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文注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征路:远行的路途;
征途;
行程。
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鸡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路,一作“旆”。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马首”句:马头的方向,即将駆马而去的方向。
马首:马头。
《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3-434 2、 史孝宜.同是离别情异样——《岭上逢久别者又别》赏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3,Z2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文翻注译赏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
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出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
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巨源的影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
彩缕:彩色丝线。
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
斋:屋舍。
画省:指尚书省。
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
或称“粉省”﹑“粉署”。
款曲:有诚恳之意。
曲,有深情的意思。
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
觞:古代盛酒器。
这里指欢饮,进酒。
孙孩:是一个典故,信是孙巨源的侍女胡琴写给苏东坡的,信以回文诗写成,将苏东坡比作自己的丈夫,并决定在五天后去追赶苏东坡。
“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
”(苏东坡《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苏东坡把胡琴的回文诗读了一遍又一遍,满眼都是“孙孩”(孙巨源)的影子,还兴奋得填了一首词寄给陈述古:携手江村。
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苏东坡《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
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出身体更加美丽。
良辰:美好的时光。
彩缕:彩色丝线。
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
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巨源的影子。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
斋:屋舍。
画省:指尚书省。
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
或称“粉省”﹑“粉署”。
款曲:有诚恳之意。
曲,有深情的意思。
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
觞:古代盛酒器。
这里指欢饮,进酒。
孙孩:是一个典故,信是孙巨源的侍女胡琴写给苏东坡的,信以回文诗写成,将苏东坡比作自己的丈夫,并决定在五天后去追赶苏东坡。
“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
”(苏东坡《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苏东坡把胡琴的回文诗读了一遍又一遍,满眼都是“孙孩”(孙巨源)的影子,还兴奋得填了一首词寄给陈述古:携手江村。
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苏东坡《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习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
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
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平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月夜江行 / 旅次江亭 文赏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思的五言律诗。
开头二句:“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这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的行旅者。
他忧思重重,满腹愁肠。
却又不知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只是机械地用手敲着船舷。
夜深了,繁露打湿了他的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凉意,但却依然痛苦地伫立在船头。
上一句,“扣舷”二字,不仅点出题中的“江行”,而且是以外在的动作显露内心的痛苦。
下一句,“浩露”,即繁露。
它暗示出时间已至深夜,而旅人待在船头的时间也已很久,因此衣襟都清凉起来。
诗人以饱尝旅途风霜雨露的境况,映衬出心境的凄凉,这是以内在的感受来写内心痛苦的。
第三、四句,是点明其痛苦的原因:“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前一句是对开头二句的总括。
并且进一步说,在这孤舟远行的夜晚,处处都在触发着惹人伤感的情怀。
这就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那种无法诉说的苦情。
关于如此难耐的原由,后一句接着说:因为自己的一颗心正与万里之外的那颗心相系着。
这句诗妙在不是从单方面入手来写相思之情的。
而是说,自己与亲人虽相隔万里,但却心心相印。
因此,“远结万里心”比起单说“远思万里人”来,诗的意蕴就丰富得多,诗的韵味也更加深醇了。
第五、六句:“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诗人抒写了相思离别的情怀。
上一句,“惜瑶草”江淹《别赋》有云:“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是说丈夫出外为官,闺中少妇自怜青春独处。
“瑶草”,即香草,为少妇自喻。
此处借用其意,以不无解嘲的语气说:我的深趣就在于怜惜妻子的青春独处。
下一句,“鸣琴”,即琴。
意思是说:今夜我要以琴声来寄托自己平日的怀抱,这或许能够排遣我内心的苦闷吧!
这两句诗不仅注意对仗的工整,而且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惜瑶草”,是对前面诗意的承接;
“寄鸣琴”,又开启了后面的诗意。
最后两句:“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诗人通过展现一幅孤寂凄清的寒江月夜图,进一步表达羁旅苦情。
“三奏月初上”,既点出题中的“月夜”,又写出反复弹奏鸣琴的情景。
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对孤身远客来说,又添了一层行役情思。
也使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又向前推进了一层。
然而,还不仅如此。
诗人此时面对的是月色溶溶下的寂静空旷的令人生寒的大江。
而诗人的心境,也好似这条凄凉寂寞的“寒江”。
这儿的“深”字用得十分精当。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426-427页
马上赠虚公 文
送三十叔赴任晋陵(心字) 文
送信安刘少府 文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 文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文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