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瀑布自山顶漫汗淋漓,分数道而下,望之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银汉来从左界天,天风吹浪落苍巅。

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

离巫山好晴,午後入瞿唐关,憩高齐半日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一昨题诗诉苦霖,果然连夜卷曾阴。

尽收行雨瑶姬赐,不徇世情巫峡心。

喜鹊满枝朝日淡,哀猿何处宿云深?

水门山径高齐外,一枕清风屏万金。

病中三偈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一交销取万黄金,将病求医在用心。

化尽此身成药树,不妨栽得病根深。

西楼夜坐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抗尘怀抱若为宽?

绕屋蛙声亦在官。

岩桂无香秋逐晚,江鲈有约岁将寒。

文书散乱嘲痴绝,灯火凄清语夜阑。

病倦百骸非复我,但思禅板与蒲团。

次韵温伯城上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闭户成痴坐,扶藜得意行。

楼台浮霁色,市井碎春声。

雪尽小桥出,烟消千嶂生。

病多无脚力,遥羡落鸿轻。

夔州竹枝歌九首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白帝庙前无旧城,荒山野草古今情。

只余峡口一堆石,恰似人心未肯平。

朝中措·天容云意写秋光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天容云意写秋光。

木叶半青黄。

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

故人情分,留连病客,孤负轻觞。

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难忘。

放下庵即事三绝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无风香篆吐长丝,收架凝尘不下帷。

鸟雀声和晴日暖,午窗扪虱坐多时。

夏日田园杂兴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更多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肥:指果肉肥厚。

麦花:荞麦花。

菜花:油菜花。

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

惟有:只有。

蛱(jiá)蝶:菜粉蝶。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科斗:即蝌蚪。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秋:收成。

一作“收”。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缲:同“缫”,抽茧出丝。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

少住:稍稍停一会儿。

侬:我。

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

借与:让给。

亭午:正午。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芙蕖:荷花。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蜩螗:蝉。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

《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此组诗共十二首,这里选取第一首、第七首和第九首进行赏析。

  其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

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

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

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这首诗的大意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

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九:“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农家孩子,在自家门口义务招待过路行人的情景,用的是自己的口吻。

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

村边大路上,艰难地走来了一位行人,浑浊的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污染了他的面颊。

天太热了。

  “快来歇一会儿吧!

”小东道主热情的招呼着,从柳树下的大圆石上跳下来,请客人坐在上面休息休息。

然后跑到井边,拔上的罐香甜清凉的井水,捧到客人面前,让他漱漱口,喝下去又解渴又败火的的清凉水呀!

 正当盛夏中午,天像下了火,可在这浓密的柳阴下,却是清风送爽,凉快极了!

  “柳阴亭午正风凉”,这是小东延主的夸耀,也是过路行人的感受。

可以想见,当客人喝足水,乘够凉,重新上路的时候,一定是精神抖擞、跨步高远,而且还会频频回头致意:“谢谢你呀!

小兄弟!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喜晴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雨不断地下,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夏天都很晚了。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连雨:连续下雨。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雨不断地下,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夏天都很晚了。

连雨:连续下雨。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欢在窗前种梅树,夏可尝青梅,冬可赏梅花。

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

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13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