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作者: 贯云石 朝代: 元代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

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

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起初儿相见十分砒タ,心肝儿般敬重将他占。

数年间来往何曾厌?

这些时陡恁的恩情俭。

推道是板障柳青严,统镘姨夫欠,只被俏苏卿抛闪煞穷双渐。

【仙吕】点绛唇 闺愁

作者: 贯云石 朝代: 元代

花落黄昏,暮云将尽,专盼青鸾信。

宝兽香焚,又到愁时分。

  【混江龙】相思慰闷,绣屏斜倚正销魂。

带围宽尽,消减精神。

翠被任薰终不暖,玉杯慵举几番温,鸾钗半鹑蝉鬓,长吁短叹,频啼痕。

  【寄生草】琼簪折,宝鉴分。

今春又惹前春恨,泪珠儿滴尽愁难尽,瘦庞儿不似当时俊。

思量几度甚时休,相思满腹何年尽?

  【金盏儿】风逼透绣罗衾,风刮散楚台云。

檐间铁马风敲韵,风摇闲阶翠竹不堪闻。

风筛帘影动,风传漏声频。

......更多

塞鸿秋

作者: 贯云石 朝代: 元代

战西风遥天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

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

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

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双调】醉春风

作者: 贯云石 朝代: 元代

羞画远山眉,不タ宫样妆,平白地招揽这场愁。

枉了那旧日恩情,旧时风韵,直恁么改模夺样。

  【间金四块玉】冤家早是没胆量,遭逢着很毒爹娘。

赤紧地家私十分怏,生纽做水远山长。

  【减字木兰花】早是愁怀百倍伤,那更值秋光,逐朝倚定门儿望。

怯昏黄,怕的是塞角韵悠扬。

  【高过金盏儿】入兰堂,断人肠,塞鸿相和蛩吟响。

烧残沉麝,灭了银。

却欲待刚睡些,隔纱窗凉月儿转回廊。

  【卖花声煞】簌朱帘猛然离了绣幌,携手......更多

前调(为丁明仲纪梦)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代

归梦迢迢。

分明曾见,舞遍云韶。

解道相思,愁宽金钏,瘦损宫腰。

觉来情绪无聊。

正戌角、声翻丽谯。

楚塞山长,巫阳人远,斗帐香消。

无题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代

莺语丁宁隔晓窗,露翻红药斗新妆。

玉笙莫作相思调,犹恐春归得见郎。

忆少年·飞花时节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

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长亭怨慢·雁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

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

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

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

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北风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结成伴侣将飞向南方。

寂寥的关塞,广漠的天空,满腔的哀怨向谁倾诉呢?

雁群飞过水滩,越过水中的沙洲,只是恋着江南的故土,它们落在沙滩上象是筝上参差错落的弦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

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

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雁群飞蓟水滨,落下又惊起,似乎败荷疏雨都使雁群惊恐不安。

大雁升空继续高飞远去,它们象一条绳悬挂云端。

雁群飞得疲惫了,在暮色苍茫的天际渐渐欹斜低飘:但对江南的相思萦绕于心,它们没有停留下来。

又蘸着冷风离去。

参考资料: 1、 唐达成.文艺赏析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04月第1版:第132页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

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

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

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

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

既有形象的外观描写,如“渐欹斜、无力低飘”,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画,如“惯 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

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还有曲折的典故运用,如“紫塞门孤,金河月冷” ……从而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图。

而时当金秋,却是满眼的北风、冷月,孤门、败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 成不同的队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飞去,这里面充满着 苍凉悲凄的气氛。

  然而,咏雁只是这首词的表层现象,作者的用意显然在于以雁 喻人,通过咏雁来表现自己的身世之悲。

如同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云云所反映的 那样,他由于抗清失败,生 计艰难,在很长一段时期 内飘零四海,客游幕府,先后到过山西、山东、北京等 地。

这种漫长的羁旅生 涯,加上时时要担心清廷 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 到厌倦,又感到惊恐,梦想着能够回到自己江南的家 乡,过上安定的日子。

正 因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 天南飞的大雁,心中产生 了强烈的共鸣,忍不住发出了“也只恋、江南住”的 慨叹;

而大雁尚能南飞,人 却不能自主,有家难归,有 “恨”也不知道向谁倾诉 ! 难怪乎这样一首秋雁词会充满着如此悲凉的气氛。

  更有可说者。

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明清改朝换代。

因此,这首词在叙述秋雁南飞的背景时,也特地点出了是 “北风吹度”。

这里的“北风”,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实上都象征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贵族势力。

而与此相反,下面“也只恋、 江南住”的“江南”,则自然象征着明朝故国。

词的结拍“写不了相思”云云,脱胎于南宋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 得相思一点。

”然而如今故国久已灭亡,连“相思”也“写不了”了,其感情显然更为沉痛。

如果说这首词有更深层的寓意的话,那么就 在这里。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说此词“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所谓“忠厚”,恐怕也就是由个人 进而想到家国吧。

  纵观全词,它的主题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国沦亡的 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近远浅深逐层递进的多层面体。

这即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立体感,增加了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

只是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细心辨析它写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参考资料: 1、 孔丘等.婉约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1页

三姝媚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湾头登小艓。

惯风生衣香,水湔裙褶。

待到重门,纵教携玉腕,尚羞红颊。

月姊窥侬,也劝饮深杯稠叠。

织女机边,一线秋河,夜凉人涉。

早是含情迎接。

怕峡雨他山,易沾桃叶。

第一相思,是床东袜刬,暗尘潜蹑。

旧事凄凉,化梦里双飞蝴蝶。

剩有轻绡十幅,曾围秀靥。

幔卷?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

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136137138139140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