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骑驴访某道人于观追忆曩日栖霞之约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代

昨日雪深驴没蹄,今日雪晴驴可骑。

此时去访杨道士,青天犹压杨花垂。

太平门外虽多景,莫妙梅花水清冷。

栖霞有约不得行,孤负千峰老鸦颈。

春雁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代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一夜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雁儿盘算着路程,准备立刻从楚水边飞回燕山旁。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不要怪我春天一来就要回去,江南虽好,却是他乡!

参考资料: 1、 朱安群.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98 2、 张学淳.千古绝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06:107

春风一夜到衡(héng)阳,楚水燕(yān)山万里长。

衡阳:今属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势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

相传北来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飞,遇春飞回北方。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

战国时,楚国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区,这里言楚,即指江南。

燕山:在河北平原北侧从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由西向东绵延数百里。

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参考资料: 1、 朱安群.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98 2、 张学淳.千古绝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06:107

春风一夜到衡(héng)阳,楚水燕(yān)山万里长。

一夜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雁儿盘算着路程,准备立刻从楚水边飞回燕山旁。

衡阳:今属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势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

相传北来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飞,遇春飞回北方。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

战国时,楚国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区,这里言楚,即指江南。

燕山:在河北平原北侧从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由西向东绵延数百里。

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不要怪我春天一来就要回去,江南虽好,却是他乡!

参考资料: 1、 朱安群.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98 2、 张学淳.千古绝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06:107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

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

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诗歌首句从春到衡阳切入,语气中充满欢欣。

诗人一开章就说“春风一夜到衡阳”,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从冬到春的岁序交替。

乍看起来,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细一琢磨,这洋溢着人们对暖风乍至、大地春回的轻松喜悦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雁儿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因而对此特别敏感,暖风初至,便喜不自胜。

  第二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缓喘息的时机,而是产生急切离开的归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准备立刻从楚水之畔飞回燕山之旁。

这一层跳跃,写出大雁归心的急切,可说是“闻风而动”,绝无犹豫。

“楚”,当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

“燕”,却是寒冷的北国,山水互文见义,正说明从南到北,这中间,要经历千山万水。

“万里长”显示了大雁征程的遥远。

而此时的江南,春色佳丽,正好流连。

对此,人们心头困惑自然转化为对大雁的质疑,不但诗人要“怪”,连读者也要“怪”。

  后两句当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诗人用托物咏怀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王恭是福建闽侯县人,江南本来就是他的故乡,他却说“江南虽好是他乡”,由此看来,诗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个地域或方位,只不过是一种借代性的语句,指的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朝堂。

因而本诗的主题不是表现对故乡的执着的爱,而是表现了诗人想辞官归隐、遁迹林泉,寻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也表现了诗人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诗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写秋雁南归,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对南方乡土的思念,而是写春雁,在春风吹到衡阳时,不计从“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程途之苦,坚决要回艰苦的北方去。

诗旨不在于区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现不留恋温柔富贵的官场,甘愿终老田园过吟啸自得的清高日子。

  诗歌四句的结构,从弃优就劣这一违背常情的举动,引出疑问,而后归结到全诗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题表现得更鲜明,艺术手法上从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惊诧后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强了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朱安群.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98 2、 郑黎明.长乐历代诗词赏析:海风出版社,2007.5:45 3、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2:343

与李太虚

作者: 汤显祖 朝代: 明代

少年豪气几时成,断酒辞家向此行。

夜半梅花春雪里,小窗灯火读书声。

艳歌行

作者: 刘基 朝代: 明代

亭亭松柏树,结根幽涧隈。

高标拂云日,直干排风雷。

曾经匠石顾,谓是梁栋材。

明堂未构架,厚地深栽培。

荧星入天阙,武库一朝灾。

搜求到栎朴,谷赤山城垓。

般尔死无人,钩绳付舆台。

路阻莫自致,弃之于草莱。

天寒斧斤筑,岁莫空摧颓。

三光无偏照,四气有还回。

斫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孰知真宰意,怅望使心哀。

吴歌(六首)

作者: 刘基 朝代: 明代

栽花图作看花人,谁料花开不及春。

昨夜狂风今夜雨,为花落得两眉颦。

诏书到日喜雨呈石末公

作者: 刘基 朝代: 明代

将军铁马高秋出,使者楼船渤海来。

甘雨恰随天诏下,冻云应与地图开。

枯黄背日纷纷落,细绿迎春苒苒回。

怅望山中多病客,坐看乌鹊绕庭梅。

夜经胥浦乡新被寇(丙申冬)

作者: 袁凯 朝代: 明代

枯蒿茫茫雪初集,青泥小岸硬复湿。

草鞋断尽余两耳,十步九倒何由立。

空村无人不敢入,野狗龈龈累百十。

沟中死人血未干,终夜冤魂自相泣。

江上书怀

作者: 袁凯 朝代: 明代

沪渎城边秋气高,敔鹅鸿雁各求曹。

不眠更识匡床稳,欲去还思小几牢。

几处尺书俱寂寞,百年双鬓独萧骚。

秋江欲渡愁难渡,风雨龙吟长怒涛。

海上送别林崇高先辈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代

海上新晴野水春,烟村花鸟送行尘。

十年客路堪惆怅,况复今朝别故人。

拟古(二首)

作者: 薛瑄 朝代: 明代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衒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

¤

12345 共5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