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村兵后 文翻译赏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寂寞的一株小桃树,没人欣赏,默默地开着红花。
满眼是迷离的春草,笼罩着雾气,黄昏里盘旋着几只乌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一处处毁坏倒塌的矮墙,缭绕着废弃的水井;
这里与那里,原先都住满了人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寂寞的一株小桃树,没人欣赏,默默地开着红花。
满眼是迷离的春草,笼罩着雾气,黄昏里盘旋着几只乌鸦。
小桃: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
烟草:烟雾笼罩的草丛。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一处处毁坏倒塌的矮墙,缭绕着废弃的水井;
这里与那里,原先都住满了人家。
败垣(yuán):倒塌毁坏了的矮墙。
故井:废井。
也指人家。
向来:一作“乡来”。
往昔,过去。
乡,通“ 向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野外的村庄,当春天时,最抢眼的是桃红柳绿、碧草绵绵,诗人就从桃花入手,说桃花盛开,绿草上笼罩着一片雾气,望不到边,在夕阳的余晖中,乌鸦喧闹着。
桃花盛开本是一幅很鲜明的画面,显示出勃勃的春的生机,但诗加上“无主”二字,就平添了凄凉与伤惨;
而春草笼烟展示的也是万物繁昌的景象,加上“茫茫”二字,隐隐在说,这里的耕地都长满了野草,一片荒凉,末缀上乌鸦这一不吉祥的鸟,不啻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没有人烟了。
诗人匠心独运,把极热闹奋发的春天写得极不堪,不写兵荒马乱,兵荒马乱已经包括了进去。
三、四句承上而来。
一、二句写景,通过无主的花卉及无人耕种的荒田、盘旋的乌鸦,点出了背景后的人都已被杀尽逃光了,三、四句就更深一层写,说到处都是毁坏了的矮墙围着废井,这儿原来都住有人家。
这两句呼应题目“淮村兵后”,把景物从大背景中拉回,定格在“村”上,具体写时则混写一句,以住家的破败来囊括兵后一切。
家成了败垣废井,屋子自然无存,人就更不用说了。
“小桃无主自开花”,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
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兵后的凄凉。
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
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这首短短的绝句,为兵后荒村,画出了最典型的图景。
井是聚居的重要标志。
有井处,方有人家。
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
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
历来诗人对故宅荒芜、沧桑变迁,多有以井为题材的描写。
唐·佚名《过故宅》:“草深斜径灭,水尽曲池空。
林中送明月,是处来春风。
惟余一故井,尚夹两株桐。
”韦应物:“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
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许浑:“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
”物在人非,故井,废井,最能引发往昔的思念。
因为,井旁人家,饮用洗涤,须臾不能离开;
井旁人家,悲欢离合,演出了多少人间故事。
井,如此贴近人们的生活;
井,如此感应人们的心灵。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戴复古找到了兵后荒村最真实的遗迹,找到了追怀往昔最有力的载体。
诗的巧思源于生活的实感。
戴复古家居浙东,偏安一隅,却能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
南宋文士忧国忧民,“难禁满目中原泪”,他们对沦入敌手的中原,铭记心中,正如戴复古感叹的那样:“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所以,他在《久客还乡》中写道:“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正流离。
”正因心存沦亡后的中原,心存流离中的百姓,方能心心相印,方能写出如此真切的劫难后的荒村景象。
整首诗以景为主,寄托诗人对遭受兵乱的人民表示深厚的同情和对入侵敌人的仇恨。
江湖诗派的作者固然多应酬之作,但当他们的笔触涉及到现实生活时,同样有自己深沉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因而不少诗人通过对战祸的描写,表示自己的哀悼。
著名的诗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草木花鸟以抒愤疾。
又如韩偓《乱后却至近甸有感》写乱后的城市情况说:“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
”戴复古这首诗,很明显借鉴了杜、韩的写法,含蓄地表示情感,很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7年5月1日 .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文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
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
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
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
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文
沁园春(送姚雪篷之贬所) 文
望江南(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 文
鹊桥仙 文
贺新郎(丰真州建江淮伟观楼) 文
百尺连云起。
试登临、江山人物,一时俱伟。
旁挹金陵龙虎势,京岘诸峰对峙。
隐隐接、扬州歌吹。
雪浪舞从三峡下,乍逢迎、海若谈秋水。
形胜地,有如此。
使君一世经纶志。
把风斤月斧,来此等闲游戏。
见说楼成无多日,大手一何容易。
笑天下、纷纷血指。
酝酿春风与和气,举长江、变作香醪美。
人共乐,醉桃李。
浣溪沙 文
祝英台近(别李择之诸丈后途中寄此) 文
泛杭川,临尘水。
几日共游戏。
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
奈何一旦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
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
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
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