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 文翻注译赏
晚春二首·其二 文翻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花草树木们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离去,因此它们费尽心思争芳斗艳。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洒花絮像雪花般漫天飞舞。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杂说一·龙说 文翻注译赏
祭鳄鱼文 文翻译赏
调张籍 文翻注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更多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晚上也常常梦见他们,醒来想着却又模糊不清。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李白杜甫的文章像大禹劈山治水一样立下了不朽的勋绩,但只留下了一些斧凿的痕迹,人们已经难以见到当时的治水的运作过程了。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遥想当年他们挥动着摩天巨斧。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阻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但就是这样的两位夫子,处境却大抵都冷落困顿。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仿佛是天帝为了要他们作诗有所成就,就故意让他们崛起而又困顿。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他们犹如被剪了羽毛被囚禁进了笼中的鸟儿一样,不得展翅翱翔,只能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优美的诗歌,如金薤美玉一样美好贵重。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但其中多数好像被天上的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一样。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流传在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我恨不得生出两个翅膀,追求他们的境界,哪怕出于八方荒远之地。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我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我回头对地上的你说,不要老是钻到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14-315 . 2、 陈永正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95-797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文章:此指诗篇。
光焰:一作“光芒”。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群儿:指“谤伤”李白杜甫的人。
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伊:发语词。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徒观”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想当”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
划:劈开。
雷硠:山崩之声。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
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
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
金薤:书。
古有薤叶书。
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
琳琅:美玉石。
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
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精诚”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
犹今言灵感忽至。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
汗漫:广漠无边之处。
《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
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
……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织女襄:《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注:“襄:驾也。
驾,谓更其肆也。
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
”按:织女,谓织女星。
肆,谓星宿所舍,即星次。
此句夸言神游物外,连织女星的车驾都不乘坐了。
意谓超越了织女星运行的范围。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地上友:指张籍。
经营:此谓构思。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乞:此谓送给。
如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
颉颃:上下飞翔。
上飞曰颉,下飞曰颃。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14-315 . 2、 陈永正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95-797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杜甫诗文并在,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
文章:此指诗篇。
光焰:一作“光芒”。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却不知轻薄文人愚昧无知,怎么能使用陈旧的诋毁之辞去中伤他们?
群儿:指“谤伤”李白杜甫的人。
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虽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
伊:发语词。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晚上也常常梦见他们,醒来想着却又模糊不清。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李白杜甫的文章像大禹劈山治水一样立下了不朽的勋绩,但只留下了一些斧凿的痕迹,人们已经难以见到当时的治水的运作过程了。
“徒观”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遥想当年他们挥动着摩天巨斧。
“想当”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
划:劈开。
雷硠:山崩之声。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阻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但就是这样的两位夫子,处境却大抵都冷落困顿。
“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
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
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
金薤:书。
古有薤叶书。
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
琳琅:美玉石。
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
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仿佛是天帝为了要他们作诗有所成就,就故意让他们崛起而又困顿。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他们犹如被剪了羽毛被囚禁进了笼中的鸟儿一样,不得展翅翱翔,只能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优美的诗歌,如金薤美玉一样美好贵重。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但其中多数好像被天上的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一样。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流传在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我恨不得生出两个翅膀,追求他们的境界,哪怕出于八方荒远之地。
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我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精诚”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
犹今言灵感忽至。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
“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
汗漫:广漠无边之处。
《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
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
……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织女襄:《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注:“襄:驾也。
驾,谓更其肆也。
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
”按:织女,谓织女星。
肆,谓星宿所舍,即星次。
此句夸言神游物外,连织女星的车驾都不乘坐了。
意谓超越了织女星运行的范围。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我回头对地上的你说,不要老是钻到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
地上友:指张籍。
经营:此谓构思。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乞:此谓送给。
如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
颉颃:上下飞翔。
上飞曰颉,下飞曰颃。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14-315 . 2、 陈永正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95-797 .
送李愿归盘谷序 文翻注译赏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文翻译赏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着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66-467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着楼台。
漠漠:迷蒙一片。
《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阶草漠漠,白日迟迟。
”淡云,薄云。
唐刘禹锡《秋江早发》诗:“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
”开:消散。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青天白日:谓天气晴好。
宋杨万里《明发房溪》诗:“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有底:有何,有什么事?
对这句问话,白居易有诗《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作答:“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时:相当于“啊”,语气词。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66-467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诗歌开篇描写了当天气候的变化。
前三句描写了雨后曲江两岸的美丽景色。
傍晚的天空还飘浮着淡淡的阴霾,但很快就消散了,显出了蓝天白日,碧空如洗,同楼台相映成画,美好的春天也就更为动人了。
在曲江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衬托出春天的美丽。
诗人用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卷,节奏欢快自然。
从美学观点看,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往往格外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概,水中、镜里反映出来的形象,总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澄明而又微茫仿佛的美感,其动人情处,往往超过实体。
此诗写景之美,正从水中得来:久雨乍晴,蓝蓝的天,明晃晃的太阳,千门万户的楼台,姹紫嫣红的花树,统统倒映在“曲江水满”之中。
花树和楼台的倒影斑驳地叠映在水里。
于是,花从翠楼顶上长出来,鱼从绿树中间穿过去。
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楼台花树,摇晃生姿。
这实比岸边实景更令人神摇心醉。
诗的结构也很有新意。
它打破了绝句三句便转的规律,一连三句写景,第四句才陡然一问作结。
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也很值得玩索。
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除了倾诉自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
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极写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
曲江的春天,曲江楼台花树的迷人,愈是渲染得美好,愈显出辜负这良辰美景是多么可惜。
末句虽只轻轻一问,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
诗人构思巧妙,也于此可见。
参考资料: 1、 赖汉屏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7-808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文翻注译赏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那里的江都像一条青青的纱罗衣带,山犹如一枚碧玉头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家家都自己种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远远胜过登仙而去,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长春出版社,2000:156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森:茂盛。
八桂:神话传说,月宫中有八株桂树。
桂州因产桂而得名,所以“八桂”就成了它的别称。
兹:此,这。
湘南:今湖南以南,指桂州。
湘,今湖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篸(zān):古人用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输:缴纳。
翠羽:指翡翠(水鸟)的羽毛。
唐以来,翠羽是最珍贵的饰品。
黄甘:桂林人叫做“黄皮果”,与《汉书·司马相如传》所称“黄甘橙楱”、颜师古注引郭璞曰“黄甘,桔属”者不是一物。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飞鸾:仙人所乘的神鸟。
不假骖(cān):不需要坐骑。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长春出版社,2000:156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
森:茂盛。
八桂:神话传说,月宫中有八株桂树。
桂州因产桂而得名,所以“八桂”就成了它的别称。
兹:此,这。
湘南:今湖南以南,指桂州。
湘,今湖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那里的江都像一条青青的纱罗衣带,山犹如一枚碧玉头簪。
篸(zān):古人用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家家都自己种植黄甘。
输:缴纳。
翠羽:指翡翠(水鸟)的羽毛。
唐以来,翠羽是最珍贵的饰品。
黄甘:桂林人叫做“黄皮果”,与《汉书·司马相如传》所称“黄甘橙楱”、颜师古注引郭璞曰“黄甘,桔属”者不是一物。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远远胜过登仙而去,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飞鸾:仙人所乘的神鸟。
不假骖(cān):不需要坐骑。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长春出版社,2000:156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此诗首联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
”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
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
“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
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
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
由于石灰岩层受到水的溶蚀切割,造成无数的石峰,千姿百态,奇特壮观。
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但近人已有不以为然者,如郭沫若《游阳朔舟中偶成》云:“罗带玉簪笑退之,青山绿水复何奇?
何如子厚訾州记,拔地峰林立四垂。
”日本吉川幸次郎《泛舟漓江》云:“碧玉青罗恐未宜,鸡牛龙凤各争奇”等。
其实,桂林之山虽各呈异态,但拔地独立却是其共同特点,用范成大的话来说:“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
”(《桂海虞衡志》)而漓江之碧澄蜿蜒,流速缓慢,亦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
所以这两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状之特征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其雄深则不如川陕之华山、峨嵋。
桂林山水是比较女性化的。
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篸”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可以说妙极。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二句则写桂林特殊的物产。
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极珍贵的饰品。
则其产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
加之能日啖“黄甘”,更叫宦游者“不辞长作岭南人”了,这二句分别以“户”、“家”起,是同义复词拆用,意即户户家家。
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极普通的物产,对于来自京华的人却是感到新异的。
以上两联着意写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异之处,酝酿够了神往之情。
尾联归结到送行之意,严大夫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亦“远胜登仙”。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可贵的是写出了逸致,令人神远。
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
一种以奇崛见称,一种则文从字顺。
这首诗属于后一类。
写景只从大处落笔,不事雕饰;
行文起承转合分明,悉如文句。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海内存知己 友谊亲情:凤凰出版社,2009:86-87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文翻注译赏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更多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薄云四处飘散还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放清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沙滩里水平波息声影消失,斟杯美酒相劝请你唱支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九死一生到达这被贬官所,默默地幽居远地好像潜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下床怕蛇咬吃饭又怕毒药,潮气与毒气相杂到处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昨日州衙前忽然擂动大鼓,新皇继位要举用夔和皋陶。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大赦文书一日万里传四方,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被贬谪的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剪除朝中奸佞。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刺史提名赦免观察使扣压,命运坎坷只能够迁调荒漠。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判司原本是小官不堪一提,未免跪地挨打有苦向谁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一起被贬谪的大都已回京,进身朝廷之路比登天难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你的歌声暂且停止听我唱,我的歌声和你绝不是同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一年的明月今夜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归怨其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有酒不饮怎对得天上明月?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06-307 .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08-309 .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纤云:微云。
河:银河。
月舒波:月光四射。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属(zhǔ):劝酒。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洞庭:洞庭湖。
九疑: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
猩:猩猩。
鼯(wú):鼠类的一种。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如藏逃:有如躲藏的逃犯。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药:指蛊毒。
南方人喜将多种毒虫放在一起饲养,使之互相吞噬,最后剩下的毒虫叫做蛊,制成药后可杀人。
海气:卑湿的空气。
蛰:潜伏。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嗣皇:接着做皇帝的人,指宪忠。
登:进用。
夔皋:夔和皋陶,传说是舜的两位贤臣。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赦书:皇帝发布的大赦令。
大辟:死刑。
除死:免去死刑。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迁者:贬谪的官吏。
流者:流放在外的人。
瑕:玉石的杂质。
班:臣子上朝时排的行列。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州家:刺史。
申名:上报名字。
使家:观察使。
抑:压制。
坎轲:这里指命运不好。
荆蛮:今湖北江陵。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判司:唐时对州郡诸曹参军的总称。
捶楚:棒杖一类的刑具。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上道:上路回京。
天路:指进身于朝廷的道路。
幽险:幽昧险碍。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殊科:不一样,不同类。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06-307 .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08-309 .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薄云四处飘散还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放清波。
纤云:微云。
河:银河。
月舒波:月光四射。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沙滩里水平波息声影消失,斟杯美酒相劝请你唱支歌。
属(zhǔ):劝酒。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洞庭:洞庭湖。
九疑: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
猩:猩猩。
鼯(wú):鼠类的一种。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九死一生到达这被贬官所,默默地幽居远地好像潜逃。
如藏逃:有如躲藏的逃犯。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下床怕蛇咬吃饭又怕毒药,潮气与毒气相杂到处腥臊。
药:指蛊毒。
南方人喜将多种毒虫放在一起饲养,使之互相吞噬,最后剩下的毒虫叫做蛊,制成药后可杀人。
海气:卑湿的空气。
蛰:潜伏。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昨日州衙前忽然擂动大鼓,新皇继位要举用夔和皋陶。
嗣皇:接着做皇帝的人,指宪忠。
登:进用。
夔皋:夔和皋陶,传说是舜的两位贤臣。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大赦文书一日万里传四方,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赦书:皇帝发布的大赦令。
大辟:死刑。
除死:免去死刑。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被贬谪的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剪除朝中奸佞。
迁者:贬谪的官吏。
流者:流放在外的人。
瑕:玉石的杂质。
班:臣子上朝时排的行列。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刺史提名赦免观察使扣压,命运坎坷只能够迁调荒漠。
州家:刺史。
申名:上报名字。
使家:观察使。
抑:压制。
坎轲:这里指命运不好。
荆蛮:今湖北江陵。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判司原本是小官不堪一提,未免跪地挨打有苦向谁说。
判司:唐时对州郡诸曹参军的总称。
捶楚:棒杖一类的刑具。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一起被贬谪的大都已回京,进身朝廷之路比登天难攀。
上道:上路回京。
天路:指进身于朝廷的道路。
幽险:幽昧险碍。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你的歌声暂且停止听我唱,我的歌声和你绝不是同科。
殊科:不一样,不同类。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一年的明月今夜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归怨其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有酒不饮怎对得天上明月?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06-307 .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08-309 .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这首诗以近散文化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互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
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
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浇诗人胸中之块垒。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
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不禁举杯痛饮,慷慨悲歌。
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革政治的才干。
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
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
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
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
诗的开头在描写月夜环境之后,用“一杯相属君当歌”一转,引出了张署的悲歌,是全诗的主要部分。
诗人先写自己对张署“歌”的感受:说它声音酸楚,言辞悲苦,因而“不能听终泪如雨”,和盘托出二人心境相同,感动极深。
张署的歌,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僻,风波险恶。
好不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
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
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非常小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令人受不了。
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真实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转,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
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
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
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写到这里,诗情又一转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
“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捶楚”的地步。
面对这种境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的。
以上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心中的郁职,写得形象具体,笔墨酣畅。
诗人既已借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不用再浪费笔墨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议论。
仅写了三句:一是写此夜月色最好,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
二是写命运在天;
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
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
韩愈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人生由命非由他”,寄寓深沉的感慨,表面上归之于命,实际有许多难言的苦衷。
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如镜,悬在碧空蓝天,不开怀痛饮,就是辜负这美好的月色。
再说,借酒浇愁,还可以暂时忘却心头的烦恼。
于是情绪由悲伤转向旷达。
然而这不过是故作旷达而已。
寥寥数语,似淡实浓,言近旨远,在欲说还休的背后,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深意。
从感情上说,由贬谪的悲伤到大赦的喜悦,又由喜悦坠入迁移“荆蛮”的怨愤,最后在无可奈何中故做旷达。
抑扬开阖,转折变化,章法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
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
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洒和明月先后照应,轻灵简炼,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苍凉。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86-787 .
新竹 文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