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清明节

作者: 薛昭蕴 朝代: 唐代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连乾:又写作“连钱”,马的妆饰物。

《晋书·王济传》:“尝乘一马,着连乾鄣泥。

”梁元帝《紫骝马》诗:“金络铁连钱。

”“香袖”句:因袖长而鞭被笼住一截,故言“半笼”。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鞅(yāng 央):马颈上的皮套子,用来套车的轭头之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这首词是写举子得意的情景,只是写法与作者的另外二首《喜迁莺》有别。

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花光映人,绿草如茵,写得较为清丽。

正如汤显祖评说:“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月下寄徐希仁

作者: 卢仝 朝代: 唐代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冬日山居思乡

作者: 周贺 朝代: 唐代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新秋月夜寄故人

作者: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

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卷帘愁。

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

南陵别儿童入京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9-15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shǔ)秋正肥。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

见《礼记·内则》。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

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呼童烹(pēng)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烹:为烹饪技法的一种,是在煎或炸的基础上,烹上清汁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技法。

嬉笑:欢笑;

戏乐。

《魏书·崔光传》:“远存瞩眺,周见山河,因其所眄,增发嬉笑。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游说(shuì)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万乘(shèng):君主。

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

后来称皇帝为万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

会稽(jī)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

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

据《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会稽郡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

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

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尽死。

”西入秦:即从南陵动身西行到长安去。

秦:指唐时首都长安,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hāo)人。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

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9-15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shǔ)秋正肥。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

见《礼记·内则》。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

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呼童烹(pēng)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烹:为烹饪技法的一种,是在煎或炸的基础上,烹上清汁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技法。

嬉笑:欢笑;

戏乐。

《魏书·崔光传》:“远存瞩眺,周见山河,因其所眄,增发嬉笑。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游说(shuì)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游说: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万乘(shèng):君主。

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

后来称皇帝为万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

会稽(jī)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会稽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

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

据《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会稽郡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

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

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尽死。

”西入秦:即从南陵动身西行到长安去。

秦:指唐时首都长安,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hāo)人。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

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49-15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

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

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

“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

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

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

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

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

“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

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

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 自此后诗为赞善大夫时所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

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

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

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

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

不如来饮酒,酒伴醉悠悠。

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谙。

雪霜行塞北,风水宿江南。

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

不如来饮酒,仰面醉酣酣。

莫事长征去,辛勤难具论。

何曾画麟阁,只是老辕门。

虮虱衣中物,刀枪面上痕。

不如来饮酒,......更多

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秋游原上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

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

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馀馨。

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

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

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1112131415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