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

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

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让他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没有任何征兆,梦中突然听见了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

耳中听到的是塞马的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壮阔的景象。

参考资料: 1、 赵明华.《纳兰词典评》.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3 2、 小桥流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经典鉴赏》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166 3、 更生.《历朝边塞军旅诗·定西番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0 4、 侯清恒,李少辉.《纳兰全词:走进纳兰容若的情意世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147-148 5、 陈如江,汪政.《一片幽情冷处浓 :纳兰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 6、 张德明.《世界诗库·第10卷:中国》.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491 7、 张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317 8、 刘飞.《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6 9、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朔风:边塞外凛冽的北风。

倩魂:少女的梦魂,典出唐人小说《离魂记》。

此处指作者自己的梦魂。

桃花月:即桃月,农历二月桃花盛开,故称。

此处代指美好的时光。

由他:任他,听凭他。

好处:指美梦中的景象。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无端:平白无故。

画角:古代乐器,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红冰:泪水结成的冰,形容感怀之深。

《开元天宝遗事》:“贵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塞马:边塞的战马。

大旗:军中的旗帜。

参考资料: 1、 赵明华.《纳兰词典评》.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3 2、 小桥流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经典鉴赏》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166 3、 更生.《历朝边塞军旅诗·定西番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0 4、 侯清恒,李少辉.《纳兰全词:走进纳兰容若的情意世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147-148 5、 陈如江,汪政.《一片幽情冷处浓 :纳兰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 6、 张德明.《世界诗库·第10卷:中国》.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491 7、 张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317 8、 刘飞.《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6 9、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朔(shuò)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

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

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让他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朔风:边塞外凛冽的北风。

倩魂:少女的梦魂。

此处指作者自己的梦魂。

桃花月:即桃月,农历二月桃花盛开,故称。

此处代指美好的时光。

由他:任他,听凭他。

好处:指美梦中的景象。

无端听画角,枕畔(pàn)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sī),残星拂大旗。

没有任何征兆,梦中突然听见了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

耳中听到的是塞马的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壮阔的景象。

无端:平白无故。

画角:古代乐器,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红冰:泪水结成的冰,形容感怀之深。

《开元天宝遗事》:“贵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塞马:边塞的战马。

大旗:军中的旗帜。

参考资料: 1、 赵明华.《纳兰词典评》.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3 2、 小桥流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经典鉴赏》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166 3、 更生.《历朝边塞军旅诗·定西番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0 4、 侯清恒,李少辉.《纳兰全词:走进纳兰容若的情意世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147-148 5、 陈如江,汪政.《一片幽情冷处浓 :纳兰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 6、 张德明.《世界诗库·第10卷:中国》.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491 7、 张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317 8、 刘飞.《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6 9、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第一句描写呼啸的朔风吹起了满地的落雪,雪虽然停住了,但继之而来的狂风卷起了满地雪花,这风如刀似割,它比下雪更冷十倍,它的来临使寒冬落雪的气温更加凄冷;

“三更雪”点明是在夜里下的雪,塞外苦寒,风雪之夜,思念故乡的军旅之人这时还不能人睡。

  第二句“倩魂犹恋桃花月”,“倩魂”意思是带着笑意的梦魂。

这一句写军旅征夫进入梦境,外面呼啸的寒风还在凄紧地吹着,一直思念故乡的人终于带着微笑进入了梦境;

他仿佛看到,窗下月色溶溶,窗外桃花耀眼,闺中旖旎温馨的氛围与风光叫人无限依恋。

梦境与现实是如此悬殊,作者以“三更雪”与“桃花月”对举,把风雪交加的塞外寒夜与闺中的温情作了鲜明的对比。

“犹恋”两字承接上句的“朔风吹”,表明尽管强劲的朔风吹散了满地的雪花,但吹不散军旅征夫的思乡之念,在寒风刺骨的深夜,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下片,第三、四句,以“梦好”承“桃花月”而发,诉说了远离故乡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马劳顿,巡边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静静地思念故乡的亲人,但寒夜中的梦,有恶梦,也有好梦,今夜正做着好梦,就让他做下去吧。

让他在梦中多得到一些欢聚的幸福和快乐。

诗人在这里用了两句非常流畅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却是真切深刻的,充满了对军旅征夫的无限同情。

希望他多享受好梦的幸福,谁也不要打断他的梦,这与唐代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删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写法十分相近。

金昌绪写了思妇梦往边地,纳兰性德写征夫梦回故里,他们难相见,就让他们在梦中多相会吧!为了这,鸟儿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第五、六句,又接出了“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然而,好梦不长,画角一声把征夫从欢聚团圆的梦境中拽回到现实。

本来,卫戍边地的军人,对军旅中的画角声声习以赞常,但这时对梦回故里,沉醉入幸福欢乐的梦中人来说,这画角吹稠太“无端”,“无端”两字透出了征夫对这画角的恼恨,对军营生活的恼恨,也隐隐谴责了制造这悲欢离合的封建统治阶级。

一声画角断送了他一场幸福梦,他长久地盼望着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但却很难实现。

终于,在梦中他回到了故里和亲人中间,征夫禁不住流淌下幸福的泪水,待到画角一声梦醒回时,欢聚时的幸福泪水已在枕边凝结成为一层薄薄的冰。

方千里诗曾道:“情泪滴如冰”。

“枕畔红冰薄”中的“红冰”两字,这里指凝成为冰。

诗人以“梦好”,“画角”人手,点出最后的一个“冰”字,把梦境中幸福缠绵情景与现实中的塞外苦寒生活做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抒发出这无声之恸。

  最后的两句词,“塞马一声嘶,残星照大旗”,继之画角,这塞马一声嘶,又一次打破了周遭的沉寂,把仍然沉浸于梦境的征夫梦彻底打碎了,从迷惘中醒来的征夫,虽然还留恋着刚才的梦境,但睁眼抬头时,残星欲曙,晓风吹拂着军旗,迎来了塞外冰冷的空旷的黎明,使征夫完全回到冰冷的现实生活里。

  这首词中诗人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把边地军旅生活的劳苦艰辛和征夫们对妻室故园的魂牵梦绕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强烈地抒发出对卫戍边地的征夫们无限同情。

在写梦醒时,连同画角、塞马、残星、大旗,把塞外寒夜中军旅生活描绘得格外悲凉寂寞,与词的上片写梦回故里时的缠绵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清词之美》.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3-254

送荪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横门:长安城北西侧之第一门也。

后泛指京门。

骊歌:告别之歌,是《骊驹歌》的省称。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草萋萋:草茂盛生长也;

半委泥:花落不可收也。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落拓:穷困失,景况零落。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无由:犹无因,无所因依。

荆江:长江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阳一段的别称,这里指在湖南岳阳之一段。

康熙十七年秋着了正平吴三桂叛乱。

溅荆江水:即以热血萨荆江,驰骋疆场杀敌也。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王霸:战国时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者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者为霸道。

王霸,乃天下之头等大事也。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偃仰:安然而处,无忧无虑。

九龙:旧称有才名的兄弟九人为九龙。

这里是说荪友回乡安然处于兄弟友爱之中。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饭後偶题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饫枯肠。

长桥鮓美桃花嫩,北苑茶新带胯方。

漠漠寒花欹晚照,翩翩孤蝶弄秋光。

解衣扪腹西窗下,赖有新诗破日长。

襄阳为卢窦纪事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帝下真符召玉真,偶逢游女暂相亲。

素书三卷留为赠,从向人间说向人。

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

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萧郎卸玉钗。

莺声撩乱曙灯残,暗觅金钗动晓寒。

犹带春酲懒相送,樱桃花下隔帘看。

琉璃波面月笼烟,暂逐萧郎走上天。

今日归时最肠断,回江还是夜来船。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

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凰栖。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

作者: 韩愈 朝代: 唐代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

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

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

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

幸同学省官,末路再得朋。

东司绝教授,游宴以为恒。

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雪径抵樵叟,风廊折谈僧。

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烝。

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

洲沙厌晚坐,岭壁穷晨升。

沈冥不计日,为乐不可胜。

迁满一已异,乖离坐难凭。

行行事结束,人马何蹻腾。

感激生胆勇,从军......更多

雨晴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晴明山鸟百般催,不待桃花一半开。

雨後绿阴空绕舍,总将春色付莓苔。

杨刘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人各有是非,犯时为患害。

唯诗以谲谏,言者得无悔。

汾王昔监谤,变雅今尚载。

末俗忌讳繁,此理宁复在。

南山咏种豆,议法过四罪。

玄都戏桃花,母子受颠沛。

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

事变故不同,杨刘可为戒。

赠张炼师

作者: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丹溪药尽变金骨,清洛月寒吹玉笙。

他日隐居无访处,碧桃花发水纵横。

宫词一百首

作者: 王建 朝代: 唐代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龙烟日暖紫瞳瞳,宣政门当玉殿风。五刻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殿头传语金阶远,只进词来谢圣人。 内人对御叠花笺,绣坐移来玉案边。红蜡烛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阁门宣。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边立起居。每日进来金凤纸,殿头无事不多书。 延英......更多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龙烟日暖紫瞳瞳,宣政门当玉殿风。五刻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殿头传语金阶远,只进词来谢圣人。 内人对御叠花笺,绣坐移来玉案边。红蜡烛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阁门宣。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边立起居。每日进来金凤纸,殿头无事不多书。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未明开著九重关,金画黄龙五色幡。直到银台排仗合,圣人三殿对西番。 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教觅勋臣写图本,长将殿里作屏风。 丹凤楼门把火开,五云金辂下天来。阶前走马人宣尉,天子南郊一宿回。 楼前立仗看宣赦,万岁声长拜舞齐。日照彩盘高百尺,飞仙争上取金鸡。 集贤殿里图书满,点勘头边御印同。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 秘殿清斋刻漏长,紫微宫女夜焚香。拜陵日近公卿发,卤簿分头入太常。 新调白马怕鞭声,供奉骑来绕殿行。为报诸王侵早入,隔门催进打球名。 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 新衫一样殿头黄,银带排方獭尾长。总把玉鞭骑御马,绿鬃红额麝香香。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行处不曾过。如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殿前明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传报所司分蜡烛,监开金锁放入归。 五更三点索金车,尽放宫人出看花。仗下一时催立马,殿头先报内园家。 城东北面望云楼,半下珠帘半上钩。骑马行人长远过,恐防天子在楼头。 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杀,玉鞭遮到马蹄前。 内鹰笼脱解红绦,斗胜争飞出手高。直上青云还却下,一双金爪掬花毛。 竞渡船头掉采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 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半夜钟。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红灯睡里唤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金砌雨来行步滑,两人抬起隐花裙。 一时起立吹箫管,得宠人来满殿迎。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 琵琶先抹六么头,小管丁宁侧调愁。半夜美人双唱起,一声声出凤凰楼。 春池日暖少风波,花里牵船水上歌。遥索剑南新样锦,东宫先钓得鱼多。 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昨日教坊新进入,并房宫女与梳头。 红蛮杆拨贴胸前,移坐当头近御筵。用力独弹金殿响,凤凰飞下四条弦。 春风吹雨洒旗竿,得出深宫不怕寒。夸道自家能走马,团中横过觅人看。 粟金腰带象牙锥,散插红翎玉突枝。旋猎一边还引马,归来鸡兔绕鞍垂。 云驳花骢各试行,一般毛色一般缨。殿前来往重骑过,欲得君王别赐名。 每夜停灯熨御衣,银熏笼底火霏霏。遥听帐里君王觉,上直钟声始得归。 因吃樱桃病放归,三年著破旧罗衣。内中人识从来去,结得金花上贵妃。 欲迎天子看花去,下得金阶却悔行。恐见失恩人旧院,回来忆著五弦声。 往来旧院不堪修,近敕宣徽别起楼。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自夸歌舞胜诸人,恨未承恩出内频。连夜宫中修别院,地衣帘额一时新。 闷来无处可思量,旋下金阶旋忆床。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一度出时抛一遍,金条零落满函中。 合暗报来门锁了,夜深应别唤笙歌。房房下著珠帘睡,月过金阶白露多。 御厨不食索时新,每见花开即苦春。白日卧多娇似病,隔帘教唤女医人。 丛丛洗手绕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众里遥抛新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 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移来女乐部头边,新赐花檀木五弦。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 新晴草色绿温暾,山雪初消渐出浑。今日踏青归校晚,传声留著望春门。 两楼相换珠帘额,中尉明朝设内家。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 尽送春来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散时各自烧红烛,相逐行归不上车。 家常爱著旧衣裳,空插红梳不作妆。忽地下阶裙带解,非时应得见君王。 别敕教歌不出房,一声一遍奏君王。再三博士留残拍,索向宣徽作彻章。 行中第一争先舞,博士傍边亦被欺。忽觉管弦偷破拍,急翻罗袖不教知。 私缝黄帔舍钗梳,欲得金仙观里居。近被君王知识字,收来案上检文书。 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 未承恩泽一家愁,乍到宫中忆外头。求守管弦声款逐,侧商调里唱伊州。 东风泼火雨新休,舁尽春泥扫雪沟。走马犊车当御路,汉阳宫主进鸡球。 风帘水阁压芙蓉,四面钩栏在水中。避热不归金殿宿,秋河织女夜妆红。 圣人生日明朝是,私地教人属内监。自写金花红榜子,前头先进凤凰衫。 避暑昭阳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内中数日无呼唤,拓得滕王蛱蝶图。 内宴初秋入二更,殿前灯火一天明。中宫传旨音声散,诸院门开触处行。 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 树叶初成鸟护窠,石榴花里笑声多。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 小殿初成粉未乾,贵妃姊妹自来看。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 内人相续报花开,准拟君王便看来。逢着五弦琴绣袋,宜春院里按歌回。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敕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未明东上阁门开,排仗声从后殿来。阿监两边相对立,遥闻索马一时回。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小随阿姊学吹笙,见好君王赐与名。夜拂玉床朝把镜,黄金殿外不教行。 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长动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宫花不共外花同,正月长生一半红。供御樱桃看守别,直无鸦鹊到园中。 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朝阳乞药栽。敕赐一窠红踯躅,谢恩未了奏花开。 御前新赐紫罗襦,步步金阶上软舆。宫局总来为喜乐,院中新拜内尚书。 鹦鹉谁教转舌关,内人手里养来奸。语多更觉承恩泽,数对君王忆陇山。 分朋闲坐赌樱桃,收却投壶玉腕劳。各把沈香双陆子,局中斗累阿谁高。 禁寺红楼内里通,笙歌引驾夹城东。裹头宫监堂前立,手把牙鞘竹弹弓。 春风院院落花堆,金锁生衣掣不开。更筑歌台起妆殿,明朝先进画图来。 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 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众中偏得君王笑,偷把金箱笔砚开。书破红蛮隔子上,旋推当直美人来。 教遍宫娥唱遍词,暗中头白没人知。楼中日日歌声好,不问从初学阿谁。 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 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 玉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绣舞筵。未戴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帘前。 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雨入珠帘满殿凉,避风新出玉盆汤。内人恐要秋衣着,不住熏笼换好香。 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袴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沈香火底坐吹笙。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迎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鸳鸯瓦上瞥然声,昼寝宫娥梦里惊。元是我王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 忽地金舆向月陂,内人接著便相随。却回龙武军前过,当处教开卧鸭池。 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春来睡困不梳头,懒逐君王苑北游。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 步行送入长门里,不许来辞旧院花。只恐他时身到此,乞恩求赦放还家。 缣罗不著索轻容,对面教人染退红。衫子成来一遍出,明朝半片在园中。 弹棋玉指两参差,背局临虚斗著危。先打角头红子落,上三金字半边垂。 后宫宫女无多少,尽向园中笑一团。舞蝶落花相觅著,春风共语亦应难。 宛转黄金白柄长,青荷叶子画鸳鸯。把来不是呈新样,欲进微风到御床。 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沈山麝每回新。内中不许相传出,已被医家写与人。 药童食后送云浆,高殿无风扇少凉。每到日中重掠鬓,衩衣骑马绕宫廊。  王建《宫词一百首》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其中第九十首“树头树底觅残红”是较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一首。此诗近于口语,并适当运用重叠修辞,念来琅琅上口,具有民歌风调。尤其因为在明快中见委曲,于流利中寓顿挫,便成为宫词中百里挑一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展开具体形象的画面:宫中,一个暮春的清晨,宫女徘徊于桃树下,看看“树头”,花朵越来越稀;“树底”则满地“残红”。这景象使她们感到惆怅,于是一片一片拾掇起狼藉的花瓣,一边拾,一边怨,怨东风的薄情,叹桃花的薄命……。在古典诗歌中,伤春惜花,常与年华逝去,或受到摧残联系在一起的。如“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宫人的惜花恨风,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移情于物罢了,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伤。   诗上下联间有一个转折。从“觅残红”突然想到“桃花贪结子”,意境进了一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用桃花结子来暗示女子出嫁,此诗“桃花贪结子”一样具强烈的暗示性。桃花结子是自然的、合理的,人也一样。然而封建时代的宫女,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写“桃花贪结子”,就深深暗示出宫女难言的隐衷和痛苦。   到这里,读者会感到宫女惜花的心情渐渐消逝,代之以另一种情绪,这就是羡花、乃至妒花了。从惜花恨风到羡花妒花,是诗情的转折,也就是“在委曲深 挚中别有顿挫”(《石洲诗话》)。这一顿挫,使诗情发生跳跃,意境为之深化。如果说仅仅从惜花恨风,读者还难以分辨宫女之怨与洛阳女儿之怨的不同;那么,这羡花妒花的情绪,就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个性,赋与形象以深度与厚度了。同时,这一转折又合乎生活逻辑,过渡自然:桃花被五更风吹散、吹落,引起宫女们的怜惜和怨恨,她们把桃花比为自己,同有一种沦落之感;但桃花凋谢了会结出甘美的果实来,这又自然勾起宫女的羡艳、妒嫉了。但诗人的运笔不这样直截表达,却说是桃花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花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措词委婉,突出了桃花有结子的自由,也就是突出了宫女命运的大可怨恨。此诗就生动形象地通过宫女的思想活动的景物化,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反人道的现实。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76-777

题庐陵罗生诗卷

作者: 刘克庄 朝代: 宋代

门巷萧然人迹少,华裾客子袖文过。

织千机锦非常巧,熏一铢香已觉多。

持赠白云情厚矣,暗投明月愧如何。

桃花水暖鲈堪鱠,恨不相携买短蓑。

2627282930 共16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