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上劝旧友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

斜阳高垒闭,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

坐来生白发,况复久从戎。

答太原从事杨员外送别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君将海月佩,赠之光我行。

见知言不浅,怀报意非轻。

返照临歧思,中年未达情。

河梁人送别,秋汉雁相鸣。

衰柳摇边吹,寒云冒古城。

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宿贾岛原居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

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

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

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赠别江客

作者: 马戴 朝代: 唐代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咏美人在天津桥

作者: 骆宾王 朝代: 唐代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宿山庄

作者: 骆宾王 朝代: 唐代

金陵一超忽,玉烛几还周。

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

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

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

牵迹犹多蹇,劳生未寡尤。

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

秋日送别

作者: 骆宾王 朝代: 唐代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

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

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

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作者: 戎昱 朝代: 唐代

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赠别冀侍御崔司议

作者: 陈子昂 朝代: 唐代

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

白云峨眉上,岁晚来相寻。

隋宫燕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参考资料: 1、 杨光治.唐诗三百首 最新版.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1页 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414页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旧国:指隋朝。

一落:很快飘落。

“一落”一作为“旋落”。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一闭风光:指隋亡后,行宫关闭。

参考资料: 1、 杨光治.唐诗三百首 最新版.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1页 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414页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

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

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

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

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此时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

况且此等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燕子尚且感伤至此,而何况是人。

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

  天下当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

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读者并不觉得它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它、体味它。

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

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

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

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

这些都是“实”。

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

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

这些都是“真”。

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1611711811912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