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相和歌辞。铜雀妓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筵纷可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杂曲歌辞。杂曲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 舞乱行分。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蜀中九日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怀封元寂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秋夜长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鹤关音信断,龙门通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这几句意谓:可寒衣虽然准备妥当,这龙门戍地的道路却又很长很长,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边,这寒衣怎么能送到你的手中呢?

只好让它搁在那儿独自地散发熏烤的香味了。

全诗到这里嘎然收束,那不尽的愁思,那远戍他乡征人的悲苦,只好留给读者去玩味,揣摩了。

这里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无限的效果。

表面上看是诗人对一对“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的人为分离而寄予无限的同情,实际上是作者对唐统治者发动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战争的谴责与抗争。

不难看出,作者善于吸取《诗经》、《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华,但比之表现的感情更为细腻,更能打动读者的情思。

可以想象,作者是和着泪永挥写这首诗的,不过,他把眼泪洒在诗篇之外罢了。

  从诗人记事起,唐王朝就无休止的进行武力征伐。

据史书记载,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兴兵讨伐西突厥,擒沙博罗可汗;

公元661年又讨伐百济,灭掉了百济国,并击败了日本的援兵;

接着又征高丽,擒高丽王高藏。

作者十五岁那年,即上书右相刘祥道,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

该文中说:“伏见辽阳求靖,大军频进,有识寒心,群黎破胆。

……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

勤兵十八万,空疲常卒……飞刍挽粟, 竭淮海之费 ……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

”(《上刘右相书》)这种反侵略、反扩张的思想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作为诗人,王勃把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是理所当然的。

可以说《秋夜长》是诗人作品中反映现实最深刻的诗篇之一。

把这首诗放在初唐诗坛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中来分析、来评价,不难看出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

可以肯定地说:诗人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盛唐和中唐的现实主义诗篇已相去不远。

在那样的时代,作者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反映现实社会的佳作,当犹如平地而起的一声惊雷,使得那些仍醉心于宫诗、艳诗的文人为之一震,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花落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落花落了下来,纷纷扰扰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绿色的叶子、青色的花萼映衬着红彤彤的花朵,伴随着我和你慢慢登上了金碧辉煌的楼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的影子轻拂过精心装饰过的台阶和精美的筵席,香气随风飘过人们舞馆门口插着茱萸华丽的帐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随风漫天飞舞,缤纷地飞入四周的帐幕中。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的时候正是仲春时节,游春的人回来不回来啊?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轻轻飘落,浓郁的香气围绕着高高的树木。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当花落的时候春天已经很繁盛了,游春的人都顾全不完。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华丽精美的楼阁,深绿色台榭让人觉得安静闲适,众多的美人来回穿梭其中。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人生顶点难以再次达到。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但可以再次试着白天畅游落花之中,夜晚住宿于落花之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我和你一起住在落花飘飞的院落里,楼台上飞翔着成双成对的朱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fū)映丹萼(è),与君裴(péi)回上金阁。

跗(:花萼。

南朝齐·沈约《郊居赋》“衔素蕊于青跗。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

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萼(è):动植物身体上的结构,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如:萼跗(萼,花萼;

跗,通“栿”,花萼房。

比喻兄弟);

萼绿君(茉莉花的别名)。

裴:长衣下垂的样子。

影拂妆阶玳(dài)瑁(mào)筵(yán),香飘舞馆茱(zhū)萸(yú)幕。

玳瑁: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市场上的优良龟甲。

筵:亦称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茱(萸: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紫红色,味酸,可入药。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fēn)氲(yūn)绕高树。

氛氲:指浓郁的烟气或香气。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qǐ)阁青台静且闲,罗袂(mèi)红巾复往还。

绮:本义指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作“华丽,美丽”解。

袂:本义指衣袖。

罗袂,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huán)。

双鬟:1.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

2.借指少女。

3.指婢女。

4.指千金高价。

语本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落花落了下来,纷纷扰扰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绿色的叶子、青色的花萼映衬着红彤彤的花朵,伴随着我和你慢慢登上了金碧辉煌的楼阁。

跗(fū ):花萼。

南朝齐·沈约《郊居赋》“衔素蕊于青跗。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

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萼(è):动植物身体上的结构,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如:萼跗(萼,花萼;

跗,通“栿”,花萼房。

比喻兄弟);

萼绿君(茉莉花的别名)。

裴(péi ):长衣下垂的样子。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的影子轻拂过精心装饰过的台阶和精美的筵席,香气随风飘过人们舞馆门口插着茱萸华丽的帐幕。

玳(dài)瑁(mào):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市场上的优良龟甲。

筵:亦称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茱(zhū )萸(yú):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紫红色,味酸,可入药。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随风漫天飞舞,缤纷地飞入四周的帐幕中。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的时候正是仲春时节,游春的人回来不回来啊?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轻轻飘落,浓郁的香气围绕着高高的树木。

氛(fēn)氲(yūn):指浓郁的烟气或香气。

南朝梁·沉约《咏竹火笼》:“覆持鸳鸯被,白鹤吐氛氲。

”唐·无可《兰》诗:“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清·黄景仁《初更后有携酒食至者》诗:“满堂酒气飘氛氲,一缕心烟起蓊勃。

”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当花落的时候春天已经很繁盛了,游春的人都顾全不完。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华丽精美的楼阁,深绿色台榭让人觉得安静闲适,众多的美人来回穿梭其中。

绮(qǐ):本义指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作“华丽,美丽”解。

袂(mèi):本义指衣袖。

罗袂,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人生顶点难以再次达到。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但可以再次试着白天畅游落花之中,夜晚住宿于落花之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我和你一起住在落花飘飞的院落里,楼台上飞翔着成双成对的朱鬟。

双鬟(huán):1.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

2.借指少女。

3.指婢女。

4.指千金高价。

语本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有种春伤的情怀。

所谓春伤,就是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华老去,回首还似在梦中的意思。

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远去。

亦是花儿落下变得冷漠无情!

离人而去!

  首先,诗人从最显眼的色彩入笔,完全符合人的审美途径,容易引起共鸣,“绿叶青跗映丹萼, 与君裴回上金合。

”这两句话,着重描绘色彩。

诗中的色彩是鲜艳欲滴的,如:“绿叶”,“青跗”,“丹萼”。

而且从“叶”,“跗”,“萼”,这三者次序依次上升,宛如你正在赏花,目光逐渐上移。

然而画不是静态的,一副色彩鲜艳华丽会动的画面。

“映”字点出色彩的互衬互溶,暗示了花朵衬在绿叶里在风中摇曳。

着这样的如梦如幻意境下,作者和友人一起游赏金碧辉煌的楼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玳瑁筵”,亦称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茱萸幕”指的是绘有茱萸或者插满茱萸的幕帘。

色泽上玳瑁筵和茱萸幕已经占尽优势。

诗人再从动态上描述:“香飘”,“影拂”中香和影都是抽象的,需要心领神会的。

飘和拂都是细微的动作,这些意动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心神放松,神气宜然。

敏锐的捕捉到香气和烂漫变换。

  看着色彩艳丽的落花,让人心情变得美好,于是将花丛的色泽实化为玳瑁筵,将花香说成是帘幕随风舞动而成。

从而在神态和形态上把握住了春天的内涵,达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

  这种灵敏的诗性和杨巨源的“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是一样的,但是诗人的描绘则更为鲜艳华贵,具有孩童般的率真,更带有浓浓的春的气息。

  这里指的注意的是,每句诗中,作者都用的两个动词。

若说飘和拂都是细微的,妆和舞则是彻彻底底在作者感受到春的神意后内心激动恣意狂放的喜悦了。

妆和舞的是外物也何尝不是诗人自己整束衣冠,载歌载舞呢?

  落花落,落花随风飞舞,漫天的花瓣,在风中舞得缭乱,显现了千万种舞姿,落花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随风飘进了屋子,在飘飘的帷幔中飞舞,又如人生终于舞作了一生中最美的姿态。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归不归?

满是疑问,其实早有了解答。

便如那岁岁荣枯的花,自有其归宿。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那花树一身香气,如那人,满襟的花瓣,一脸的春愁,令人陶醉。

此时春已繁,繁到了极点,仿佛春花便要落尽。

诗人便在这绚烂而忧伤的落花季节,与知已友人一起了结同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益州夫子庙碑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帝象权舆,?凤锡乾坤之瑞。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更多

山扉夜坐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6789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