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参考资料: 1、 汤霖.千家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3 2、 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3、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 4、 贾三强.千家诗新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74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参考资料: 1、 汤霖.千家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3 2、 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3、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 4、 贾三强.千家诗新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74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参考资料: 1、 汤霖.千家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3 2、 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3、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 4、 贾三强.千家诗新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74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

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

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

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

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

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

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

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参考资料: 1、 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2、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

题淮南寺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秋日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观:仔细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通:通达。 富贵不淫(yín)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淫:放纵。 豪雄:英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静观:仔细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通:通达。 富贵不淫(yín)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淫:放纵。 豪雄:英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首诗虽说是秋天偶然写成,细细分辨却可看出程颢的人生态度。就是心境悠闲,不慌不忙,丝毫不觉得任何压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户外,放眼望去。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   一个“闲来无事”的程颢,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甚至“东窗”的红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看尽世态变迁的程颢可谓静观其变,悠闲自得地看着万物的自然消长;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也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欣赏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无形的东西,想到人世间风云的变幻。他已经把富贵贫贱之类的东东置于脑后了。尽管是闲来无事,从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间烟火的,也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沉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   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了。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在生命的悲情与思考之下,诗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平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

秋月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郊行即事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

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芳原绿野恣(zì)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恣行:尽情游赏。

遥山:远山。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兴:乘兴,随兴。

乱红:指落花。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yǎn)莫忘归。

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芳原绿野恣(zì)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恣行:尽情游赏。

遥山:远山。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

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兴:乘兴,随兴。

乱红:指落花。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yǎn)莫忘归。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

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个短句为一部分,后面的为一部分。

前面写郊外踏春,后面写春游所得的感想。

清明的原野那样美丽,乡间的景色清新如洗,飘着落花的流水明洌,对疲惫的人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坐下来注视那好像会说话的流水。

面对渐飘渐远的落花,诗里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更想到了朋友。

他认为人生中会有的事物感情,也终究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好高骛远不如抓住目前,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一生。

  诗里用到的一些词汇起到了美化主题的作用,像“恣行”,“碧四围”,“兴逐”“苔矶”,“十分劝”,“况是”,“游衍”,“暮忘归”。

其实有些地方是有些夸张的,但这更增加了诗句的浪漫色彩,灵动固然来自景致的原貌,但文字功底差的人是写不出如此跌宕的诗来的。

  理学派的文章离不开思索,细读一读这首作品里也是将一种思考嵌在字里行间。

思索的对错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很难去判断了,但只要作者有意处处留下思绪,作品就算是难得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青。

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蘋洲渚生。

春日偶成

作者: 程颢 朝代: 宋代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