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诞辰
1936年2月4日,丁肇中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
其父丁观海此时正在河南焦作工学院任教。
1959年,丁肇中在密歇根大学毕业。
1974年,已是博士的丁肇中设立了三个实验室,其中一个在纽约的布鲁克黑文实验室。
1974年8月,他和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粒子,并命名为“丁粒子”,这一发现被国际高能物理界称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74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他颁发了诺贝尔物理奖。
4岁的......更多
陈叔通逝世
1966年2月17日,陈叔通逝世。
陈叔通出生在浙江杭州,幼承家学,对诗词古文均有很深造诣。
26岁时(1902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并朝考中试,授翰林院编修。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叔老忧国忧民,向往维新运动 ,同情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与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亦有深交。
1904年,陈叔通东渡日本,人法政大学学习,希望能从明治维新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以......更多
科威特恢复国家独立和主权
1991年2月27日,科威特城这个近7个月来全球瞩目的城市,从早到晚到处响彻“自由科威特”的口号声。
成百上千辆汽车装饰着标语、彩旗,喇叭长鸣,载着喜形于色、载歌载舞的科威特人在市中心来往穿行。
年轻小伙子不时朝天鸣放机枪、冲锋枪,表示庆祝。
妇女们则手持国旗和埃米尔画像,笑容满面。
科威特人民议会最高咨询局当日在吉达发表声明,号召科威特人民加强民族团结,以便重建遭受战争破坏的祖国。
科威特最高咨询局26和......更多
诺贝尔奖“双料”获得者林纳·鲍林
1901年2月28日,林纳·鲍林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
他10多岁时开始显露对科学的兴趣——先收集昆虫,后收集矿物,并把它们做成标本分类。
1914年,他自己设置了实验室,独自做大量的实验。
后来,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养活自己,还要帮助家里。
由于他对化学的独特兴趣,他担任俄勒冈农学院的化学教师。
1922年他从农学院毕业后,前往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192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是一系列X射线结晶学研究成......更多
台湾“二·二八”起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对台湾的侵略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在台湾的法西斯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愤怒和憎恨。
他们难以忍受在头上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于1947年2月28日举行了大规模武装起义。
1947年2月27日,台湾国民党的专卖局武装缉私人员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殴打了一个卖香烟的妇女,群众气愤难平;
缉私人员又开枪打死了一名打抱不平的市民,激起了台北市人民的抗议浪潮。
市民们涌向市警察局请愿,要求严惩凶手。
2月2......更多
丁玲逝世
丁玲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她的一生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
她在23岁时写出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表现出“五·四”运动 后觉醒的知识青年的痛苦与追求,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1930年,丁玲加入“左联”。
她创作的《韦护》、《水》、《母亲》等作品,丰富了左翼革命文学创作,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
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左翼文学运动 ,丁玲的伴侣和战友、共产党员胡也频被杀害。
面对严酷的白色恐......更多
新中国培养出第一批全体女飞行员
新中国刚成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培养女飞行员的决策。
1951年4月,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55名女学员被分配到牡丹江第七航校。
它的前身是著名的“东北老航校”。
当时航校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不仅营房是破旧的,就连使用的飞机也是破旧的,缺器材、少部件,只能是几架飞机共用一副螺旋桨、共用一副轮胎。
她们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
1952年3月8日,朱德委员长和其他中......更多
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
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当张丽珠教授手托婴儿头、取出婴儿时,“哇——哇——”,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把医护人员震得心花怒放。
她们看着辛苦了近一年的张教授把这个得之不易的婴儿抱在怀里,不禁发出一阵阵惊叹。
张教授小心翼翼地把这个体重3900克、身长52厘米的漂亮的小天使递给守候在一旁的儿科医生,儿科医生把这个婴儿包裹起来,抱到了产妇身边。
虽然是在麻醉状态下,产妇郑桂珍依然神志清醒。
她看着自己的骨......更多
半坡村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
离西安10多里的东郊沪河东岸,有一个背倚北鹿原,面临沪河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村庄——半坡村。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且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然而,经过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半坡村被埋进了三四米深的地下。
从195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者们经过多次的发掘和整理,才又重现了当年半坡村居民的生活景象。
半坡村遗址的总面积大约有10万多平方米,已经发掘出来的有1万平方米。
法普签订巴塞尔和约
1795年4月5日,普鲁士与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首先退出联军。
这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粉碎欧洲封建反法联盟的一个重大胜利。
18世纪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各国封建主十分惊慌。
首先是奥国和普鲁士于1792年签订反法军事同盟,普奥联军司令布伦瑞克发表宣言说:“盟军作战的目的,在于终止对王室和教会的攻击,恢复王室的权力,如有违抗,盟军即将巴黎加以完全毁灭。
”1793年春,当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