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旅舍作

作者: 启功 朝代: 当代

其五:尽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计。

后主抑其丧,足见疑与忌。

狼顾司马懿,魏文屡相庇。

方诩知舜禹,转瞬食其弊。

其八:老子说大患,患在吾有身。

斯方言哀且痛,五千奚再论。

佛陀徒止欲,孔孟枉教仁。

荀卿主性恶,坦率岂无因。

其十一:吾降壬子年,今年七十九。

年年甘与苦,何必逐一剖。

平生称大幸,衣食不断有。

可耻尚多贪,朝夕两杯酒。

其十三:宇宙一车轮,社会一戏台。

乘车观戏剧,时乐亦时哀。

车轮无停辙,所载不复回。

场中有醉鬼......更多

题壁(人有以炉火药术为事者,辞大哂之,命

作者: 张辞 朝代: 唐代

争那金乌何,头上飞不住。

红炉漫烧药,玉颜安可驻。

今年花发枝,明年叶落树。

不如且饮酒,莫管流年度。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更多
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少年时期人生不得意,落魄流徙不曾安居。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胸有大志一心追随任公子,大钩巨缁钓那吞舟大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无奈之间经常痛饮逐景而游,壮心不存、功名不就,都疏远而去。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兰生谷底人不识人不锄,云在高山空翻卷空舒展。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突然有名,天子派驰马来迎,如同赤车骋蜀道去接司马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迈步朝廷走进九重高门谒见见圣上,龙颜笑开令我顿觉四海如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宫中彤庭四下里高呼万岁,拜贺圣明主上收揽沉沦不显的英才。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我在翰林院挥笔引来皇上的目光,峥嵘的麒麟阁上谁能见到我呢!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蒙承圣恩举步进入银台门,持笔著书独自待在金銮殿。 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乘龙驹雕蹬跨上白玉鞍,享受象床绮食面对黄金盘。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以前讥笑我微贱的那些人,现在都来拜见请求交友同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可我一旦以病辞京漫游江海,往昔那些人谁还与我相识相好?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前门作揖软绝,后门索性硬拒,结交之人一一变了面孔。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最喜欢您心如山岳终不改变,真想随您不管去作什么。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我亦想借您梦得“池塘生春草”的佳句,使我登楼之诗身价百倍。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相别之后我要像灵运遥寄惠连诗作一般寄诗给您,还有些人也会有和作的。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东平相阮籍与南平太守的您,古今都可郁喜爱饮酒的步兵校尉。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您和阮籍都是从心眼里爱好美酒才去作那个官,并不是看重恋眷职务啊。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如今因酒而谪官去到武陵桃源,寻花寻竹行了几处地方? 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桃花源中的秦人有如旧识,定会出门笑脸相迎。 参考资料: 1、 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00-401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45-438
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落拓:即落魄。此用《史记》郦生的典故:郦生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愿随”二句:《庄子·外物篇》载: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吞舟鱼:形容鱼大。此指心有大志。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兰生”句:《三国志·周群传》:“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汉家”二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但不闻有“驯马赤车蜀道迎相如”之写。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龙颜:借指帝王。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彤庭:汉皇宫以朱色漆中庭,故称。沉沦:沦落之人。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翰林:《石林燕语》卷七载:唐翰林院,本内供奉艺能技术杂居之所,以词臣侍书诏其间,乃艺能之一尔。开元以前,犹未有学士之称,或曰翰林待诏,或曰翰林供奉,如李白犹称供奉。自张均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则与翰林院分而为二,然犹冒翰林之名。此李白自指翰林供奉的经历。英眄(miǎn):皇帝的顾望。麟阁:汉宣帝时有麒麟阁,为图绘功臣之所。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银台门:据《旧唐书·职官志》:翰林院天子在大明宫,其院在右银台门内。此句一作“承恩侍从甘泉宫”。金銮殿:大明宫紫宸殿北曰蓬莱殿,其西曰还周殿,还周西北曰金銮殿。蓬莱殿西龙首山支陇起平地,上有殿名金銮殿,殿旁坡名金銮坡。 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绮食:一作“绮席”,盛美的筵席。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畴(chóu)昔:往日,从前。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梦得”二句:此以灵运与惠连喻己与之遥。《南史·谢惠连传》载:“谢惠连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句。’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尝曰:‘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谢灵运有《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别后”二句:谢灵运有《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此用其意。临海,即今台州。羊、何:即泰山羊璿之、东海何长瑜,与谢灵运、谢惠连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东平”二句:此以阮籍比李之遥。李之遥为南平太守;阮籍曾任东平相,称阮步兵。《晋书·阮籍传》载:阮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专城: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陌上桑》:“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桃源:在武陵,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 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秦人:《桃花源记》载,内中之人自称是秦时人,避秦末之乱才进入桃花源中。 参考资料: 1、 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00-401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45-438
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共同主题是赞美从弟李之遥,而讽刺势利小人,从而反映出世道交恶,贤者被弃,佞臣得势,道德友情沦丧,一切均以势利为轴心和转移。李白身受其害,故借赠诗抒感概。第一首诗写完之后,犹未尽意,故又以第二首补足之。两首诗呈现出不同的描写重点,然而又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完整艺术整体。   第一首基本是以七言为主的古体诗,全诗三十二句,可分三个大段落。   第一段共八句,又可分为两个层次。诗开端的五言四句为第一个层次,直叙少年不得意,潦倒而无安居生活之业。愿意追随古代任公子之后,投钓东海,钓得能吞进舟船的巨鱼,以饱天下之人,而不作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任公子是《芪子》一书中所引用的寓言人物:任公子作大钩巨缁,五十辖以为饵,蹉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饱)若鱼者。这四句五字句,一气贯下,借用郦生与任公子的两个典,说明自己志在济世任侠,然而却失意落魄。因而欲步任公子后尘,鄙弃名利,听任自然,相信自己会得到预想的结果。创主唐代的任氏之风俗。这就使李白少年时的形象与精神,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暗含着理想与志向同社会现实的矛盾,坚持理想志向,而绝不作势利小人,保持淳美的人性本色。体现着世不容己,己也弃世。他在《古风》(其十三)诗中也表现了与此相似思想:“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暗示出失意落魄的主客观的原因,矛盾的双向性。接着诗人运用七言四句,由前面五言句式的音节短促与凝重,而转为音节舒缓与和平,抒写失意后的生活和行为。经常是饮酒抒忧,追逐徜徉,名山胜水,追求天真的人性美。从此逐渐使壮心与功名相分疏。这正像美好的兰花生在山谷中而不会遭人锄掉一样,保持着它的自然美;又正如围绕高山上端的白云,自由地翻卷与铺张。这四句是写入长安前的生活,暗示出以隐求仕,而不汲汲于功名。追求的是人性自由、适意生活的清真美,从名胜山水风景中吸取美的力量。兰生谷底是反用《三国志·蜀志·周群传》中“芳兰生门,不得不锄”的典故,暗示出在朝廷,权贵是容不得贤人君子的。兰花是比况贤人君子的。例如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描写,比托贤人君子。贤人君子只有在山乡水国才有自己生存的天地,自由的王国。总之这八句诗是李白的自画像,自抒心志,真率自然,发自肺腑。为少年以后与入长安之前的李白作了评介,形神欲出。   全诗的第二段是从“汉家天子驰驷马”至“象床绮席黄金盘”,共十二句,每六句分为一小节,又为一层意思。这段诗的前六句是写李白被征召入京与谒见唐玄宗的隆重盛况。汉家天子是代指唐家天子唐玄宗,派御用的高车四马,像当年汉武帝迎接从蜀地来的司马相如一样,迎接李白。李白进入九重宫门,于金殿上拜谒当今圣君皇帝。皇帝龙颜笑逐颜开,天下人就像沐浴春风一样,受到皇恩的抚育。金殿里左右站班的大臣都高呼万岁,叩拜皇帝、祝贺皇帝征召了一位隐逸失意的贤材。这六句诗是铺陈叙述,但又重点突出,突出皇帝的重视。以赤车驷马相迎,龙颜高兴,群臣高呼万岁等细节,渲染气氛,烘托自己的形象的高贵,超卓拔群,荣耀至极。然而这仅是谒见初的情景。接着诗人又用六句,描绘自己供奉翰林的情景,皇帝垂青,自己大展英才。自己供奉宫内翰林院,执笔草拟皇帝的诏书,受到皇帝的不时注目,焕发出赏识的眼光。宫内藏书的麒麟秘阁威严高峻,自己在这皇帝秘阁中读书,接受皇帝询问,没有谁可以得到这种荣誉,恐怕连看到这高峻的麒麟阁都难。回忆当初承受皇帝恩惠时,进入了右银台门内的翰林院供奉,又独自在金銮殿上草拟皇帝文件。出宫门随侍皇帝,乘有雕饰精美的马蹬与镶白玉的马鞍的御马,在宫中坐的是皇家椅子,用的是皇家御用黄金盘。这六句诗是说明自己志大才高,得到皇帝的信任,满面春风。荣极一时,盛极一时,享受到人臣的极誉。这六句诗采用间接描写,从皇帝眼睛垂顾到环境的烘托,传神地状出自己内心活动和心境昂奋。这与第一段落魄失意的心境构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又是不慕名利,以高尚节行与大智大才,自然得到的荣誉。这无疑地是诗意发展、诗情的延伸。   全诗第三段是从“当时笑我微贱者”至“可见羊何共和之”也是十二句,每六句为一小节,为一层意思。前六句是写被逐出长安,饱尝世态炎凉冷暖之苦。诗人说:回想我在朝廷时,原来笑话我出身卑贱而白眼看我的人,现在却一反常态请求我接见,与我交朋友,欢聚在一起。可是当一个早晨我上表章,托病请求还山时,旧日与我交欢相知心的人,没有几个人了。门前送我以礼,随后即关紧门。这些人就是有势就交,无势就改,反复无常。这六句表面上是写自己失势前后的人情关系的变化,透视出势利小人的丑态与趋炎附势的卑鄙灵魂。反映出民族的传统淳朴美德,正被势利小人所践踏,世风浇薄,孕育着社会危机。鄙视、悲愤,感叹之情与探求人生的传统美德等交识在一起,很能感发人意。“当时”,“畴昔”,“今日”相钩连、六句诗意脉一贯,曲折相续,对比鲜明,个性突出。后六句扣题,赞美从弟李之遥始终如一的交情。诗人对他说:对比之下,你的友情如山岳一样始终如一而心不改变,如云雾随着高山一样迷失掉它的所作所为,你不为邪恶云雾所动。云雾是象征着社会炎凉世态,邪恶势力。你与我之间情谊,如当年谢灵运与谢惠连兄弟间关系,才情相用。由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梦得‘池塘生春草’”这首诗的价值。随着社会阅历之深,而不断地增长它的价值。别后,希望你看到这从遥远地传递去的我的诗篇,也能像谢灵运登临海峤赋诗寄给他的族弟谢惠连一样,和像羊璿之,何长瑜一样的诗友相互唱和。前两句用比喻象征,描绘友情淳真。后四句用典故,谢灵运赏识他从弟惠连之才,相互切磋切琢。当他写《登池上楼》诗时,于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忽然得到“池塘生春草”这一名句。羊璿之、何长瑜是谢灵运的诗友,谢灵运又作《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一诗。李白用典比况自己与李之遥兄弟情谊,知音友情。预想李之遥接到此诗,诗友共唱和,又颇感欣慰。第二段所引爆出的悲叹之情迅速转化为平和愉悦,为世上有知音的兄弟而自豪!于此结束全篇,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全诗看似平常,无动人的描写,又乏雕饰词句。章法自然,以情运思,构成了失意——得意——失意——自慰的意脉,于平易中数见曲折,自然天成。   全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看似竹筒倒豆,事无巨细,倾泄而出;实则匠心独运,以客观环境与人物描写,兼巧用典故,从今昔对比中,以刻画自己的心象,从两种对立的人格中,歌颂淳朴清真的人格美,以自己与从弟之遥当之。反衬与贬抑势利小人的丑恶人格及其卑鄙的灵魂。进而透视出世风浇薄,贤者被弃的社会悲剧,表现盛唐社会由盛转衰的征兆。这种平易自然,亲切感人,于不见技法中,悟出社会人生的道理,非常深刻。   其二诗则转笔重点写李之遥。宋本《李太白文集》在此诗题自注:“时因饮酒过度贬武陵,后诗故赠。”全诗由此生发,刻画李之遥的性格与形象,及其被贬的原因和诗人评价。在组诗结构上是对前诗作重要的补叙,使李之遥形象光彩照人,与李白正好如一对玉人,相映相衬,天真淳美,然而却都不容于世。   全诗八句,前四句为一个层次,后四句又为一个层次,意脉绵密,严整无痕。   前四句写李之遥思想与性格,作者并不直接述出,而是采用以古托今的笔法,在古今人相映衬中,托出南平太守李之遥如魏晋初的大诗人阮籍,不满意朝臣的倾轧与司马氏诛杀异己,而以酒浇愁,冷眼注视现实,佯狂处世。淳美人性,托之于美酒,而无意于功名利禄,不以专城的郡守职务为重。这与魏晋时的阮籍是十分相似的,故诗人说今古两步兵。阮籍拜东平相,不以政事为务,沉醉日多。听说步兵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这四句以古今对比手法,既刻画李之遥的形象与性格,也暗喻伤酒而被贬。伤酒又如阮籍不满意现实,而又无力挽狂澜,以酒消忧。开端两句平平叙出,但却拓展时空,今古相接,比之单写李之遥却有较丰富的意蕴,赞美之情是今亦是古,今古相重,凝重浓厚。   后四句一转,写李之遥因不顾专城,只爱酒,而被贬武陵。使诗人联想陶潜所写的《桃花记源并诗》,于是就化用这一典故,铸成后四句的美好诗意。诗人说:你去的武陵,就是晋大诗人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不知你今后要到这里多少地方寻找桃花源世界。那里的避世乱的秦人,像故旧的相识,出门笑脸相迎你。这四句诗再用陶潜理想与人格托喻李之遥,再次渲染他的人格美,追求理想社会境界。这一用典使李之遥形象增加了光辉。更可贵的是使典故内容与诗意融合无间,塑造一个优美的社会环境。自然美、人情美异于冷峻的现实。注入了诗人的浪漫理想,然而它又植根于现实,并非空中楼阁,虚无飘渺,可望不可即。   这首诗热情洋溢,气贯全诗,逐层蓄积,赞美,回护,预测,构成感情的流程,心潮逐浪高。古今未来时空相续,关心体贴挚爱之情,无以附加。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不深思就体味不到这种深邃的情思。   这两首诗一长一短,看似不相称,实则各自得体,各尽所职,言近旨远,相得益彰,俱为精品。可参读《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诗,以对此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45-438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48-350

扶风豪士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更多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天津桥下血成河,赤波呜咽泪不干,郊外白骨垒成山。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南隐东南我奔迁,岂料道路尽充塞。

难坏沦落士一员。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直奔吴地避战乱,旭日东升曙光显,惊起鸟雀噪一片,开门扫除喜涟涟。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梧桐初发柳絮飞,雕饰华丽美井栏。

好景如画人欢畅,醉卧扶风豪士衙。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天下奇士多直爽,与我意气投又羡,做人不以他人势,情谊深重可移山。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忽想战国养士人,原尝春陵四先贤,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真诚待士美名扬,堂中食客人数千。

今日君效前人样,礼贤下士情意长。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我抚长剑谢主忙,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脱帽欢笑表衷肠。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饮君美酒歌一曲,来日报恩效张良。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63-266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25-229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胡沙:胡尘,指安禄山叛军。

飞胡沙:指洛阳陷入安禄山叛军之手。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天津:桥名。

天津桥,在县北四里。

隋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田入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

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

然洛水溢,浮桥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

《尔雅》“箕、斗之?

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

故治在今洛阳西南洛水上。

波赤血:流水为血色染红,谓胡兵杀人之多。

“白骨”句:谓尸首遍地之意。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陷洛阳,杀人如麻,骸骨成堆。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道路赊:道路长远。

赊:远。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金井:井口有金属之饰者。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作人”句:作人,为人。

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此句反其意而用之,谓扶风豪士为人不依仗权势。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原尝春陵:指战国时四公子: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抚长剑”二句:咏自己才能非同一般。

《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

”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张良”二句:据《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怀抱着向强秦复仇的志向,在沂水桥上遇见黄石公,接受了《太公兵法》一编。

后来,他辅佐汉高祖刘邦,立下了不朽之功。

天下大定后,他不贪恋富贵,自请引退,跟着赤松子去学仙。

这里作者以张良自比,暗示自己的才智和抱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63-266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25-229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胡沙:胡尘,指安禄山叛军。

飞胡沙:指洛阳陷入安禄山叛军之手。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天津桥下血成河,赤波呜咽泪不干,郊外白骨垒成山。

天津:桥名。

天津桥,在县北四里。

隋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田入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

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

然洛水溢,浮桥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

《尔雅》“箕、斗之?

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

故治在今洛阳西南洛水上。

波赤血:流水为血色染红,谓胡兵杀人之多。

“白骨”句:谓尸首遍地之意。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陷洛阳,杀人如麻,骸骨成堆。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南隐东南我奔迁,岂料道路尽充塞。

难坏沦落士一员。

道路赊:道路长远。

赊:远。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直奔吴地避战乱,旭日东升曙光显,惊起鸟雀噪一片,开门扫除喜涟涟。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梧桐初发柳絮飞,雕饰华丽美井栏。

好景如画人欢畅,醉卧扶风豪士衙。

金井:井口有金属之饰者。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天下奇士多直爽,与我意气投又羡,做人不以他人势,情谊深重可移山。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作人”句:作人,为人。

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此句反其意而用之,谓扶风豪士为人不依仗权势。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忽想战国养士人,原尝春陵四先贤,原尝春陵:指战国时四公子: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真诚待士美名扬,堂中食客人数千。

今日君效前人样,礼贤下士情意长。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我抚长剑谢主忙,“抚长剑”二句:咏自己才能非同一般。

《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

”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脱帽欢笑表衷肠。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饮君美酒歌一曲,来日报恩效张良。

“张良”二句:据《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怀抱着向强秦复仇的志向,在沂水桥上遇见黄石公,接受了《太公兵法》一编。

后来,他辅佐汉高祖刘邦,立下了不朽之功。

天下大定后,他不贪恋富贵,自请引退,跟着赤松子去学仙。

这里作者以张良自比,暗示自己的才智和抱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63-266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25-229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此诗一开始,直写时事:“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这一年的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洛阳成了叛军的政治中心。

洛城西南的天津桥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报国无门,空有一身匡世救国之心的诗人李白无奈只能奔往东南吴地以避战乱。

  就在这时,李白遇到了“扶风豪士”。

“东方日出啼早鸦”以下十句,描写在豪士家饮宴的场景。

这一段写得奇宕,就是叙事过程和描写场景有很大的跳跃与转换。

经这一宕,转出一个明媚华美的境界,这是闲中着色:四句赞美环境,四句赞美主人,两句赞美盛筵。

这些诗句并不意味着李白置国家兴亡于不顾而沉溺于个人安乐,而不过是即事即景的一段应酬之辞罢了。

从章法上说,有了这段穿插,疾徐有致,变幻层出。

  李白并没有在酣乐中沉醉。

铺叙过后,转入抒情:“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这里举出战国四公子,用以引发下面的自我抒怀。

在战国那个动乱的时代,战国四公子各自蓄养了数千门客,其中不乏杰出人物。

信陵君门客重义气,轻死生,以大智大勇协助信陵君成就了却秦救赵的奇勋,千秋万代,为人传诵。

此时又逢罹乱,李白很想效法他们,报效国家。

眼前这位扶风豪士虽然不能给李白提供立功报国的现实机会,但他“开心写意”以待李白,使李白顿生知遇之感,禁不住要将胸中事一吐为快。

“明日报恩知是谁”一句极为自负,大意是说:我今天受了你的款待,明日定要干出一番事情来教你瞧瞧!

诗人故意用了反诘语气,将下文引出:“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末段表明心迹,一片真诚。

南朝陈代诗人江晖有句:“恐君不见信,抚剑一扬眉。

”(《雨雪曲》)古乐府《艳歌行》有句:“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李白化用其语,以“三三七”的句法出之,“清水白石”比喻心地光明,“脱吾帽”四句益发烂漫,活画出诗人率真的天性。

接着,以张良为喻。

李白把张良的事迹倒转过来,说“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这两句的大意是:我之所以没有象张良那样随赤松子而去,是因为功业未成,国难当前,我更得报效于国家。

耿耿此心,黄石公可以明鉴。

  李白七言歌行自由挥洒、不暇整饬,诗人的思想往往只包含在某些片断和句子中。

《扶风豪士歌》以系念时事发端,以许国明志收束,这正是诗的本旨所在。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25-229 2、 薛天纬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49-151

江夏赠韦南陵冰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三色 一作:三巴)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更多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胡人骄矜战马惊奔沙尘隆起,时局艰险石勒般的胡雏饮马京师之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三色 一作:三巴)您为远赴张掖近酒泉,我被流放来到三巴路程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颁诏大赦法令宽松如同天地再新,流放夜郎的迁谪之人携带一身寒霜归还。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怀忆西方的老朋友不可相见,东风把我的梦儿带到长安与你相会。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哪里想到在此地忽然相遇,惊喜之间又茫然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筵席上玉箫金管喧响四下,心情苦涩难以用七言长句淋漓抒发。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昨日里绣衣侍御绿褥频倾,我却有如得病桃李竟然无言无语。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昔日天子恩赐大宛马逍遥迈行,如今骑劣马步履艰难奔走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幸赖相遇南平太守李之遥心胸豁达,再加上夫子您陈述高论清谈。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有如青山顶上拨开万里云雾,眺望炙朗青天解除烦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人闷最终还是心闷,苦辛依旧长是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愁肠袭来饮酒二千石,渴望死灰复燃严寒中重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仿效山公酒醉仍能骑马出行,这也是主人与大家的一番风流。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头陀寺的云月烟空带有一股僧气,如此山水哪能称人心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要不然鸣筑击鼓相戏沧凉清流,呼唤江南女儿鼓棹讴歌。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我将为您捶碎这黄鹤高楼,您也为我翻倒那鹦鹉之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三国时赤壁争雄有如梦中之事,还是边歌边舞宽却离别的忧愁。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41-443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84-288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胡人骄矜战马惊奔沙尘隆起,时局艰险石勒般的胡雏饮马京师之水。

胡骄:《汉书·匈奴传》匈奴单于自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

此指安史叛军。

胡雏:年幼的胡人。

《晋书·石勒载记》:“石勒……上党武乡羯人也。

……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

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

’”这里亦指安史之兵。

天津: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上有天津桥。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三色 一作:三巴)您为远赴张掖近酒泉,我被流放来到三巴路程九千里。

张掖(yè)、酒泉:皆唐郡,在今甘肃张掖市、酒泉市一带。

瞿蜕园等《李白集校注》:“韦冰盖先曾官于张掖,旋至长安,今赴官南陵也。

”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合称三巴。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颁诏大赦法令宽松如同天地再新,流放夜郎的迁谪之人携带一身寒霜归还。

天地再新:指两京收复后形势重新好转。

法令宽:指乾元二年(759年)的大赦。

迁客:指自己。

带霜寒:比喻心有余悸。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怀忆西方的老朋友不可相见,东风把我的梦儿带到长安与你相会。

故人:指韦冰。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哪里想到在此地忽然相遇,惊喜之间又茫然如堕烟雾。

宁期:哪里料到,没想到。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筵席上玉箫金管喧响四下,心情苦涩难以用七言长句淋漓抒发。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昨日里绣衣侍御绿褥频倾,我却有如得病桃李竟然无言无语。

绣衣:指御史台的官员。

因其常出使幕府,故有时亦以绣衣称幕僚。

病如桃李:病得像不讲话的桃李。

此借《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的典故。

这两句大约是说:昨天曾与节度使的幕僚们在一起钦宴,但心里抑郁,像无言的桃李,没处诉说。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昔日天子恩赐大宛马逍遥迈行,如今骑劣马步履艰难奔走侯门。

大宛(yuān)马:古代西域大宛国所产的名马。

款段:行走缓慢的马。

此指劣马。

诸侯:此指地方长官。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幸赖相遇南平太守李之遥心胸豁达,再加上夫子您陈述高论清谈。

南平:指李白的族弟南平太守李之遥。

豁方寸:开心。

夫子:对韦冰的尊称。

清论:清高脱俗的言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有如青山顶上拨开万里云雾,眺望炙朗青天解除烦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人闷最终还是心闷,苦辛依旧长是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愁肠袭来饮酒二千石,渴望死灰复燃严寒中重生阳春。

二千石:中国古代计算酒的容量用升、斗、石等单位。

二千石是夸张的说法。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仿效山公酒醉仍能骑马出行,这也是主人与大家的一番风流。

山公:指晋人山简,常喝酒喝得烂醉如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蓠”(《世说新语·任诞》)。

贤主人:指韦冰。

此句以山简喻韦冰。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头陀寺的云月烟空带有一股僧气,如此山水哪能称人心意?

头陀:僧寺名,故址约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要不然鸣筑击鼓相戏沧凉清流,呼唤江南女儿鼓棹讴歌。

笳:古代一种乐器。

按鼓:击鼓。

戏沧流:到江中游玩。

歌棹(zhào)讴(ōu):以船桨打着拍子唱歌。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我将为您捶碎这黄鹤高楼,您也为我翻倒那鹦鹉之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三国时赤壁争雄有如梦中之事,还是边歌边舞宽却离别的忧愁。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41-443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84-288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三色 一作:三巴)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诗一开始,便是一段倒叙。

这是骤遇后对已往的追忆。

诗人说:“安史乱起,你远赴张掖,我避地三巴,地北天南,无缘相见。

而当叛乱初平,肃宗返京,我却琅当入狱,披霜带露,长流夜郎,自觉将凄凉了却残生。

想起长安旧交,此时必当随驾返朝,东风得意,而自己大约只能在梦中会见他们了。

谁料想,我有幸遇赦,竟然又遇见无望相会的长安故人。

这实在令人喜出望外,惊讶不已,简直不可思议,茫然如堕烟雾。

”李白是遇赦的罪人,韦冰系被贬的官员,在那相逢的宴会上,人众嘈杂,彼此的遭遇不可能说得了,道得清。

从开头到“苦心”句为一段,在概括追叙骤遇的惊喜之中,诗人寄托着自己和韦冰两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平情绪;

在抒写迷惑不解的思绪之中,蕴含着对肃宗和朝廷的皮里阳秋的讥刺。

这恍如梦魂相见的惊喜描述,其实是大梦初醒的痛心自白。

爱国的壮志,济世的雄图,竟成为天真的迷梦,真实的悲剧。

  诗人由衷感激故人的解慰。

他说:“昨天的宴会上,衣绣的贵达为自己斟酒,礼遇殊重。

但是,他们只是爱慕我的才名,并不真正理解我,而我‘病如桃李’,更有什么可讲的呢?

当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世人终会理解我的,对于我的今昔荣辱,就得到故人的了解。

前些时听到了南平太守李之遥一番坦率的真心话,使人豁开胸襟;

今日在这里又得闻你的清正的言论,真好像深山拨开云雾,使人看到晴朗的天空,驱散了心头的苦闷。

”从“昨日”句到“四望”句这一段,诗人口气虽然比较平缓,然而却使人强烈感受到他内心无从排遣的郁结,有似大雷雨来临之前的沉闷。

  最后一段,笔势奔放恣肆,强烈的悲愤,直泻而出,仿佛心头压抑的山洪,暴发了出来,猛烈冲击这现实的一切。

诗中写道:“人闷,心闷,苦痛,辛酸,接连不断,永远如此。

我只有借酒浇愁,痛饮它二千石。

汉代韩安国身陷囹圄,自信死灰可以复燃,我为什么不能呢?

晋朝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喝得酩酊大醉,还能骑乘骏马,别是一番贤主人的风流倜傥之举。

”而李白喝的是苦闷之酒,孤独一人,自然没有那份闲适之情了,所以酒醉也不能遣闷。

于是他说:“还是去遨游山水吧,但又觉得山山水水都像江夏附近著名古刹头陀寺一样,充斥那苦行的僧人气,毫无乐趣,不称人意。

那么,哪里是出路,何处可解闷呢?

倒不如乘船飘游,招唤乐妓,鸣笳按鼓,歌舞取乐;

把那曾经向往、追求的一切都铲除掉,不留痕迹;

把那纷争逞雄的政治现实看作一场梦幻,不足介怀;

就让歌舞来宽解离愁吧!

”诗人排斥了自己以往自适的爱好,并非自暴自弃,而是极度苦闷的暴发,激烈悲愤的反抗。

这最后十四句,情调愈转越激烈。

矛头针对黑暗的政治,冷酷的现实。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是此篇感情最激烈的诗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黄鹤楼”因神仙骑鹤上天而闻名,“鹦鹉洲”因东汉汉末年作过《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杀于此洲而得名。

一个令人向往神仙,一个触发不遇的感慨,虽然是传说和历史,却寄托了韦冰和李白的情怀遭际。

游仙不是志士的理想,而是失志的归宿;

不遇本非明时的现象,却是自古而然的常情。

李白以知己的情怀,对彼此的遭际表示极大的激愤,因而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不再怀有梦想,不再自寻苦闷。

然而黄鹤楼捶不碎,鹦鹉洲倒不了,诗人极大的愤怒中包含着无可奈何的悲伤。

  这诗抒写的是真情实感,然而构思浪漫奇特。

诗人抓住在江夏意外遇见韦冰的机缘,敏锐觉察这一意外相遇的喜剧中隐含着悲剧内容,浪漫地夸张地把它构思和表现为如梦觉醒。

它从遇赦骤逢的惊喜如梦,写到在冷酷境遇中觉醒,而以觉醒后的悲愤作结。

从而使诗人及韦冰的遭遇具有典型意义,真实地反映出造成悲剧的时代特点。

诗人是怨屈悲愤的,又是痛心绝望的,他不堪回首而又悲慨激昂,因而感情起伏转换,热烈充沛,使人清楚地看到他那至老未衰的“不干人、不屈己”的性格,“大济苍生”、“四海清一”的抱负。

这是诗人暮年作品,较之前期作品,思想更成熟,艺术更老练,而风格依旧,傲岸不羁,风流倜傥,个性突出,笔调豪放,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81-282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龙钩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

......更多

拟古十二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更多

拟古其八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杭州回舫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题石山人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 歌钟会处独思山。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3637383940 共4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