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

作者: 汤舜民 朝代: 元代

问西湖昔日如何?

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

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题金山寺  砥中流玉立如拳,镜里楼台,画里林泉。

虹连断浦成桥,风送轻舟作浪,水吞平地成天。

七宝塔斜倚着扶桑树边,三神山刚对着枯木堂前。

两般儿尘世难言,照残经借得蛟蚌,清香分得龙涎。

 留别友人  乍相逢同是云萍,未尽平生,先诉飘零......更多

一翦梅(腊前梅)

作者: 韩淲 朝代: 宋代

一朵梅花百和香。

浅色春风,别样宫妆。

西湖衣钵更难忘。

雪意江天,浑断人肠。

清夜横斜竹影窗。

赢得相思,魂梦悠扬。

玉溪山外水云乡。

茅舍疏篱,不换金章。

又和留山鸡

作者: 薛能 朝代: 唐代

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

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舞者

作者: 薛能 朝代: 唐代

绿毛钗动小相思,一唱南轩日午时。

慢靸轻裾行欲近, 待调诸曲起来迟。

筵停匕箸无非听,吻带宫商尽是词。

为问倾城年几许,更胜琼树是琼枝。

王维

作者: 王维 朝代: 唐朝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更多

折荷有赠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2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qú)鲜。

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

玩:赏玩、欣赏。

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红蕖:荷花盛开的样子。

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攀荷弄其珠,荡漾(yàng)不成圆。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佳人:美女。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相思无因见,怅(chàng)望凉风前。

相思:彼此想念。

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凉风:秋风。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2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

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

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

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

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

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

“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

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

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

”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

”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

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

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

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

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

“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

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

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

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

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

“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

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

“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

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

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

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

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

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

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2

别山僧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水西:即水西山,在泾县西五里。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平明:天明、天亮。

金策:禅仗。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三天:佛教称色界、欲界、无色界为三天。

这里是指高空。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支遁:晋代名僧,常隐于剡中,不游人事。

好养鹰马,而不乘故,人或讥之。

遁曰:“贫道爱其神骏。

”见《世说·言语》注。

远公:即慧远,晋名僧。

居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宗炳、慧水等结白莲社,净土宗推为初祖。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70

捣衣篇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明年若更征边塞,......更多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一年之春又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明月高高刻漏渐长,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5-236

江夏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更多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

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

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

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

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

东风引碧草,不觉生华池。

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

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151152153154155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