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

楼台百年旧,花竹一番新。

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后身。

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稽古尧无作,勤邦禹有功。

政新天地力,事改汉唐风。

礼乐寰中盛,梯航海外通。

华封徒有诵,龙御忽乘空。

承平终不处,副托重艰难。

统接神孙正,人依圣母安。

桥山封剑佩,原庙见衣冠。

万国缠哀处,嵩阳桧柏寒。

取士忘疏贱,量书废寝兴。

刍言本何益,玉殿最先登。

日角依俙想,尧言涕泗称。

龙髯远莫及,零泪冻成冰。

赠王复处士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候潮门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

本种杉松为老计,晚将亭榭付邻家。

为生有道终安隐,好事来游空叹嗟。

犹有东坡旧诗卷,忻然对客展龙蛇。

〈王君旧有园亭,子瞻兄名之曰“种德”。

其亭顷以贫故鬻之矣。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邦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僧荣,斗野主人也。

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此亭正当归路,故云尔。

送千之侄西归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京洛东游岁月深,相逢初喜解微吟,梦中助我生池草,别后同谁饮竹林。

文字承家怜女在,风流似舅慰人心。

便将格律传诸弟,王谢诸人无古今。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

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

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眉州倅厅旧有荔支二株,甚大。

〉主

送张睡奉南京签判二首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官酒试羔羊。

老如计相非无齿,清似留侯未却粮。

杖屦稍通宾客过,肴蔬要遣子孙尝。

诏书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绂郎。

朱绂还家罢倚门,留都无事最宜亲。

下车趋走惊邻舍,决狱平反慰老人。

相见只今多邂逅,旧游他日半埃尘。

何年重起扁舟兴,会作东湖十日宾。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作者: 苏辙 朝代: 宋代

与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鱼。

中年云雨散,各异涧谷居。

客舍复相従,语极长欷歔。

青衫奉朝谒,白发惊晨梳。

百年不堪把,一樽欢有余。

清言我未厌,昨夜闻除书。

淮南早已久,疲民食田蔬。

诏发上供米,仍疏古邗渠。

要须贤使君,均此积岁储。

径乘两桨去,不待五马车。

别离难重陈,劳徕不可徐。

政成得召节,岁晚当归欤。

8687888990 共11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