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回前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第十七回回前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第六回回前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第八回回前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第五回回前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春因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

问谁幻入杂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第七回回前诗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正册判词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智通寺对联

作者: 曹雪芹 朝代: 清代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对酒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参考资料: 1、 《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diāo)裘(qiú)换酒也堪豪。宝刀:吴芝瑛 《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视。碧涛:血的波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国,遭奸臣陷害,自杀于蜀,当时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参考资料: 1、 《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diāo)裘(qiú)换酒也堪豪。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宝刀:吴芝瑛 《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视。碧涛:血的波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国,遭奸臣陷害,自杀于蜀,当时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参考资料: 1、 《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锋利的宝刀起兴,“千金”本是珍贵的钱财器物,而诗人却毫不可惜地用来换取别人看来价值根本不足相当的东西。表现了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与首句呼应,诗人愿意用名贵的貂裘去换酒喝,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毫不犹豫地舍弃,诗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显示出诗人仗义疏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诗的后两句,借用周朝的忠臣苌弘鲜血化碧的典故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蛮强的热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赋柳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7677787980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