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节与柳俗

柳节与柳俗 史 谭 清明时节,杨柳遍绿,因柳而渐渐形成一些古俗,所以清明又被目为柳节。

射柳为戏,是古代军营的竞技项目。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可知战国时期已练射柳之技;

至汉代则广为流行,周勃的军营大量植柳,以其成活率高而成长期又短,适于军营鹿砦之用。

武将练的是放箭射穿杨柳枝,善射者被誉为百步穿杨。

但汉代尚无清明节,射柳要到唐代才成为应节的竞技......更多

盛极而衰 异军突起

盛极而衰 异军突起   唐末藩镇割据的战乱局势致使强盛的唐朝灭亡。

随即出现五代十国若干小政权相继并存的分裂时期。

这些小王朝保存了一些唐代乐舞,但规模很小。

而整个舞蹈发展在此处于停滞状态。

持续50年时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北宋统一。

此后,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阶段——宋、元、明、清时期。

在封建社会后期,舞蹈再难撑起独立的旗帜,逐渐衰落,并且被戏曲艺术发展的潮流所吞噬。

一、封建后期,舞蹈衰落 ......更多

建筑、场所描写 林区

林区 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太阳都射不进去的丛密的森林,也第一次看到了遍山遍岭的杜鹃花和一种驯鹿爱吃的特殊的苔藓。

秋天的太阳无私地普照着连绵不断的山岗,畅茂的森林在阳光中显出像翡翠一样的深绿。

在山下,河流蜿蜒地流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岸是一片翠绿的草地和丛生的柳树。

世界上哪里能找到这样美丽的花园呢?

翦伯赞《内蒙访古》 秦岭里的丛林——这谜一样的地方啊!

山外的平原上,过了清明节,已经......更多

季节描写 春

一、春 春 因为最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

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

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

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这一切!

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苏叔阳《春天的梦》 春的到来 没有人知道春天从什么地方开始。

春天不像赛跑者那样有一个起点。

大概是在......更多

白族饮食点滴

白族饮食点滴(更新时间:2004-1-27 19:48:00 本章字数: 1386) 云南的大理是白族聚居的地区,白族大多从事农业,种水稻。

有邓川牛、大理马、鹤庆火腿、弥渡卷蹄、大理弓鱼、下关沱茶、大理雪犁、宾川柑橘和大理石、大理刀等特产。

白族饮食一般为一日三餐,农忙或节庆时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荞麦.主食一般蒸干饭,便于下地时携带。

此外也喜......更多

绿杨深处系秋千

绿杨深处系秋千   关于秋千的起源,古代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高承《事物纪原》载:秋千本是北方少数民族“山戎之戏”。

因为他们”爱习轻之态,每至寒食为之。

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入中国”。

高无际《秋千赋》载:“秋千者,千秋也。

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戏。

”从上述两种传说可知,秋千起源于少数民族,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

到了汉代进入宫廷之中。

这样看似较合理。

直到现在,秋千仍盛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更多

各种花朵 花、花朵

它们静静地被怒放的花丛簇拥着,花茎从叶腋抽出,似鸟儿的长颈。

  花苞紫红,花萼橙黄,花瓣淡蓝,恍如一群展翅欲飞的彩鸟。

  我细瞧插花,枫为霞,菊为秋,一只孤鸟正在霞光中翻飞于江水之上。

  淡黄色的雄蕊在花瓣的依次绽放中出现了,这些雄蕊簇拥着的是一条细嫩的花芯。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烂漫的笑靥,满天满地都是盈眉逼眼而来的喜气。

  餐馆上爬行的九重葛异常灿烂,就为了绽放得更娇艳,我......更多

吉祥的蛇馍

吉祥的蛇馍 (更新时间:2004-2-4 19:54:00 本章字数: 778)   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视小花蛇为家神和财神,有的还用面捏塑蛇馍吉祥物,除胶东外,陕西、山西也有,只是造型不同,传说也很有趣。

  笔者在陕西黄陵县,见王兰凤用彩面捏了个“蛇盘两颗蛋”,十分罕见。

我问她这馍是什么含义,她讲了一段很生动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很贤慧的媳妇,在田野里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花蛇,便带回家,养到粮......更多

武侠中的景点和琴声

二十四桥 在江苏省扬州市。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谓二十四麻桥。

据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有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后水道逐渐淤没。

宋元祐时仅存小市、广济、开明、......更多

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之献酒给图腾

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之献酒给图腾   图腾(Totem),源自北美印第安人语,原意为“他的亲族”,一般专指某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是原始宗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一些少数民族社会迄今仍保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遗迹。

在其图腾祭祖的仪式中,酒经常是必须供奉之物。

  阿昌族常年在家中以竹杯盛酒供奉月亮,每逢满月之夜,要捧瓜果酒食望月膜拜;

云南彝族崇尚黑乌鸦,每年正月初一要象征性地将黑乌鸦接回家中,摆酒供奉,......更多

1234 共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