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时张兼修史)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月窟宾诸夏,云官降九天。

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

水咽犹登陇,沙鸣稍极边。

路因乘驿近,志为饮冰坚。

毳帐差池见,乌旗摇曳前。

归来赐金石,荣耀自编年。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

蹴踏青云寻入仕, 萧条白发且飞觞。

令征古事欢生雅,客唤闲人兴任狂。

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右相历中台,移松武库栽。

紫茸抽组绶,青实长玫瑰。

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

数分天柱半,影逐日轮回。

旧赏台阶去,新知谷口来。

息阴常仰望,玩境几裴回。

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

凝音助瑶瑟,飘蕊泛金罍。

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无题二首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364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1页 3、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149-151 4、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59-61 5、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67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此含有好会的意思。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xī)一点通。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分曹:分组。 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嗟:叹词。余:我。鼓:报更的鼓。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类:类似。转:一作“断”。 闻道阊(chāng)门萼(è)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权尸解药。”《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抵:至,到。《广雅·释诂》:“抵至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一作“尚”。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看:一作“著”。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可与此同参。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364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1页 3、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149-151 4、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59-61 5、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67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此含有好会的意思。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xī)一点通。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分曹:分组。 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嗟:叹词。余:我。鼓:报更的鼓。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类:类似。转:一作“断”。 闻道阊(chāng)门萼(è)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权尸解药。”《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抵:至,到。《广雅·释诂》:“抵至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一作“尚”。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看:一作“著”。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可与此同参。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364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1页 3、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149-151 4、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59-61 5、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67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是两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七律,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第一首七律确实是很出色的爱情诗,而其内容是通过第二首七绝补充说明的。第二首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大致意思是说: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长得美丽绝伦,但总是觉得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像萧史那样参加一次豪门盛宴后,竟然产生了偷窥的冲动。诗人说的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秦楼客,用萧史典故,显言己之为爱婿身份。诗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艳情,但主要还是表达男女之间心心相印的恋情。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寄令狐郎中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嵩(sōng)云秦树久离居,双鲤(lǐ)迢迢一纸书。

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双鲤:指书信。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梁园:梁孝王在梁地大兴土木,以睢阳为中心,根据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

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嵩(sōng)云秦树久离居,双鲤(lǐ)迢迢一纸书。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双鲤:指书信。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梁园:梁孝王在梁地大兴土木,以睢阳为中心,根据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

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首句“嵩云秦树久离居”中,嵩、秦指自己所在的洛阳和令狐所在的长安。

“嵩云秦树”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云、树是分居两地的朋友即目所见之景,也是彼此思念之情的寄托。

“嵩云秦树”更能够同时唤起对他们相互思念情景的想象,呈现出一副两位朋友遥望云树、神驰天外的画面。

  次句“双鲤迢迢一纸书”是说令狐从远方寄书问候自己。

双鲤,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这里用作书信的代称。

久别远隔,两地思念,正当自己闲居多病、秋雨寂寥之际,忽得故交寄书殷勤问候自己,格外感到友谊的温暖。

“迢迢”、“一纸”显出对方情意的深长和自己接读来书时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念之情。

  三、四两句“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加。

”转写自己目前的境况,对来书作答。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为梁孝王宾客。

梁园是梁孝王的宫苑,此喻指楚幕。

作者从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到837年(开成二年),曾三居绹父令狐楚幕,得到令狐楚的知遇;

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应进士试时又曾得到令狐绹的推荐而登第,此处以“梁园旧宾客”自比。

司马相如晚年“尝称病闲居,.既病免,家居茂陵”,作者公元842年(会昌二年)因丁母忧而离秘书省正字之职,几年来一直闲居。

这段期间,他用世心切,常感闲居生活的寂寞无聊,心情悒郁,身弱多病,此以闲居病免的司马相如自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日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隋宫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

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

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

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

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石榴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于石榴的古诗。

那作者具体是想表达什么呢?

  一.石榴的隐喻   李商隐为什么要以《石榴》为题写诗?

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

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

”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诗的末句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闰中的美女相类比,浪漫的魏澹也将那榴花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

可见石榴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朝代绝非凡品,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

  二.李商隐的《石榴》为谁而写?

  可以断定李商隐的《石榴》是一首情诗,可是他究竟写给谁的呢?

李商隐在无题二首里也提到过石榴:“….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根据诗意不难看出这诗是写给他的初恋爱人的,而且这场爱情是失败的,让他刻骨铭心的。

此“石榴”和彼“石榴”是同一个女子吗?

要解开这疑问还得先看一看李商隐的爱情经历。

据说他一生和多位女子有过情感,最早的是他与华阳姊妹的青梅竹马情,相传华阳三姊妹是当时有名的美女加才女,称为“三英”,李写给她们的爱情诗里用的是桃:《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领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

”李商隐当年倜傥多情,他痴想坐拥三英,然三女却不肯侍一夫,遂与义山决裂。

与华阳姊妹分手后,诗人又经历了一段让他痛不欲生的感情。

女主角名叫柳枝,初遇诗人时17岁,为一富户之千金。

李写下了四首关于他与柳枝相爱的诗作。

其中有:“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 原本是天赐良缘,不料想造化弄人,在二人的感情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柳枝却被父母做主嫁给了东诸侯。

在此之后,李商隐又先后与两名女子有过感情纠葛,但无奈的是这两女子后来被送进宫中做宫女。

25岁才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因为有过屡屡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他倍加珍惜与王氏的婚姻生活,岂料天妒红颜,王氏早逝,李商隐悲痛万分,他写了《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悼亡诗。

此刻再细读这首《石榴》似乎已经可以揭开谜底了——“榴枝娥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籽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它歌咏的是石榴花的娇艳,赞美了石榴果实的丰满、甘甜,还将石榴果的“红”与桃红相比较,暗示他心爱的女子比之王母娘娘瑶池中的碧桃还要俏丽高贵!

可见诗人对她是多么爱慕,多么怀恋。

可是她再高贵娇艳也不能像王母娘娘的碧桃那样红上“一千年”,又可见他对逝去的红颜是多么哀痛,多么惋惜!

这首诗是既可以说是写给华阳三姐妹的,也可以说是写给柳枝的或者是他后来遇到的其他女子的,抑或可以说是写给他的亡妻的,总之李商隐是写给曾经在他的生命里灿烂过的所有女子的吧,这首《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

  三.李商隐《石榴》诗的艺术特点   1.此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

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

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此叶长相映”。

有同句双步往复的,如“一夕南风一叶危”,“半留相送半迎归”。

这种同句不同音步的重叠往复,又可以组成对仗的一联,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堂西畔桂堂东”;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还有同联内前后一次单复的,“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还有同联前后蝉联的,如“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也有同一联前后句首尾衔顾,使回环增大,涵盖全联的,如“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惟独这《石榴》一首诗内多次连环回复,大小回环相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2.隐柔隐秀。

李商隐一生由于沉沦使府,寄人篱下,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屡遭失败,所以在心理定势上,他以微细为美,以弱小为美,以阴柔为美。

他写花为“落花”,写荷是“枯荷”,写牡丹则“为雨所败”,写梅花则“定在天涯”,写石榴也是“断无消息”。

此诗前两句歌颂石榴的纯洁美丽,读来春风扑面,可是后面又紧接着叹息人间红颜易逝。

如同稿衣少女,即使有些许欢愉,亦不过是拈花微笑,即使艳若桃李,亦难敌风刀雨剑。

红颜易老,旧梦难留。

“碧桃红颊一千年”,道出了诗人的梦幻与渴望。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唯有诗人的不朽诗篇,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观灯乐行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紫姑:传说中女神的名字。

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

一说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一说被害于厕,于正月十五那天显灵。

人们为记念她,形成了正月十五迎接她的习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紫姑:传说中女神的名字。

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

一说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一说被害于厕,于正月十五那天显灵。

人们为记念她,形成了正月十五迎接她的习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41142143144145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