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院全面实施公开审判制度

1998年12月1日,是北京市法院全面实施公开审判制度的第一天。

就是说,从这时开始,全市55个法庭审理的案件,公民只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都可以要求旁听。

当然,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从这天早上8时开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收发室的老陆,忙得一直没工夫抬头。

等到将近9时30分,他发出了第26张旁听证后,才稍稍喘了口气。

记者也排在老陆的窗前,试探着问:想听听贪污受贿那个案子,行不行......更多

世界首例肝心肾移植成功

1989年12月3日,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位器官移植专家,经过21个半小时的努力,成功地为一名患者进行了世界首例心脏、肝脏和肾脏多器官移植手术。

这位名叫辛迪·马丁的妇女今年26岁,是第二次接受移植手术治疗。

三年前她曾做过心脏移植手术,但她体内对移入的心脏产生了排斥作用,并患了肝炎和肾功能障碍。

马丁手术后情况正常。

周总理访问亚非14国

1963年12月14日—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

陪同周恩来出访的有陈毅、孔原、黄镇、童小鹏、乔冠华等。

周恩来一行先后访问了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10个非洲国家和阿尔巴尼亚,以及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3个亚洲国家,共历时72天,行程10.8万里。

周恩来的非洲之行,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非洲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更多

世界第一例心肺肝同时移植手术完成

1986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例心、肺、肝同时移植手术在英国剑桥的帕普沃思医院完成。

据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说,接受这次手术的是一位来自北英格兰的约克郡的三十五岁的妇女。

这次手术是由一个十五人组成的医疗小组进行的,手术进行了七个小时。

首先进行的是心脏和肺的移植手术,随后进行的是肝移植手术。

这次手术中移植的心脏、肺和肝器官来自同一位捐献者,这样可使手术后产生的身体排异机会减到最少。

据帕普沃思医院......更多

南非的一次“非暴力抵抗运动”

1913年10月,在南非的纳塔尔的纽卡斯尔通往特兰士瓦的路上,正走着一支奇特的队伍,共有2000多人,他们当中有商人、工人,有妇女、儿童,虽然成员很庞杂,但队伍却很有纪律。

走在前面的领头人,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就是“非暴力抵抗运动 ”的创始人甘地。

他带这支队伍向特兰士瓦“和平进军”,要求英国驻南非总督取消“黑色法案”,废除人头税,承认印度婚姻制度的合法性。

他们苦苦地向殖民当局陈述这些要求,殖民......更多

美国著名电影演员简·方达诞辰

1937年12月21日,在纽约市的妇产医院里,简·方达来到了人间。

简·方达有着典型的方达家族血统,和其父亲亨利·方达一样腼腆而缺乏自信心,尤其在童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简的生母弗兰西丝·西摩·布罗考,是一个信心十足、有自制力、大胆主动的美丽女子。

她曾是个寡妇,后来却成了亨利·方达的五位妻子中的第二位。

她是个平易近人、在男女问题上却少有的大胆的女人。

可惜简·方达没有继承这些优点,倒在很大程度上步了......更多

世界第一例心脏移植者逝世

1967年12月21日,路易·华什坎斯基,世界上第一个心脏移植病人,用一颗在车祸中丧生的25岁的妇女的心脏活了18天之后,在南非的开普敦去世。

华什坎斯基的心脏移植手术是由以克里斯蒂安·N·巴纳德为首的5名外科医生小组进行的。

手术是在华什坎斯基连续心脏病发作、身体虚弱到活不了几天的时候进行的。

手术前一天晚上,医生向华什坎斯基和他的妻子解释了手术的程序后,问他是否想移植这颗心脏。

他花了两分钟才下定了决......更多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小马丁·路德·金诞辰

1929年1月15日,小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奥本街501号,一幢维多利亚式的小楼里。

他的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教师。

他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样去爱、同情和理解他人;

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果敢、坚强、率直和坦诚。

但他在黑人区生活,也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

15岁时,聪颖好学的金以优异成绩进入摩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尽管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很快,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使它登上了......更多

“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英王爱德华八世的痛苦选择

1936年1月21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继承了王位,他决心以父王乔治五世为榜样,为各阶层人民谋利益。

可是,此前他正热恋着一位美国妇女辛普森(既不是贵族,又离过两次婚)。

按照英王室传统,这样的妇女是不能成为英王后的。

爱德华面临着重大抉择,是选择王冠还是选择爱情?

最后他选择了爱情。

此事成为“二战”前夕的惊世新闻。

爱德华从奥古斯塔塔楼向全国做告别广播讲话;

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诞辰

1936年2月4日,丁肇中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

其父丁观海此时正在河南焦作工学院任教。

1959年,丁肇中在密歇根大学毕业。

1974年,已是博士的丁肇中设立了三个实验室,其中一个在纽约的布鲁克黑文实验室。

1974年8月,他和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粒子,并命名为“丁粒子”,这一发现被国际高能物理界称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74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他颁发了诺贝尔物理奖。

4岁的......更多

678910 共1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