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坠(zhuì)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坠素:坠落的白花。翻红:凋谢的红花。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汉唐时指贵妇人住所,元明以来,逐渐转化为妓院的代称。这里仍用作本义。望:这里读平声。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半面妆:化了一半的妆。徐妃在他来时,故意作半面妆(即只在半边脸上化妆)等待他。 沧(cāng)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沧海:古代通称今黄海、东海海域为沧海,南海海域则称南海或涨海。只有南海才产珍珠,此处沧海泛指诸海。语意本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泣泪成珠。这里指以蚌生珠喻人落泪。章台:西汉都城长安中的一条繁华街道。骨:指花瓣。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传:招引。蜜房:蜂窝,特指蜂藏蜜的所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坠(zhuì)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坠素:坠落的白花。翻红:凋谢的红花。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汉唐时指贵妇人住所,元明以来,逐渐转化为妓院的代称。这里仍用作本义。望:这里读平声。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半面妆:化了一半的妆。徐妃在他来时,故意作半面妆(即只在半边脸上化妆)等待他。 沧(cāng)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沧海:古代通称今黄海、东海海域为沧海,南海海域则称南海或涨海。只有南海才产珍珠,此处沧海泛指诸海。语意本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泣泪成珠。这里指以蚌生珠喻人落泪。章台:西汉都城长安中的一条繁华街道。骨:指花瓣。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传:招引。蜜房:蜂窝,特指蜂藏蜜的所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1021年(宋真宗天禧五年),宋祁二十四岁,与其兄宋庠以布衣游学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投献诗文于知州夏竦,以求引荐。席间各赋“落花”诗,夏竦以为宋祁很有才,必中甲科。宋祁亦因此在宋初文坛崭露头角。足见此诗非一般惜花伤春之作。清代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说诗晬语》)该诗即是。   首联破题,刻画落花时一片迷离凄苦的景象,状物而不滞于物。起句,诗人捕捉住所咏物的自然特征,以“素”、“红”代指花。唐人韩偓有“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惜花》)之句,么“白”、“红”状花。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使事物形象逼真。花的娇艳、春的绚丽如在目前。然而,它们却红颜薄命,夭折了,令诗人叹惋。“坠”、“翻”两字形象生动,情态感人,是从杜牧《金谷园》“落花犹似坠楼人”句化出。花本来是无情之物,却道“各自伤”,是说花有人性。落花的自伤飘零,乃诗人绸缪于青楼烟雨,别有难忘的幽恨。   颔联承上“落”意,从时空角度深入描绘了落花的全过程,极缠绵悱恻之致。出句描写落花飞动的舞姿。“更作”二字个性鲜明,感情强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其态可掬,“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楚辞·九章·悲回风》),情状悲哀。对句写花终于落地之后,在地上仍不甘香消玉殒,虽已着地,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容。其执着之情,从“犹成”两字中渗透出来。“半面妆”用的是梁元帝徐妃的典故。此两句不仅刻画落花尽态极妍,栩栩如生,而且融入了诗人自己深沉的感受,一往情深,不能自已。人物交融,托物寓情。表面上是描写外界景物,实则处处有诗人自己在,景物始终着有诗人的色彩。“更作”、“犹成”二语更加强了感情色彩。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诗》中有“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之句,是李商隐借落花勉励张秀才,不要因落第而颓废,应似落花一样自振自珍。宋祁此诗于此取法,所以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景文《落花》诗也,为世所称,然义山固已云已。”不过,此诗之学李商隐,不在镂红刻翠,恍惚迷离之貌,而在于缠绵悱恻,一往情深之神。表面上咏物,实质上写诗人自己。至于所写的具体情事,则很难考证,亦不必深究。然而诗人的感受已经表露得很明显了,即是屈原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李商隐诗的神髓在此,此诗的神髓也在此,这正是此联能传诵后世的原因所在。颈联以沧海客归,珠犹迸泪,章台人去,骨尚遗香,比喻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由此点化而成,都是加一层描写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   此诗借落花引起象外之义,感情沉郁,寄托遥深,传达给读者的是感受,而不是具体情事,达到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说“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的境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好事近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

天气骤生轻暖,衬沈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

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压枝高下锦,攒蕊浅深霞。

叠采晞阳媚,鲜葩照露斜。

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红白相嗣繁,色纯香亦浅。

相对庭户间,俗尚焉能免。

顺祀诗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孰顺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

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顺考攸宜,慰我孝心。

群臣稽首,不远厥成。

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

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

三代庙寝,止一帝后。

汉制已迁,儒臣罔究。

礼缺不称,因朴趋陋。

亲靡祔尊,神挈斯佑。

帝曰俞哉,予奉二慈。

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

促灼尔龟,爰蕝尔仪。

琢金追玉,昭款信辞。

不敢先后,惟以顺跻。

孟冬十月,大飨其时。

朕不惮勤,于庭遗之。

吉日辛......更多

司马相如琴台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故台千古恨,犹对旧家山。

半夜鸾凰去,他年驷马还。

死忧封禅晚,生爱茂陵閒。

惟有飘飘气,仍存天地间。

四日汎舟马家园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浅蒲垂蔓两厓深,閒刺烟篙到碧浔。

会待乘春留禊帖,茂林脩竹似山阴。

送炳宗巢簿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世德封胡后,英游终贾年。

尘缁去郡客,木落渡淮天。

揖吏贪持簿,劳歌倦倚弦。

无忧亲釜薄,新复古圭田。

送长兄游随阳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汉东烟树露蝉嘶,回首周南涕易危。

梁苑谩传居右赋,扶风谁识最良眉。

仙巾雨垫愁怀路,素壁尘凝忆问诗。

他夜梦魂知不远,蘧蘧长绕越禽枝。

送格尧臣

作者: 宋祁 朝代: 宋代

祖帟都门路,秋风满客衣。

台舟三鷁驶,官舄两凫飞。

乡思临波远,离忧傍酒微。

不应缘事事,手自废谈围。

7677787980 共10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