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氏母

作者: 杨维桢 朝代: 元代

强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强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六十转官在邻郡。

大府婉画方咨询,守将急移檄,候吏持在门。

强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一笑还一嚬,庭前大树风不停,孝子惜阴寸寸勤。

强家郎,养母素不贫。

食有祝鲠寝有五色裀,其肯贪天之禄一日离其亲?

年未及致事,辞檄奉晨曛。

中书重尔天性真,驰文笺天天不嗔,赐尔孝子七品秩,罪衣姶妠青丝纶。

强氏母,随牒封邑君。

一阳复,为生辰,邑官里老走侁侁。

上堂与母......更多

小蓬莱(赵子昂篆颜)

作者: 杨维桢 朝代: 元代

西湖仙人莲叶舟,又见石山移海流。

老龙卷水青天去,小朵莲峰共上游。

雌雄曲

作者: 杨维桢 朝代: 元代

妾夫晓出塞,妾夜驰孤忠。

誓作干将剑,一死双雌雄。

王氏女

作者: 杨维桢 朝代: 元代

王氏女,始州人。

羌中老虎旁金地,朝接长安暮聚南山群,庞家大将不敢嗔。

王氏女,在虎门。

上马与联辔,下马与饮酒。

老虎卧酣上马走,拔刀杀虎如杀狗。

王氏女,真奇勋。

锡以崇义号夫人,不数李家娘子军。

题王粲登楼图

作者: 杨维桢 朝代: 元代

临洮水涸铜人毁,西园青青草千里。

秦川公子走乱离,瘦马疲童面如鬼。

俊君威名跨海南,虎视走鹿何眈眈。

可怜膝下尽豚犬,谁复大厦收■楠?

落日楼头髀空拊,日断神州隔风雨。

平生不识大耳公,座上客归丞相府。

春深铜雀眼中蒿,揽涕尚复思登高。

江山破碎非旧土,版图何日还金刀?

荆台高楼已荆棘,丹青写赋工何益。

君不见袁家有客能骂贼,将军头风重草檄。

【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

作者: 高明 朝代: 元代
  羞看镜里花,憔悴难禁架,耽阁眉儿淡了教谁画?最苦魂梦飞绕天涯,须信流年鬓有华。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无人处,盈盈珠泪偷弹洒琵琶。恨那时错认冤家,说尽了痴心话。  一杯别酒阑,三唱阳关罢,万里云山两下相牵畦。念奴半点情与伊家,分付些儿莫记差:不如收拾闲风月,再休惹朱雀桥边野草化。无人把,萋萋芳草随君到天涯。准备着夜雨梧桐,和泪点常飘洒。

题孟宗振惠麓小隐(宗振,孟后之裔)

作者: 高明 朝代: 元代

汴水东边杨柳花,春风散入五侯家。

繁华一去江南远,闲汲山泉自煮茶。

行香子 以上八首见春花集卷十二

作者: 明本 朝代: 元代

松嫩堪餐。

竹密须删。

息尘缘、何事相干。

心超物外,身处人间。

有十分清,十分淡,十分闲。

学道非难。

守道多艰。

结跏趺、坐断尘寰。

若空僧舍,寂寞禅关。

对几层云,几层水,几层山。

临平泊舟

作者: 黄庚 朝代: 元代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夏夜中的凉爽是令人感到舒服的,这时诗人走出船篷来“寻凉”了:“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诗人见到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闻到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相互作用,“月光”、“风露”、“荷香”,都是使人心生凉意的事物,放在一起,营造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怕的“清凉世界”。“万顷”、“一天”对仗工整,境界空旷悠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满江红 寄何侍御

作者: 魏初 朝代: 元代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

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

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

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

风与月,须长久。

谁放我,成三友。

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

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

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4647484950 共42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