受人驱遣要来得称心如意。
受人驱遣的日子,青丝很快消磨成白发。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
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我常在金銮殿值夜,看皇宫的台阶上生出春草,这其中的辛酸甘苦又能向谁倾诉。
真不如在小楼中赏着明月闲度时光,人为什么非要把大好年华浪费在名利场上?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52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60页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
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倚着柳树信笔题写诗笺,在花前,帽子歪戴,自由自在的嬉游。
总比受人驱遣要来得称心如意。
受人驱遣的日子,青丝很快消磨成白发。
题笺(jiān):题诗。
笺:供题诗、写信用的佳纸。
侧帽:斜戴着帽子。
形容洒脱不羁,风流自赏的装束。
赏心:心意欢乐。
驱驰:策马快奔.为供效力。
东风:春风,一年一度,转借为年光。
绿影:指乌亮的头发。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
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我常在金銮殿值夜,看皇宫的台阶上生出春草,这其中的辛酸甘苦又能向谁倾诉。
真不如在小楼中赏着明月闲度时光,人为什么非要把大好年华浪费在名利场上?
金殿: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玉阶: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指朝廷。
镇长闲:经常是孤独悠闲,寂寞无聊。
镇长:经常、常常.缁(zī)尘:黑色灰尘。
常喻世俗污垢。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52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60页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文翻译
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水调短亭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水调短亭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
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
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参考资料: 1、 徐燕婷 朱慧国.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 ,2014-1:56-57 2、 施议对 .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36-37
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水调短亭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
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
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无恙:安好。
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
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
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此曲为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
短亭: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曾是句:长堤,指隋堤。
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
渠广四十步,旁筑御道,并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白居易《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 锦缆,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谓隋炀帝“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
……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揖,号为殿脚女。
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后以此典喻指帝王穷奢极侈,招致国破身亡。
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
近:靠近。
迷楼:楼名。
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隋炀帝时,浙人项升进新宫图。
帝令依图起造于扬州,经年始成。
回环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费用金玉,努库为之一空。
《古今诗话》云:“帝幸之,曰:‘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
’乃名迷楼。
” 参考资料: 1、 徐燕婷 朱慧国.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 ,2014-1:56-57 2、 施议对 .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36-37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文翻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载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从马头上望去,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昔日的繁华,想不到零落凋残到这个地步。
年深日久,碑石上已长满了藓苔,题字什么都要仔细地辨认。
休寻折载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不要去寻找折断的剑戟去说当年的事,只不过泛起一点人皆有的悲秋情绪而已。
西斜的太阳照在十三陵下,谁敢说清王朝的新丰猎骑,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也要零落殆尽的么。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36页 2、 朱敦源著.中华古词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1993.10:第359页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从马头上望去,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昔日的繁华,想不到零落凋残到这个地步。
年深日久,碑石上已长满了藓苔,题字什么都要仔细地辨认。
“马首”二句:意思是说通过马头向前望去,眼前是一脉青山,都市的繁华不见了,这里只有萧索冷落的景象。
“认藓碑”句:此句是说可以辨认出长满苔鲜的古碑上的题字。
藓:苔鲜。
休寻折载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不要去寻找折断的剑戟去说当年的事,只不过泛起一点人皆有的悲秋情绪而已。
西斜的太阳照在十三陵下,谁敢说清王朝的新丰猎骑,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也要零落殆尽的么。
“休寻”二句:意思是不要寻思那古往今来兴亡之事,就是眼前的秋色便已令人生悲添慨了。
折戟:用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意。
所谓“折戟”就是断戟被沉没在沙里,指惨败。
十三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一带之明陵,为十三座皇陵,清代那里有围场。
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汉初刘邦兴建,迁家乡父老于此。
猎骑:代指打猎者的坐骑,代指猎人。
此句意谓打猎的人是从京城贬来的。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36页 2、 朱敦源著.中华古词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1993.10:第359页
踏莎美人·清明 文翻译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游春晚归,郊游的日子临近,收到邻家女子的书信:樱桃花落,已是清明时节,干嘛不精心梳妆一番出门呢!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一双淡眉弯弯,一副柔肠几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
莺儿掠过清晨的窗外,仿佛窥探了我的梦境,婉转的叫声仿佛在说:这个人如此憔悴,可怜可怜。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6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264页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游春晚归,郊游的日子临近,收到邻家女子的书信:樱桃花落,已是清明时节,干嘛不精心梳妆一番出门呢!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
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踏青: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香笺:即信笺。
因少女之手,散发香气,故云香笺。
邻姬:邻家女子。
讯,通“信”。
绿鬟(huán):乌黑发亮的头发;
斜亸(duǒ):斜斜地垂下来。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一双淡眉弯弯,一副柔肠几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
莺儿掠过清晨的窗外,仿佛窥探了我的梦境,婉转的叫声仿佛在说:这个人如此憔悴,可怜可怜。
浅黛:用黛螺淡画的眉毛个侬:这人或那人。
生:用于形容词词尾。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6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
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264页
浣溪沙 文
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 文
扈驾西山 文
玉泉十二韵 文
地涌西山脉,名标禁御泉。
百层飞作雨,万顷汇成渊。
润下终归海,源高却自天。
萦烟来树杪,带雪落云边。
隐见瑶光曳,琤苁佩响传。
红栋桥宛转,乌榜棹洄沿。
星汉随湾泻,楼台倒影鲜。
蛟龙蟠翠岛,雁鹜起琼田。
镜面晶荧合,珠痕荡漾圆。
翠流初放荇,娇拥半开莲。
睿赏悬孤鉴,馀波溢九璇。
那居真有庆,鱼藻在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